-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市场的增长,以及新型应用市场如穿戴式产品、智能家居等的急速収展,全球LCD面板需求也急剧增长。据Display Search统计,2014年全球TFT-LCD需求已达到1.53亿平方米,预计2018年全球需求将近2亿平方米。
全球LCD面板需求持续增长,2020年将超2亿平方米
中国是全球第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大国和消费国,对LCD面板需求的拉动也最大。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各代LCD产能已累计达到1600万片,考虑正在
- 关键字:
TFT-LCD 面板
- 主动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的智慧手机面板价格,已降到比传统LCD面板价格还要低,将导致AMOLED由高阶智慧机向下扩大应用到中低阶机种,对彩晶、华映、群创及友达等LCD手机面板供应商将造成威胁。
IHS表示,以5寸FHD智慧机而言,2015年第4季,AM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为17.1美元,高于低温多晶矽(LTPS)LCD的15.7美元。2016年第1季AMOLED降至14.3美元,低于LCD的14.6美元,意味AMOLED可取代LCD面板,成为智慧机的主流配备。
AMOLED价格
- 关键字:
AMOLED LCD
- 中国红色供应链太凶猛,让南韩面板大厂LG Display(LGD)、Samsung Display招架不住,南韩液晶面板(LCD)产线关不停!
南韩媒体中央日报日文版14日报导,南韩面板产业惨遭中国厂商追击,因中国厂商低价供应中小尺寸面板、导致产线已无利可图,故LGD/Samsung Display位于南韩的19条面板产线中已有6条中小尺寸面板产线遭关闭,且之后预估将有2-3条产线会追加加入停产行列。
业界关系人士指出,LGD位于南韩的11条面板产线中(P1-P11),P1已转为研发用途,
- 关键字:
液晶面板 LCD
- “弯道超车”的创新动力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公布的2015年专利相关数据中,京东方的表现十分亮眼:2015年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 1414件,同比增长23%,连续两年稳居前三,发明专利授权量1115件,同比大增130%,跃升至第五位。年新增专利申请量达6156件,累计可使用 专利数突破4万件,创新能力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然而,就在十几年前,我国液晶显示屏生产技术还是一片空白。京东方是如何在国际大公司的技术壁垒下,成功实现技术反超的呢?
创新是京东方与生俱来的基因
- 关键字:
京东方 LCD
- 自2016年起,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将迅速扩大,有机会接续30多年的代表性显示器LCD,成为显示器新主流。LCD掌握了小尺寸到80寸以上大尺寸的显示器市场,OLED也从约5寸的小尺寸面板市场开始,迅速扩大市占率。
一旦苹果(Apple)若自2018年开始在iPhone采用OLED面板,将促使OLED市场出现爆炸性成长。大陆攻击性投资大尺寸LCD产线,为摆脱大陆的追击,南韩企业开始积极投资大尺寸OLED。拥有30年历史的LCD市场将迎接夕阳,OLED则将加速世代交替。
OLED与L
- 关键字:
LCD OLED
-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库存水位已降至相对低点,然因全球经济走势并不乐观,加上汇率波动依旧偏大,客户拉货将与新品上市铺货紧密相关,IC设计业者预期2016年上半恐只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行动装置产品,会在第2季有一波新品问世热潮,客户急单出现时间点应会落在3~4月之间,目前多家业者订单能见度看来均是如此。
尽管台积电南科厂受到地震影响,传出晶圆厂内生产线几乎全部晶圆报废重做,然因台积电表示已全面复工,影响范围不到单月营收1~3%,首季财测目标仍维持高档水准,台系IC设计业者原本预期的库存回补急单效应,恐
- 关键字:
半导体 LCD
- 台湾南部2月6日凌晨发生地震,对位于震中台南的瀚宇彩晶(HSD)及群创光电(Innolux)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瀚宇彩晶(HSD)所受到的影响相对偏小,主要是机台设备偏位,需要约一周时间检修,重新校淮位置即可。
而此次地震对群创光电(Innolux)的影响相对较大,除了G7.5和G8.5代厂外,台南厂的G3.5至G6代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电路损伤,其检修复工的时间相对较长,预计约3月初可以正式生产。
其手机面板的生产主要在台南的G5代L5厂(主要客户为华为),以及竹南的G5代T1厂(
- 关键字:
京东方 LCD
- 据统计,2015年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销量超过7.38亿片,预计到2019年,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总销量将达到8.2亿片,总收入将达到840亿美元。
推动全球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销量增长的原因是,除了一些新应用领域上使用了大尺寸液晶显示器,3D液晶显示器、超高清4K液晶显示器、智能电视等需求量都在增加。
全球3D液晶平板电视市场预计在2019年前将以60%的速度增长,而全球智能电视市场预计在同一时期保持19%的增长速度。预计在未来四年内,电子品牌在这些领域的销售增长将极大的受益于大尺寸液晶显示器
- 关键字:
LCD
- 经证实,三星显示器已决定出售其第五代LCD面板生产线设备给中国,价格为5088万美元。出售LCD面板制造设备后,三星将把L5工厂变成OLED生产线。
L5生产线主要是生产中小尺寸LCD面板,如显示器、笔记本屏幕、32英寸电视和其他一些产品,每月产能10万到12万片。但随着中国LCD面板厂商产量的提升,L5生产线已经很难继续盈利。因此,三星电子去年年底就停止其运行并一直在寻找业务出售。
目前,三星显示器计划将重点放在OLED上,而不是中小尺寸LCD面板,因为去年三星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提供OL
- 关键字:
三星 LCD
- 全球TV需求量在下降,LCD液晶屏供大于求,并将持续到2016年,据IHS分析,预计2016年大尺寸的LCD液晶屏需求量将大于14%,高于2015年的12%。
中国液晶供应商能保持较高的生产目标和扩大产能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府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是由于,LCD电视的需求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巴西和其他一些新兴国家。但这些国家并没有如预期增长,由于货币的贬值和经济复苏缓慢。
在2015年第四季度,面板价格急剧下降,由于新兴国家的货币贬值,2016年对价格较高的液晶电视的需求将不会反弹
- 关键字:
LCD
- 根据此次CES 2016展期由Sony透露消息,未来将以Backlight Master Drive背光技术,配合加入HDR影片播放功能,藉此发挥LCD面板完整显示效果。而就目前Sony现有技术,已经可让LCD面板发挥高达4000流明超高亮度,相较现在最高阶机种可达1000流明亮度情况,预期将能使更大尺寸LCD电视有更明亮显示表现,加上此次公布Backlight Master Drive背光技术,预期将能让未来推出的新款LCD萤幕有更丰富色彩表现。
就此次Sony展示Backlight Mast
- 关键字:
Sony LCD
- 来自供应链的泄露信息、传闻和暗示一致指向苹果可能放弃当前的LCD屏幕而采用OLED屏,用更好的显示效果来提升业绩。自从iPhone一代开始,苹果一直都在使用LCD屏幕,那么这两种手机屏幕的优劣在哪?苹果为何要在iPhone7S上更换屏幕呢?
- 关键字:
LCD OLED
- 据报道,明年韩国政府将削减用于半导体和显示器研发的预算,与之相反的是,中国政府正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支持,加速全球并购的进程。中国的半导体和显示业务正在蒸蒸日上。
根据14日公布的韩国2016年政府预算显示,“电子信息设备产业原创技术开发事业”的最终预算削减为4560万美元。尽管行业内普遍预计预算会增加,但最终韩国国民议会预算和财务委员会经过协议后,削减了724万美元。
这一领域的研发预算在2012年为1.12亿美元,在2013年为1.06亿美元。从2014年开始下降至
- 关键字:
半导体 LCD
- 日媒报导,夏普液晶事业的出售对象,已从先前传出的鸿海、日本显示器公司(JDI),换成南韩的三星电子出线。鸿海昨(10)日不评论这项传言。 法人指出,夏普是苹果产品主要面板供应商,鸿海原先想藉由入股夏普液晶事业,取得供应苹果面板的门票;一旦三星介入抢夏普液晶事业,将影响鸿海面板相关布局。 每日新闻报导,有关夏普的液晶事业的出售对象,JDI是夏普接受官民合资的产业革新机构资金后,将液晶事业子公司化方案中呼声最高的公司。此外,夏普也将液晶事业出售给鸿海列入选项。 但是,夏普与日本显示器和鸿海都因出售金
- 关键字:
夏普 LCD
- 面板产业春天难盼,根据IDC(国际数据资讯)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3季全球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出货虽季增3.4%,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却有12%的衰退幅度,在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需求持续放缓之下,本季出货将更趋保守。
IDC全球硬体组装研究团队市场分析师陈建助指出,今年第3季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出货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平板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原因在于品牌业者为年底传统旺季需求备货,拉动上游平板液晶显示面板出货成长。
另外,IT液晶显示面板方面,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面板出货持续衰退;反观同属IT液晶显示
- 关键字:
LCD 面板
tft-lcd介绍
TFT-LCD的概述 TFT(Thin Film Transistor)LCD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M-LCD)中的一种。
液晶平板显示器,特别TFT-LCD,是目前唯一在亮度、对比度、功耗、寿命、体积和重量等综合性能上全面赶上和超过CRT的显示器件,它的性能优良、大规模生产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发展空间广阔,将迅速成为新世纪的主流产品,是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