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WiMAX标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 技术,使用256个副载波; 该标准支持1.75~ 28 MHz范围内的多个信道带宽,同时支持多种不同的调制方案,包括BPSK、QPSK、16QAM 和64QAM。 1 主要芯片完成功能
本设备采用
- 关键字:
系统 设计 RF WiMAX OFDM 基于
- 摘要:为了估计WiMAX-MIMO-OFDM系统的信道特性,使用Simulink工具搭建了一个基于IEEE 802.16e的WiMAX物理层模型,改进了一种针对快速时变信道的估计算法,研究和对比了在接收端不同移动速度情况下,线性插值、高斯插
- 关键字:
性能 仿真 物理 WiMAX-MIMO-OFDM Simulink 基于
-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跳频OFDM系统的工作过程,在分析了跳频OFDM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基于Matlab中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了整个仿真系统,并形象地设计出结构组成图。通过时实例的仿真,从而证实了仿真系统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该仿真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并可以动态地设置参数,方便了仿真过程,系统性能较好,即使在较低信噪比情况下,系统的误码率仍然较小。
- 关键字:
仿真 设计 系统 OFDM GUI 基于
- 摘要:当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公共安全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应急通信系统在面对这些突发事...
- 关键字:
OFDM
- 电子产品世界,为电子工程师提供全面的电子产品信息和行业解决方案,是电子工程师的技术中心和交流中心,是电子产品的市场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历史,是电子工程师的网络家园
- 关键字:
OFDM 正交频分复用 多载波传输技术 MMDS
- 提出了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减少码间干扰(ISI)来改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空时编码(STC)性能的合理方案。在IEEE802.11a无线标准下对STC与OFDM技术相结合后的STC-OFDM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仿真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表明,空时分组编码(STBC)与OFDM技术的结合优于垂直的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方案(VBLAST)与OFDM技术的结合;FFT点数与子载波数对系统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机交织器有助于显著改善多径衰落信道下系统性能,并能在各种信道上达到合理的鲁棒性。
- 关键字:
STC-OFDM 802.11 IEEE 无线标准
- 本文介绍了电力线载波(PLC)技术及其发展历程,并将传统的窄带单载波FSK调制方案与基于OFDM的PRIME和G3两种新方案进行了对比。 介绍 传统的电网正在发生变革。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电网是一个用来将由一定数量
- 关键字:
G3 方案 对比 PRIME OFDM 载波 技术 基于 电力线
- CDMA与OFDM之技术比较
OFDM控制信道插入方式频谱利用率、支持高速率多媒体服务、系统容量、抗多径信道干扰等因素是目前大多数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商在选择CDMA(码分多址)或OFDM(正交频分复用)作为点到
- 关键字:
比较 技术 OFDM CDMA
-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际上OFDM是MCM 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
- 关键字:
应用 原理 基本 OFDM
- 基于OFDM系统的频域同步估计技术,同步部分概述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频率偏移非常敏感,很小的频率偏移都会造成系统性能的严重下降。另外收发端采样钟不匹配,也会导致有用数据信号相位旋转和幅度衰减,破坏了OFDM子载波间的
- 关键字:
估计 技术 同步 系统 OFDM 基于
- 在高速移动下,OFDM系统载波间正交性被破坏,出现载波间干扰(ICI),严重影响系统性能,必须采用适当的均衡技术以补偿ICI。为了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实时性要求,使用FPGA实现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OFDM均衡器算法。在ISE软件平台上使用Verilog语言编写程序,并在Xilinx公司Virtex-2实验板(XC2V930芯片)上对设计进行了验证。
- 关键字:
OFDM FPGA 移动 均衡器
- 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图形,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首先从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抗多径衰落出发,先对OF DM优点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循环前缀对时间弥散信道所带来
- 关键字:
移动通信 无线 OFDM 基于
tds-ofdm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tds-ofdm!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tds-ofdm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tds-ofdm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