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射频特性测量解决方案包括辐射功率和接收机特性的测量,本文介绍了测试原理和测试系统的组成以及测试过程...
- 关键字:
射频 解决方案 测试 GSM CDMA
- 前言
随着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网络在日本和欧洲实现商用,市场对多频段宽带码分多址(W-CDMA)收发器芯片的要求更加苛刻——除了缩小芯片面积和主板占用空间、减少组件数量、降低材料成本外,还要求芯片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不仅要支持工作频段I,还要支持其他多个频段。考虑到UMTS的全双工性质,再加上支持所有频段要求在面积更小的芯片上集成多个发射和接收通道,如何最大限度降低这些通道之间的串扰,就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第一颗采用0.13微米CMOS工艺制造的单芯片直接
- 关键字:
Infineon CMOS UMTS W-CDMA
- 3月28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对外宣布,将于4月1日起面向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正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工作。TD-SCDMA产业链上企业终于听到了来自运营商的那一声“集结号”。
试商用两步并做一步
中国移动市场部策划处经理王帅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4月1日,中国移动将同步启动TD-SCDMA的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两项工作。一般来讲,新建成的网络需要先通过业务测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
- 关键字:
TD
- 摘 要:语音编码方案的选取对移动通信系统的通话质量、信道容量等有重要影响。讨论了TD-SCDMA系统中AMR语音编码的自适应机制,分析了AMR中代数码本线性预测(ACELP)算法及实现过程。该方案可以在一块TMS320C5510上实现,通过在TD-SCDMA系统的硬件平台上自环测试,结果是理想的。
0 引 言
在语音编码领域中,随着传输、处理、存储等各种信息量的巨增,信息的压缩处理已成为迫切的要求,基于新的网络和新的要求,无论是从节省传输频带资源,还是保持线路通信的高效率等方面来看,研究采
- 关键字:
TD-SCDMA 语音编码 AMR
- 从中国移动为TD制定的资费来看,可以看出中国移动态度的谨慎,也可以看到中国移动在发展TD的过程中,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决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TD能够顺利被市场接受,中国移动在3G市场的先机将不言而喻
虽然4月1日是传统的愚人节,但对于中国移动来说,选择在4月1日TD-SCDMA正式放号,并不希望这成为一个愚人节的玩笑,与此同时,整个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无论之前遇到多少的猜疑和否定,但4月1日的试商用,对中国老百姓来说,终于有机会体验到中国版3G究竟为何物,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兴奋
- 关键字:
3G TD-SCDMA 中国移动
- 4月2日消息:昨天是上海3G手机放号首日,记者走访却发现,场面不如想像中火爆,有些营业厅甚至根本没有提供该服务。不少市民指出,3G手机目前功能尚不完善,至于其主打的“视频对话”,若对方没有相同类型手机,则根本无法实现。
申办点未见抢号场面
由于之前被炒得热火朝天,加上是3G首次推出,包括移动方面都担心会出现“抢号”。不过,即使在移动的人民路体验点,开门时仅有一位等候申请的市民。在随后
- 关键字:
3G 视频通话 TD
- 2008年4月1日 中国移动于2008年4月1日在中国八大城市推出第一批TD-SCDMA手机,用于3G服务的商业试运营。这批手机全部基于ARM926EJ-S处理器,价格在人民币2000到3800之间,是六家中国本土及国际厂商制造——包括海信、中兴、三星和LG 。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TD-SCDMA
- 在日前中国移动宣布国产3G标准TD-SCDMA 于4月1日试商用放号的同时,中国移动也首次表明了其在TD-SCDMA方面的政策,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称,“TD-SCDMA既要从国际战略出发,更要按照市场规律操作,取得商业化的成功,中国移动呼吁各方支持TD发展,中国移动也有在社会各界支持下推动TD发展”。这也是中国移动首次明确表示支持TD-SCDMA成功。
推动TD产业成熟
中国移动是在TD-SCDMA试商用放号的媒体沟通会上做上述表示的。中国移动综合部副总经理
- 关键字:
TD
td-cdma介绍
移动通信标准的简写
TD-CDMA (3G标准之一)TD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该项通信技术也属于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