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最近我的学生频繁出现“卡壳”现象:看似很简单的设计,却死活调不出来,人都快疯掉了。大约一周前,小陈来找我的时候,一副悬崖上抓不牢树枝,就想自己松手跳崖的样子,猴急的都想给我说难听话了。这两天,小陈的问题找到了,解决了,又快乐了。但是常伟的问题又来啦。
用MSP430F169单片机给程控增益放大器PGA280实施SPI控制,正常,同一个单片机给一个24位ADS1259实施控制,也正常。但是两个同时都焊上,用CS片选分别控制,就不行了。问题就这么简单,却让他焦头烂额。
关键字:
MSP430F169 SPI
自1990年奔驰公司发布了第一辆使用CAN-bus通信的轿车之后,CAN-bus便成为了通讯界里一颗闪亮的星星,在车载设备的通讯中更是一枝独秀。但面对目前这快速发展的新世界,传统应用方案下的线缆组网,PC机监控已无法满足我们新时代的需求,限制了CAN-bus通信的应用场合。
如果说手机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智能手机的出现,各种APP应用程序的深入用户群体,则是完全改变了新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物联网、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无不瞄准了人人必备的手机平台,这是一个时代的主题,作为通讯
关键字:
CAN-bus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一个差分接口来延长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而这可以应用在支持远程温度或压力传感器的系统的设计。
在SPI应用中,主控器件和受控器件间的距离相对较近,而信号也通常不会传递到印刷电路板(PCB)之外。SPI信号类似于单端、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信号,根据应用的不同,运行速率可高达100Mbps。一条SPI总线由四个信号组成:系统时钟(SCLK),主器件输出从器件输入(MOSI),主器件输入从器件输出(MISO)和芯片选择(CS) 。主控器件提供SCLK,MOSI和CS信号
关键字:
TI SPI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的是SPI是什么,不懂得亲快来学习一下吧,很涨姿势的哦~~~
1.SPI是什么--简介
SPI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它可以使MCU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SPI总线系统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
2.SPI是什么--特点
SPI一共有11位有
关键字:
MCU SPI SPI是什么
接上篇
4 设计趋势
目前BCM设计技术日新月异,主要的趋势是平台化灵活性更高,集成度更高和分布式设计者三大方向。另外随着ISO26262安全规范的推行,关于功能安全的考虑在BCM设计中将会得到更多的体现。
4.1 集成度和灵活性
随着汽车电子的发展,目前BCM设计的趋势是平台化和高集成度化两个趋势。平台化SBC、SPI器件、共用ADC,以及高低边可配等。 主要通过器件的兼容性来实现。集成度主要是提高器件的集成度,例如采用系统基础芯片将电源、CAN收发器、LIN收发器集成到一个
关键字:
BCM ECU LED 负载 MOSFET SPI
物联网(IoT)领域中无线连接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Silicon Labs近日宣布针对欧洲市场推出业内首款完整的无线M-Bus平台解决方案,设计旨在简化面向电、气、水和热资源的无线可连接智能仪表的开发。Silicon Labs完整的智能计量解决方案包括无线M-Bus软件协议栈和无线入门开发套件,有效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此无线M-Bus解决方案结合了Silicon Labs广泛的产品线,包括节能型基于ARM内核的单片机(MCU)和sub-GHz无线IC,并且支持欧洲智能计量标准的所有模式,其中也包括普遍的
关键字:
Silicon Labs M-Bus
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是一个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的同步串行数据链路。它可用于在单个主控制器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之间交换数据。其简单的实施方案只使用四条支持数据与控制的信号线(图1):
虽然表1中的引脚名称来自摩托罗拉开发的SPI标准,但具体集成电路的SPI端口名称往往与图1中所示的不同。
图1:基本SPI总线
表1:SPI引脚名称分配
SPI数据速率一般在1到70MHz的范围内,字长为从8位及12位到这两个值的倍数。
关键字:
SPI 串行外设接口
摘要 为实现对人体心电信号的实时采集,设计了一种基于ADS1293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系统主要由ADS1293信号采集前端和MSP430单片机控制电路组成。ADS1293对心电信号进行24位的高精度模/数转换,由SPI接口方式发送给MSP430进行分析处理,最终通过MSP430的USB接口发送到便携式显示设备实时显示波形。该系统为便携式、低功耗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心电信号是一种由心肌收缩而产生,并可提供心脏生理功能变化信息的生物电信号,将测量电极放在身体的不同
关键字:
MSP430 ADS1293 SPI
摘要:设计应用于全站仪测量计算的基于STM32处理器的便携式人机界面系统。采用了处理器IO口模拟总线时序和外挂SPI接口Flash存储字库的方法,将字库存储在外部的SPI接口Flash中,在使用时再从字库中查询调出,有效地减少了内部存储器的消耗。完成了基于ARM最新Cortex—M3处理器汉字显示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实现了可以自定义汉字字库的人机界面系统。
在全站仪应用于飞机的测量过程中,常会涉及到计算,以满足不同的应用环境与测量要求,以往的方式是测量后期编辑软件在计算
关键字:
ARM STM32 SPI
摘要 针对目前各地用电及收费管理不便的问题,文中研究了基于ARM和以太网的远程电参数测量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对电参数的采集和存贮。主控制器采用32位的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接口硬件设计配合上位机显示电参数。上位机采用LabVIEW的DataSocket枝术编写实现显示功能。通过上下位机的结合,完成电能的计量,进而方便收费管理。
关键词 ARM;以太网;电参数;SPI;LabVIEW;DataSocket
随着人们用电管理方式逐步、向着更加智能、高效和网络化的改善。文中结合网络
关键字:
ARM 以太网 SPI LabVIEW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ADI),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信号处理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最近推出专为串行外设接口(SPI)通信系统而优化的新型数字隔离器系列。ADuM315x SPIsolator™ 数字隔离器系列以ADI屡获奖项的iCoupler® 数字隔离器技术为基础,该技术的出货量已超过10亿个通道。 新的数字隔离器最高支持40-MHz SPI时钟速率,比基于竞争光电耦合器或数字隔离器的解决方案快6倍以上,尺寸小80%以上,成本低85%。更快的SPI时钟速率有助于提高数
关键字:
ADI SPI ADuM315
在信息数据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保障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就将一些新型的通信技术应用到其专用,从而实现双单片机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以确保信息数据传递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其中SPI总线的应用,不但使得数据通信的效果得到很好的改善,还简化了整个通信系统的电流结构,使得双单片机数据通信模块设计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其中,有效的促进了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使其通信性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双单片机SPI总线数据通信设计分析
在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
关键字:
单片机 SPI 通信
0 引言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一种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持程序能够统一,又必须在程序中使用不同的参数,可以使用EEPROM进行扩展存储,将需要使用的数据存储在EEPROM中.当系统上电开始工作时,首先从EEPROM中读取参数,然后执行应用.本文采用了ATMEL公司的EEPROM存储器AT25010及TI公司推出的2000系列DSP TMS320F28
关键字:
SM32 SPI EEPROM
前些天,有位网友谈到通过FPGA来实现SPI通讯。通过帖子的回复发现好多网友对SPI通讯还有些疑惑,于是今天就带着大家从SPI的标准协议,SPI在STM32单片机上的配置及在74HC595逻辑芯片通讯的实例来全方面认识一下这个既复杂又简单的通讯协议。 SPI 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直译为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通讯方式,是一种四线同步总线,因其硬件功能很强,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简单,使MCU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关键字:
FPGA SPI MCU
高性能模拟与混合信号IC领导厂商Silicon Labs(芯科实验室有限公司, NASDAQ:SLAB)于2014年5月21日宣布推出旨在简化智能仪表无线连接开发的完整软件解决方案,适用于基于无线M-Bus标准的电、气、水和热等资源类智能仪表。Silicon Labs的无线M-Bus软件特别针对快速增长的智能仪表和智能电网市场,是对其行业领先的微控制器(MCU)、无线IC产品和开发工具套件的有力补充。
无线连接为许多智能仪表应用提供了可扩展且易部署的通信技术。基于欧洲标准EN13757-4的
关键字:
Silicon Labs M-Bus IC
spi-bus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spi-bus!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spi-bus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spi-bus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