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1日,中国移动正式宣布TD-SCDMA进入试商用,TD-SCDMA市场前景在渐渐明朗化,其市场前景也吸引了新一批企业的介入和投资。而业内人士认为,更多有实力企业的介入对于中国自主标准TD-SCDMA产业来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场明朗促芯片业洗牌
6月16日,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移动)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北京天綦科技有限公司(T3G)32.11%的股权。由于大唐移动是掌握TD-SCDMA核心技术的重要国资企业,天綦科技则是从事TD-SCDMA芯片
- 关键字:
TD 3G 芯片 大唐 HSDPA 展讯 华为
- 1 引言
TD-SCDMA标准是我国于1999年6月29日向国际电联(ITU)提出并被采纳的第一个国际性通信标准,经过了8,9年的产业历程,目前已经在北京等10个城市建立了大规模的试验网,并开始进入到商用之前的大规模验证测试阶段。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TD-SCDMA作为一个新的产业链,和成熟的2G产业链相比,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其中,终端仪表,尤其是有助于优化分析的路测仪表,一直是产业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一度也制约着TD-SCDMA产业的发展。
作为国内最大的2G无线
- 关键字:
TD-SCDMA 无线测试 自动监测 Pilot Fleet
- 一年一度的“天津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于6月12日至14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国内外主流品牌手机企业在展览会上展出了各种富有创意的新手机产品,并对新型元器件提出了需求。
手机要“体验第一”
手机产业近些年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通过集成各种新功能,手机变成了和弦音手机、拍照手机、MP3/MP4手机、GPS导航手机,展现了长达五六年的持续增长。但随着发展,手机可新增的功能越来越少,吸引消费者的亮点日益匮乏。在这种状况下,今年手机企业纷纷提
- 关键字:
手机 三星 摩托罗拉 多普达 纽曼 TD HSDPA MBMS
- 本轮“大部制”改革中组建的五大部委中,四家已经正式挂牌运转。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有望本月底挂牌。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从原信息产业部新闻发言人王立健处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月底有可能挂牌。但目前“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尚未获批。
稍早前的6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这次会议上首次谈到了该部的&ldquo
- 关键字:
工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TD-SCDMA
- “站在中国移动的位置,他们的对手只有自己。”北京东方策略研究中心分析师张涛认为。在许多人看来,新的中国移动也许是受重组不利影响冲击最小的运营商,移动整合铁通的难度较小,主营业务几乎不受影响,而且所有的品牌形象也都得以保留。但是作为本次重组的众矢之的,中国移动也面临着无形的压力。
TD-SCDMA网络的发展是中国移动首先要面对的考验。在三部委发布的“重组”相关文件中,支持技术创新是所有配套政策中的第一条。与此同时,中移动采用自有的3G标准TD,也受到
- 关键字:
重组 移动 基站 TD-SCDMA
- 今年4月1日,中国移动开始TD-SCDMA试商用,6月份开始发布大量广告,这标志着新一轮3G的启动。但从目前来看,在3G真正从纸面走向实际的过程中,整个产业确实遇到了很多困惑。这里谈一些个人感想。
首先谈一下LTE(3G长期演进)的问题。前不久在欧洲举行了各大运营商大会,从这个大会上我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世界各大运营商都非常关注TD-SCDMA或是WCDMA的演进技术LTE问题,但同时他们对LTE的技术现状还有很大不满,他们(包括我个人)一致认为LTE的成熟最少要5年之后。我个人8年耕耘3G的经
- 关键字:
LTE TD-SCDMA 3G WCDMA 无线通信
-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等8个城市启动TD-SCDMA标准的商用测试,这标志着中国手机用户在长达8年的等待后正式迎来3G时代,3G开始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G带来了无线宽带网络,也带来了通信产业链的革命。通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SP/CP)、芯片厂商、测试厂商、终端软件商等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将获得巨大的投资机会,而手机用户则将获得焕然一新的通信服务体验。
3G技术促使安防监控和移
- 关键字:
3G 无线宽带 安防监控 移动通信 TD-SCDMA 无线视频监控
- 作为中国原创技术,与WCDMA及CDMA2000并列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技术已步入实用化阶段。除了射频...
- 关键字:
TD-SCDMA 芯片 接口 基带
- 在近日召开的2008展讯技术论坛上,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产品副总裁曹强博士称,展讯要做TD-SCDMA市场的第一。
曹强随后还给出了展讯之所以定出这个目标的原因。“首先是芯片高集成度;其次是与运营商和设备商有紧密的合作,可以解决手机和电脑之间的无缝连接;其三是统一平台,合作伙伴的GSM平台、TD以及TD-LTE都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发。”曹强说。
同时,展讯认为自身在技术上的前瞻性以及捆绑主要设备厂商共同推广TDD频段的做法也是展讯今后能取得TD-SCDMA市场第
- 关键字:
展讯 TD-SCDMA TD-LTE GSM
- 移动办公业展示区
移动办公业务主要服务于商务人士
2008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
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市经济委员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天津市通信管理局、天津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商会、TD-SCDMA产业联盟共同举办的2008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于2008年6月12-14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北方网作为此次手机嘉年华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参展本次展会,并全程视频、图文直播了本次展会。IMIE2008(2008天津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
- 关键字:
TD-SCDMA 2008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
- 1、TD-SCDMA高速数据业务的重要意义
目前,日本和韩国的3G经营商已经在体验3G高速数据服务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日本DoCoMo公司于2001年推出的WCDMA-FOMA服务,截止到2004年5月已拥有400万用户,所创造的收入已经占到其总收入的20%以上。韩国电信公司(SKT)于2003年第3季度部署了1x EV-DO网络之后,该公司数据服务收入占据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值的比例上升到了34%。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数据服务仍将会取得大幅度增长,并成为第三代(3G)移动通信的主要应用和主要
- 关键字:
TD-SCDMA HSDPA 3G HARQ AMC
- 备受全球移动终端行业关注的第六届“天津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IMIE)于6月12日至14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一年一度的展会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权威行业机构、领军企业、采购商、供应商以及行业顶尖专业媒体和公众媒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手机产业展览会之一。本次天津手机展吸引了10多个国家的300余家企业参展,到场观众超过两万名,均为历届最高。
图1&
- 关键字:
手机 TD-SCDMA 中国移动 诺基亚 3G 电子产品世界
- 因电信重组而明晰的3G发牌格局,正迅速改变上下游厂商的战略布局。
“如果没有意外,我们将在7月推出新的TD-SCDMA手机。”6月12日,摩托罗拉无线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任伟光向本报记者透露。
摩托罗拉的态度转变并不是个案。据记者了解,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在内的国际手机巨头、众多本土手机厂商,甚至所谓的山寨机厂商,都已各自加快布局中国3G市场的步伐。
与此同时,联发科(MTK)等芯片厂商基于TD-SCDMA、CDMA2000标准的产品也即将大规模出货,这显
- 关键字:
TD 3G 山寨机 MTK TD-SCDMA
- 我国自主制订的3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TD-SCDMA正加快产业化步伐。中国TD-SCDMA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我国已有38款TD-SCDMA终端设备取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
这38款终端设备包括3G手机和数据卡,分别属于21家企业。除大唐、联想、华为等中国本土企业外,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摩托罗拉和三星的3款手机,也顺利拿到了入网许可证。
TD-SCDMA从标准制订到产业链形成,历时10年,现在终于迎来收获之时。目前,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企业主导
- 关键字:
3G TD-SCDMA 终端设备 入网许可
-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主流标准之一,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标准,它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TD-SCDMA的商用化进程正在顺利地进行之中[1]。TD-SCDMA系统采用的是QPSK/8PSK调制,在高速的数据传输应用中,更是采用了如16QAM这样的调制方式。这些调制方式都属于非恒包络调制。由于调制信号在幅度和相位上都存在误差,用单纯的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已不足以反映信号的调制精度,于是引入了误差矢量幅度(EVM)指标来衡量传输信号的
- 关键字:
TD-SCDMA 3G EVM 射频 放大器 WCDMA CDMA2000
scdma+hsdpa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scdma+hsdpa!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scdma+hsdpa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scdma+hsdpa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