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常由读写器、电子标签和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DSRC短程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RFID系统工作时,如果遇到两个以上电子标签都在读写器信号的覆盖范围内,则各个电子标签会同时对读写器发出信号,从而造成各电子标签间数据的碰撞,使读写器不能正常读取各个电子标签内的有关数据,这就是RFID系统中的多路存取问题。因此只有解决好电子标签的碰撞问题,才能使RFID系统正常工作,而解决电子标签防碰撞问题的关键是优化的防碰撞算法。
现有的RF
关键字:
RFID TDMA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的是PIN是什么,不懂得同学们快来看一下吧,很涨姿势的哦~~~
1.PIN是什么--简介
PIN码 ,全称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就是SIM卡的个人识别密码。用于保护智能卡免受误用的秘密标识代码。PIN 与密码类似,只有卡的所有者才知道该 PIN。只有拥有该智能卡并知道 PIN 的人才能使用该智能卡。在输入三次PIN码错误时,手机便会自动锁卡,并提示输入PUK码解锁,需要使用服务密码拨打运营商客服热线,客服会告知初始的PUK码,输
关键字:
PIN SIM PIN是什么
导读:当前的数字射频芯片,无一例外的用到了I/Q信号,就算是RFID芯片,内部也用到了I/Q信号,然而绝大部分射频人员,对于IQ的了解除了名字之外,基本上一无所知。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吧!
1.IQ是什么--简介
IQ信号在数字通信中是指一对相位正交的调制信号,也就是基带信号,在极坐标系中,横轴为X,纵轴为Y。I/Q信号一般是模拟的。也有数字的比如方波。IQ是一种调制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并不能消除噪声。
2.IQ是什么--产生
最早通讯是模拟通讯,假设载波为cos(a
关键字:
RFID IQ IQ是什么
接上篇
3.2 读写机具的射频电路抗干扰技术
射频电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配合EMC感应线圈设计,增加滤波处理,减少高次谐波的干扰,防止感应存在死区(无法读卡的区域),减少交易过程出现异常的几率(图4)。
(1)射频电路芯片电路设计
天线线圈的电感:
L:天线线圈的长度
N:天线线圈的圈数,一般为4圈
D:天线线圈的直径或者导体的宽度
p:由天线的技术而定的N的指数因子,如表2所描述。
天线的品质因数Qcoil:
一般天线的品质因数 30
关键字:
RFID 移动小额支付 可信交易 EMC 嵌入式
据网信办网站消息,根据SIMalliance统计,中国已超越北美,成为2014年全球最大的LTE SIM卡出货量市场。2014年全球LTE SIM卡市场出货总量达5.4亿美元,增长近3.3倍。其中,中国市场出货量占2.7亿美元,而北美占1.38亿美元。中国LTE SIM市场飞速增长,得益于中国庞大的4G用户和4G网络的扩大部署。尽管监管,经济和市场成熟度面临着个别国家的不断挑战,但是SIM产业更是一枝独秀,蓬勃发展。除此之外,巴西LTE SIM出货量为6200万美元,其次是日本、韩国,分别为3100万
关键字:
LTE SIM
摘要:致远电子工控及手持机为全国各地公共自行车管理运营商提供最优秀的硬件服务;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是以城市为依附,自行车为对象,针对租借自行车的一个管理系统,需要用到工控机、手持机、通讯模块等众多配套产品,从而打造成为一个本地化的、人性化的、智能化的、低碳化的绿色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单车曾经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没有之一;在现代化的都市中,不乏其身影,马路上有黑夜中骑行的单车客,也有白天赶路上班的白领人士,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提供给车辆使用者借车、还车更快捷的便利、
关键字:
Cortex-A8 RFID
物流在整个企业的供应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通过RFID的批量识别,实现物流的出库,入库,和分拣流程。通过GPS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在途信息。通过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实时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可能掌握企业资源的动态变化。智能物流系统大幅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1系统方案
在本设计中采用固定式RFID的读卡器来采集信息,由串口发送至ARM11为核心的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处理。因此该系统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RFID电子标签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选择固定式的读卡器来识别RFID标签信息并发向终端;
关键字:
ARM11 RFID
在今天早上你到达办公室的那一刻为止,你可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已经使用了4次射频标签(RFID),分别是:在你插入车钥匙、关闭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电路之时;在你开车经过无人收费站自动付费之时;在你使用手机支付早上的热牛奶咖啡之时;在你利用身份证件登记进入办公室之时。RFID也许还没有广泛普及,但正在逐渐取得成功。
第一批由射频输入供电的无源应答器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就像今天大多数各式各样的RFID应用情景一样。正是有了今天半导体技术的可喜进步,才使得RFID真正开始腾飞。
在商
关键字:
物联网 RFID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RFID技术在服务领域、货物销售与后勤分配、商业部门、生产企业和材料流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耦合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RFID系统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远。射频识别卡具有可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可工作在潮湿、干燥等恶劣环境下,同时具有难以伪造和智能性较高等优点。与此同时,不同的射频标签编码规则、不同的空中接口协议、大量而复杂的RFID数据
关键字:
ARM9 RFID
大家估计都有亲身感受,在医院排队挂号是很常见的事情,等待和焦虑是人们脸上最常见的表情,这份苦有时会比病痛更加折磨人。 病人因为看病难叫苦不迭,而面对每天成千上万的门诊病患,医院也深感不堪重负。但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都会改变。专家将“住进”手机,而手机则变成每个人的私人医生,这是昨天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给人们展望的健康物联网的前景。
手机变身私人医生
每个人生病都想找专家看,但是专家很少,怎么能服务所有的人呢?可是在未来这将变成现实。专家最
关键字:
RFID 物联网
随着各种无线科技产品的普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始流行起来,这种技术对特定的信号进行识别,从而实现数据的读写,与无线射频技术不同,NFC技术由其发展延伸而来,两者存在共同点,但也存在不同点。
那么这两种技术的标准是什么,应用场合又有哪些呢?
RFID
许多人对于RFID的感性认识都来自一则IBM的广告:一个在超市购物的青年一边逛一边往风衣里塞商品,到收银台后直接领取账单,而不需要掏钱付款。这则广告非常形象地给人们展示了RFID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RFID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
关键字:
无线射频 RFID
0 引言
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RFID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组成。近年来,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国内RFID目前主要使用的频段有125 kHz(低频)、13.56 MHz(中高频)、902~928 MHz(超高频),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对超高频RFID系统进行研究,以实现系统的远距离、高速率、低成本等特性。作为RFID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子标签以其低成本、小体积、非接触式等特性取代了传统的二维条码,普遍应用于身份识别、车辆管理、仓
关键字:
RFID UHF
室内定位系统(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IPS)是普适计算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复杂室内环境下的定位与导航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IPS在公共安全、移动电子商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IPS采用的定位技术主要包括RFID、Bluetooth、WiFi、UWB、ZigBee、光学、超声波、红外线、地磁场等。采用单一定位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负担性强、扩展性和鲁棒性差、定位精度低、响应时间长等。因此,多种定位技术融合是IPS的
关键字:
智能地板 RFID
导读: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潮流,其技术并不“新”,物联网应用关键技术为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都是已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本文就来详细解答这些“高龄”的物联网应用技术。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一种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将传输线路中的模拟信号转变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交于计算机进行处理。将物联网比作人的话,传感器便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现已渗透到宇宙开发、海洋探测、军事国防、医学诊断、商检质
关键字:
物联网 RFID 物联网应用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快地普及到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去。传统的物流信息采集工作方式是通过工作人员将票物进行核对,然后将票上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并且可能由于各种人为过失造成各种各样错误数据的存在,影响所采集信息的可靠性。而自动识别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识别,增加了输入的灵活性与准确性,使人们摆脱繁杂的统计识别工作,并且大大提高了物流信息采集的工作效率。目前,由沃尔玛、麦德隆等大超市一手推动的RFID应用,为零售业带来包括降低劳动力成本、商品的可视度提高,降低因商品断
关键字:
FPGA RFID
rfid-sim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rfid-sim!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rfid-sim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rfid-sim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