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wcdma-lecture 文章
最新资讯
- 2008年1季度,亚太地区3G新增用户为1330万,使3G用户总数达到1.363亿,比2007年第1季度增长53.7%,创历史新高。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数字只包括WCDMA和CDMA2000 EV-DO,并不包含CDMA2000 1x技术,如果算上CDMA2000 1x技术,亚太地区3G总用户数将超过2.643亿。
截至3月底,WCDMA的用户数比上一年增长74%,达到9840万,而2008年1季度,新增1230万用户,创历史最好成绩。
CDMA2000用户数也稳步增长,目前亚太地区CDM
- 关键字:
3G WCDMA CDMA2000 PDC
- 市场调查机构Iforma通讯与媒体公司近日发布一份报告称,当前欧洲移动通信市场上的3G网络用户已突破一亿大关。
报告称,截至今年5月底,欧洲移动通信市场上用户总数为9.108亿,其中有1.015亿用户使用了3G通信网络,3G
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为11.1%。Informa称,其报告仅仅对使用语音或数据服务以及同时使用两种服务的设备进行了统计。
Informa表示,西欧市场上的WCDMA手机销售增长在第一季度有所放缓,但WCDMA/HSPA数据卡和支持3G网络的调制解调器设备销量增长加快
- 关键字:
3G 通信 WCDMA 手机
- 在电信业重组后,国内通信运营商将进入三足鼎立时代,在新三国博弈中,谁能脱颖而出,成为电信业的真正主导呢?简单讲述一下个人意见,供家园人闲聊。
以目前移动的身家,其发展与稳住用户的绝招就是雄厚的财力,这招是独一无二的,电信与联通都将望尘莫及,而且这招已见成效。移动拿出的不匪的¥,利用丰厚的用户回馈进行吸引,连续几个月收罗了占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一家独大的局面已成不争的事实。
电信拿到了联通的C网络资源及得到4千万的市场份额后,由于其在用户中的品牌地位未确立,只能靠的是原固话建立的坚实的群众基础
- 关键字:
电信 联通 移动 WCDMA C网
- 最近,NOKIA以超过4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自己主持创建的手机操作系统公司Symbian 52%的剩余股权。消息虽然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还算在情理之中。毕竟,目前Symbian操作系统最主要的也可以称得上几乎唯一的客户就是持有48%股权的NOKIA,说不清是NOKIA成就了Symbian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王者地位,还是Symbian帮助NOKIA在智能手机领域呼风唤雨。因此,从NOKIA的角度自然希望能全部拥有Symbian公司,这样可以避免自己采用其操作系统而将部分费用划归其他股份单位(恰恰还是自己
- 关键字:
Symbian NOKIA 手机操作系统 智能手机
- 邓寿鹏:四大3G标准并存竞争 TD要做第三势力
7月2日,在“第五届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局长、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理事长邓寿鹏指出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中国TD-SCDMA(下称“TD”)以及英特尔的WiMAX四个3G标准并列并存,四角竞争;TD是3G时代的第三势力,要效仿战略上像航天那样,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国的老三。
TD在激辩中发展到今天,业界普遍观点认为一种民用技术(国际环境较开放)很难和国防技
- 关键字:
3G TD CDMA2000 WCDMA WiMAX
- 7月1日消息 距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已有月余,这段时间内整合成了业内的热门话题,而联通无疑又成为了“热门的热门”。
之所以成为热门,不仅是因为它在拆合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员整合的难题和现有业务竞争能力的弱势;更有对联通能否成长为“三足鼎立”格局中一份子的担忧。决策层似乎也看到了联通的软肋,让它保留了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GSM网络。GSM网络在全球2G制式中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而其3G演进版本WCDMA也3G制式中也是独占鳌头
- 关键字:
联通 3G WCDMA GSM HSDPA
- 苹果iPhone将以何种合作方式进入中国?昨天,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引入iPhone的最大障碍已解除。苹果刚刚发布的3G版iPhone放弃了与运营商进行收入分成的模式,而收入分成正是之前中国移动与苹果商谈引入iPhone的最大障碍。
市场猜测有可能获得WCDMA牌照的中国联通,可能成为苹果进入中国的合作伙伴,不过据记者了解,苹果未与中国联通展开任何接触。
苹果CEO乔布斯在发布3G版iPhone时表示,3G版iPhone有望于今年晚些时候进入俄罗斯和中国内地。按照市场估计,这个时间点大
- 关键字:
iPhone 移动 3G 苹果 WCDMA 联通
- 今年4月1日,中国移动开始TD-SCDMA试商用,6月份开始发布大量广告,这标志着新一轮3G的启动。但从目前来看,在3G真正从纸面走向实际的过程中,整个产业确实遇到了很多困惑。这里谈一些个人感想。
首先谈一下LTE(3G长期演进)的问题。前不久在欧洲举行了各大运营商大会,从这个大会上我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世界各大运营商都非常关注TD-SCDMA或是WCDMA的演进技术LTE问题,但同时他们对LTE的技术现状还有很大不满,他们(包括我个人)一致认为LTE的成熟最少要5年之后。我个人8年耕耘3G的经
- 关键字:
LTE TD-SCDMA 3G WCDMA 无线通信
- 有传闻称,中国目前已与苹果公司签署协议,届时8月份3G版将在国内登陆。对此,中国联通相关人士表示不予置评。业内则认为真假难辨,也很有可能是苹果公司为进入市场而故意放风。
传联通将引进iPhone
该消息的源头是:几天前进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传来消息称,iPhone将官方增加对两种新语言的支持,它们分别是中文(包括简体和繁体)和日文。同时,iPhone将内置中文手写输入法,为用户提供中文手写输入支持。由此,很快就传闻iPhone将正式进入中国,而且由中国联通引进。
据悉,日本运营商
- 关键字:
3G iPhone 联通 WCDMA/HSPA
- 市场调研公司Forward Concepts日前发布的全球手机市场及手机芯片的年度研究报告指出,08年全球手机单位出货量增长率放缓至10%,但中国和印度将继续是推动手机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份题目为《2008年手机与芯片市场》的研究报告,覆盖了手机和手机集成电路以及这两种产品的供应商,报告重新定义了手机,称其已成为物理及市场意义上的磁铁,正在吸入数码相机、PDA、MP3播放器、GPS导航器、蓝牙、FM收音机、移动电视、无绳电话、智能卡甚至指纹传感器等各种功能。手机正在迅速成为几乎所有这
- 关键字:
手机 集成电路 PDA WCDMA 3G
-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主流标准之一,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标准,它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TD-SCDMA的商用化进程正在顺利地进行之中[1]。TD-SCDMA系统采用的是QPSK/8PSK调制,在高速的数据传输应用中,更是采用了如16QAM这样的调制方式。这些调制方式都属于非恒包络调制。由于调制信号在幅度和相位上都存在误差,用单纯的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已不足以反映信号的调制精度,于是引入了误差矢量幅度(EVM)指标来衡量传输信号的
- 关键字:
TD-SCDMA 3G EVM 射频 放大器 WCDMA CDMA2000
-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重组对电信设备商以及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制造商是一个利好消息。iSuppli预计,到2010年,中国移动TD系统设备投资规模将达180亿元以上。未来3年中国电信为完善CDMA网络而在系统设备方面的投资将达到500亿元。中国联通把CDMA网络业务卖给中国电信之后,将有充足的资金来发展他的GSM网络。预计中国联通拿到3G牌照后将很快升级到WCDMA,甚至有可能在发达城市直接将现有网络升级到HSDPA,利用成熟的3.5G网络吸引数据用户。预计中国联通未来3年在GSM网络的升级过程中在系统设备方面
- 关键字:
重组 电信设备 芯片 3G 牌照 WCDMA
- 国外手机品牌厂商加速进军中国TD-SCDMA手机阵营。6月10日,继摩托罗拉和飞利浦之后,诺基亚发言人称,公司预计将在2008年上半年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TD终端。而不久之前,三星、LG之后都推出了自己第一款TD手机,并进入国内市场。
至此,除了索尼爱立信仍然坚守WCDMA阵营之外,主流的国外终端企业,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以及LG都已经介入TD终端生产。那么,国外手机巨头加入TD阵营,会对国产手机有什么影响呢?
冲击国产手机销售渠道
国外手机厂商的TD手机进入国内市场后,在目前的
- 关键字:
TD 3G 摩托罗拉 飞利浦 诺基亚 三星 LG WCDMA
- 电信重组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就是使中国的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面对相对成熟的CDMA2000和WCDMA,中国标准的3G制式——TD-SCDMA能否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目前,3张牌照选择何种3G制式以及具体的分配方案尚未出台,但随着电信重组的落定,基于现有的运营商拥有的基础网络设施,新中国移动、新中国电信和新中国联通分别获得TD-SCDMA、CDMA2000和WCDMA等3G牌照似乎并没有太大悬念。这也意味着,3张不同制式的3G网络对
- 关键字:
3G 电信重组 牌照 手机 CDMA2000 WCDMA TD-SCDMA
nokia-wcdma-lecture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nokia-wcdma-lecture!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nokia-wcdma-lecture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nokia-wcdma-lecture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