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接触能量采集可能是在早期使用太阳能便携式计算器的时候,虽然如今这种类型的计算器已不再是主流,但是它所使用的技术和理念仍然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我们在许多的应用中都能看到能量采集的身影,例如传感器节点、风力涡轮机和室内供能应用等。不过,即使对于这项技术的讨论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涉及到能量采集时,开发人员仍然面临着与数十年前一样的挑战。
为了在不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产生出所需的能量,通常需要一块物理尺寸很大的太阳能板和一套巨大的热能采集装置,或者是通过设备发出不
- 关键字:
MSP430 FRAM
- 1> 为什么要加密,如何加密?
当您的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您的竞争对手就开始盯上它了,如果您的产品硬件很容易被模仿,而且您使用的MSP430单片机没有被加密的话,那么您辛辛苦苦的劳动成功就很容易成为您竞争对手的产品了,使用JTAG调试工具FET虽然可以将程序下载到芯片内部,但只有使用专业编程器能够防止程序被窃取。
2> JTAG、BSL、BOOTLOADER、熔丝的区别和关系是什么?
JTAG接口能够访问MSP430单片机内部所有资源,通过JTAG可以对芯片进行程序下载、
- 关键字:
MSP430 JTAG
- 实例分析:
1、CPU运行在VLO时钟下:
这是最慢的时钟,在约12千赫兹下运行。因此,我们将通过可视化的LED闪烁的红色慢慢地在约每3秒钟率。
我们可以让时钟系统默认这种状态,设置专门来操作VLO。我们将不使用任何ALCK外设时钟在此实验室工作,
但你应该认识到,ACLK来自VLO时钟。
#include
void main(void)
{
WDTCTL = WDTPW + WDTHOLD;
关闭看门狗定时器
P1DIR = 0x40;
- 关键字:
MSP430 时钟
- 1、在MSP430单片机中一共有三个时钟源:
一个LFXT1CLK,为低速/高速晶振源,通常接32.768khz,也可以接(400khz~8Mhz);
一个为XT2CLK,外接标准高速晶振,通常是接8Mhz,也可以接(400khz~8Mhz);
还有一个叫DCOCLK,为内部晶振,有RC震荡回路构成。
2、在MSP430单片机内部一共有三个时钟系统:
一个为ACLK,通常由LFXT1CLK作为时钟源,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改时钟的分频系数树;
一个为MCLK(Main C
- 关键字:
MSP430 时钟
- 每年夏天,TI的Hans-Martin Hilbig都会邀请他的团队成员到他位于德国兰茨胡特的住处举行烧烤派对。不过,他的客人们到那儿去并不只是为了吃饭。整个活动的高潮是饭后的娱乐环节;每每此时,Hans-Martin便会展示他的业余爱好和他珍藏的宝贝,那就是他用TI产品改装的四轴飞行器。
“我很享受与孩子们以及我的同事分享科技的乐趣,”TI MSP430团队的项目经理Hans-Martin说道。“作为工程设计专业人员,我们有责任为孩子们展示电子设备的无限可能
- 关键字:
TI MSP430
- MSP430 MCU世界里的一则神话, 全球16位MCU最低功耗的标杆,过去20年来从未被超越,是工程师眼中当之无愧的低功耗之王。近日,TI隆重推出了基于ARM Cortex-M4F内核的32位低功耗MCU产品——MSP432。
这一功耗更低、性能更佳的MCU产品家族的诞生,是否会打破MSP430低功耗之王的神话?答案揭晓前,让我们先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
通过上表可以很明显地发现,MSP430和MSP432在产
- 关键字:
MSP430 MSP432
- 德州仪器 (TI) 日前宣布推出其采用了CapTIvate™ 技术的MSP430™ FRAM微控制器 (MCU)。作为目前业界功耗最低的电容式触摸MCU,采用CapTIvate技术的全新MSP430FR2633 MCU可为电子访问控制、家电、个人电子以及工业控制面板等处于嘈杂环境下的各类应用提供全面的硬件和软件特性,以确保其发挥最为可靠的性能表现。MSP430FR2633 MCU是TI 16位超低功耗FRAM MCU产品组合的延伸,旨在帮助处于不同技术水平的设计人员搭建具有电容
- 关键字:
TI MSP430
- 描述
此近场通信(NFC)参考设计提供实现NFC对等模式(P2P)应用的固件示例。其目的是向应用开发者展示以有源和无源模式使用TRF7970A实现稳定的对等模式项目的正确方法。对等模式协议的复杂性和需要查阅的NFC文档的庞大数量一向是开发者创建NFC应用时所面临的障碍。该参考设计通过提供少量(一共五个)易于使用的应用编程接口(API)解决了该问题。随附的文档、硬件和示例代码允许设计人员使用MSP430或其他精心挑选的MCU快速实现NFC P2P功能。
特性
●与最常见的支持NFC功能
- 关键字:
NFC MSP430
-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锂离子电池组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系统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组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信号的检测和判断,来实现对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充、过放、短路以及均衡现象进行保护,并且采用模糊控制方
- 关键字:
MSP430 IAR
- 4.1开发平台
由于本系统采用的是TI公司的MSP430系列的单片机,因此开发平台选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sp430 3.42A这个版本。该软件是一种增强型一体化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其中完全集成了开发嵌入式所需的文件编辑、项目管理、编译、链接和调试工具。该软件除了可以进行纯软件仿真,也可以结合仿真器实现在线仿真调试。
4.2软件模块划分
下位机软件系统主要由定时中断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外部中断短路保护模块、充放电保护模块和均衡保护模块等构成。软件主程
- 关键字:
锂离子 MSP430
- 车辆检测器作为交通信息采集的重要前端部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鉴于公路交通现代化管理和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需要,对于行驶车辆的动态检测技术——车辆检测器的研制在国内外均已引起较大重视。车辆检测器以机动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其作用是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
工作原理本系统采用MSP430F1121A单片机与环形线圈相结合的方法对行驶车辆进行检测,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检测器。传感器线圈为通过有一定电流的环形线圈,当
- 关键字:
MSP430 振荡电路
- 在TI,我们欢迎那些在业余时间享受发明与创新的创客和爱好者。在德州仪器持续推出的“神级DIY”系列博客中,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他们通过TI的技术所创造的奇妙发明。
精心培养的盆栽植物总是在炎炎的夏日因为忘记浇水而枯萎死去,虽然现在市场上已经推出了智能浇水工具,但是往往都是针对大型温室或花园的灌溉系统。如何能够在节约花费同时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盆栽植物实现智能灌溉呢?或许TI MSP MCU产品营销工程师Dav
- 关键字:
智能灌溉器 TI MSP430
- 导读:现代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的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
- 关键字:
单片机 TI MSP430 单片机原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摘要:本文针对中小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的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种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智能防近视眼镜。该设备利用夏普GP2Y0E03红外测距传感器、以BH1750芯片为核心设计的光强传感器以及以MPU6050芯片为核心设计的六轴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用眼情况,利用MSP430单片机,模拟出人眼的疲劳情况,在人眼过度疲劳时提醒用户休息,防治近视。
引言
目前青少年近视的本质原因是长时间看近处的东西,眼睛长期得不到休息,长期产生视觉疲劳,最终病变成近视。本文开发了一种智能防近视眼镜,可以随时监
- 关键字:
MSP430 近视眼镜 单片机 蓝牙 LED 201504
- 摘要: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物品向小型化、微型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1]。本设计通过在指定的物品上挂载标签,采用UHF射频卡读写器作为控制核心对目标标签加以识别与读取,配合链接MSP430处理器[2]及自制的圆极化天线,实现了物品的定位功能,并通过配合使用GSM模块,以短消息的方式告知主人物品的位置及安全信息。标签的信息可通过PC机键盘输入进行更改。UHF射频卡读写器中的防碰撞算法保证了标签读取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3],自制天线的高增益和优良性能为有效搜索范围提供了保障。
1 原理
- 关键字:
单片机 读写器 UHF射频 MSP430 GSM 智能搜索 201504
msp430—i2c程序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sp430—i2c程序!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sp430—i2c程序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sp430—i2c程序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