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IoT对无线连接的要求工业物联网(IIoT)可以实现高水平的超高效自动化运作,前提是需要一个能够在广泛的工业环境中实现快速数据吞吐的无线解决方案。由于IIoT的运作也严重依赖于传感器阵列,而这些传感器由微型电池或能量收集技术供电,因此这个无线网络的功耗必须非常低。由于网络通常需要通过广域网(WAN)进行通信,因此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可以用作低功耗WAN(LPWAN)的无线技术。这就是无线IIoT的主要难题。然而,我们还有其他考量,例如这个无线网络必须可靠且不受外部攻击。在理想情况下,它还应该支持GPS之
关键字:
LTE-M NB-IoT
迎 九 (《电子产品世界》,北京 100036) 摘 要:工业物联网(IIoT)通常有多种无线标准或协议,到底哪种无线方案最佳?芯片方案如何满足市场上多种无线连接方案的需求?为此,《电子产品世界》采访了TI、Silicon Labs、Nordic、u-blox、儒卓力、CEVA等公司。 关键词:工业;无线;蓝牙;Zigbee;LTE 1 应对多种无线标准/协议,TI的SimpleLink平台与BAW技术不断更新 1.1 IIoT对无线连接的要求 相对于消费类物联网系统,工业物联网对于设备各个
关键字:
201911 工业 无线 蓝牙 Zigbee LTE
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核心芯片供应商紫光展锐15日在印度移动大会上(India Mobile Congress 2019)重点讨论了移动运营商当前面临的运营痛点,并宣布推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虎贲T117,以帮助运营商降低运营成本,加速向4G/5G演进。
关键字:
虎贲T117 紫光展锐 LTE/WCDMA/GSM网络
Telit LM960A18 Mini PCIe (mPCIe) 数据卡通过先进LTE为网络设备环境中的路由器、移动网关和接入点等产品提供高速数据速率。这款LTE数据卡已在儒卓力电子商务平台www.rutronik24.com.cn供货。LM960A18 mPCIe数据卡基于LTE Cat. 18,下载速率和上传速率分别高达1.2Gbps和150Mbps。 它支持具有2x载波聚合 (CA)的上行链路 (UL),具有高达5xCA的下行链路(DL)和具有4x4多输入多输出 (MIMO)的多天线技术。由于具有高
关键字:
LTE 数据卡
哪类可穿戴产品受欢迎?迄今为止,大多数典型的可穿戴设备都使用蓝牙技术连接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允许将数据发送到制造商云端的网关。只有少数可穿戴设备使用LTE技术,缺点是价格较高,尤其是功耗较高。由于NB-IoT兴起,这种连接状况将会发生改变。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价格具有竞争力并且使用eSIM的NB-IoT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无线连接,可穿戴设备完全独立于智能手机而运作,电池的续航时间将会远超过一天。而且,得益于全新蓝牙5.1标准,通过蓝牙连接的可穿戴设备也会更好地运作,人们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可穿戴设备与其他蓝牙5
关键字:
NB-IoT LTE
引领创新天线测试技术的系统生产厂商——法国引领创新天线测试技术的系统生产厂商——法国Microwave Vision Group (以下简称MVG) 近日宣布在其备受业界欢迎的MiniLAB系统中集成了RSE和无源天线测量功能。MiniLAB系统现不仅可以进行高准确度的OTA测试,还能提供无源测量,并为在LTE设备上测量RSE提供了一个全新方案。在无源天线测量上,MiniLAB的电子扫描多探头阵列封装在高隔离暗室中,可加快测量速度,并为直径达30 cm *的被测设备绘制天线辐射图,使其成为优化各种设备天线
关键字:
LTE RSE
王嘉嘉,杨传伟,吴 磊,宋加齐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中电科仪器仪表(安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测试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蚌埠 233010) 摘 要:针对3GPP LTE标准,研究了LTE系统安全体系架构。首先介绍了LTE系统中的密钥层次架构,针对加密和完整性保护过程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基于LTE空中接口对解密和完整性保护验证方法进行了设计和详细分析,最后对本文方法适用场景作出总结。 关键词:LTE;加密;完整性保护 *项目基金: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1804
关键字:
201908 LTE 加密 完整性保护
挪威奥斯陆 – 2019年7月4日 – Nordic Semiconductor宣布其nRF9160 SiP LTE-M/NB-IoT和GPS蜂窝IoT模块已成功地通过了一系列主要资格和认证,包括GCF、PTCRB、FCC(美国和拉丁美洲)、CE(欧盟)、ISED(加拿大)、ACMA(澳大利亚和新西兰)、TELEC / RA(日本)、NCC(中国台湾)和IMDA(新加坡),成功进入最终硅片批量生产阶段。nRF9160 SiP模块的尺寸仅为10 x 16 x 1mm,适用于非常紧凑的可穿戴消费产品和医疗设备
关键字:
Nordic Semiconductor nRF9160 SiP LTE-M/NB-IoT
近日,R&S公司联合紫光展锐共同调试新的LTE UE能力等级1bis一致性测试用例。这个新的LTE 终端能力等级1bis相对应于机器类通信能力等级0而言,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和能力等级1一样适合更多的行业应用比如可穿戴设备或者功能手机。在4月9日至10日上海举行的CAG(GCF Conformance Agreement Group Meeting)会议上,GCF开始认证Cat.1bis相关测试用例,至今为止在LTE频段1、3、7、20和28的Work Item 被激活了。针对
关键字:
R&S公司 LTE UE能力 Cat.1bis
"三星电子在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7年全年业绩情况,一举创下历史最好纪录。仅第四季度,收入就达到600亿,营业利润接近190亿美元。全年收入创历史新高2120亿,营业利润接近480亿美元,超过2016年和2015年的营业利润总和。相关数据显示,顶端和底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半导体事业部门而非移动业务部门,可见三星电子主营业务极有可能向半导体方向靠拢。" 为发展率先调整布局 2016年三星电子计划重组S.LSI半导体部门,并且可能拆分其芯片代工业务。 据了解,三星半导体包括M
关键字:
三星 LSI LTE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运营商准备推出商用5G服务之际,对5G NR的强劲需求将在未来五年内推动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市场达到1600亿美元。 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分析师Stefan
Pongratz指出,在经历了连续三年收入下滑之后,现在有理由对未来几年的移动基础设施市场持乐观态度。预计5G
NR发展速度将远超LTE,并将在2023年成为整体RAN市场主流。 Pongratz指出:“即使5G最初只是另一代网络服务,但现实情况是,对于拥有合适频谱的运营商而言,通过Massive
关键字:
RAN LTE
“5G未定,测试先行”,这是5G行业里十分流行的一句话。5G通信毫无疑问将带来了庞大的市场机遇,但对电子测试与测量(ETM)设备制造商而言,则是即将到来的机遇面前、仍需克服的众多挑战。比如市场增长放缓——当前手机市场出货量增长速度已有所减缓,同时无线基础设施行业的并购减少了该领域的客户数量,并且ETM制造商还一直在应对在主要市场中部署LTE-Advanced载波聚合过程中发生的延迟情况,因此业界等待技术过渡到5G期间,LTE研发和生产ETM设备市场的增长趋于缓慢。 图1:ETM设备市场增长缓慢的三大
关键字:
5G LTE
5G时代的诱惑,犹如隔壁家厨房的气味,间歇性地飘过,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然而对于工业而言,这个气味的信号实在是太微弱了。在2020年以前,5G的大规模应用,大家都不抱希望,没有设备制造商会认为5G能够迅速布置下去。即使是相关标准进展神速,6~9月份的标准的冻结期才刚刚起步,下一步建立基站、兼容机制(将来的华为、中兴必须相互兼容),还有很长时间。 工业物联网相对是区域网,因此有突破的可能性。然而在4G时代,大家被高通芯片和标准逼疯了,而在工业领域终于找到苦主了。如可以找到可以绕开高通,又不必死等5G时代
关键字:
LTE LTE-U NB-IOT
2018年11月6日,Qualcomm Incorporated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宣布进一步深化与中国日益壮大的汽车生态系统的合作,继续携手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共同推动基于3GPP Release 14规范的LTE-V2X直接通信技术的商用实现。LTE-V2X亦被称为C-V2X,是V2X通信的全球解决方案,旨在利用汽车与其他汽车及路侧基础设施之间可靠的高性能实时直接通信来提升汽车安全性和交通效率,并为自动驾驶提供支持。LTE-V2X正持续演进,并有望纳入更多
关键字:
LTE-V2X 直接通信 网联车
Silicon Labs日前推出采用Digi International Digi XBee3™ 预认证蜂窝调制解调器的全新LTE-M扩展套件,可为电池供电的物联网设备提供超低功耗、远程的无线连接。 LTE-M扩展套件与Silicon Labs的EFM32 Giant Gecko 11入门套件配合使用,可简化并加速网关和终端设备的开发过程,这些终端设备通常运行在深度休眠模式,并且需要长电池使用寿命。该解决方案非常适用于农业、资产跟踪、智能能源和智能城市等物联网应用。 Silicon Labs高级副
关键字:
Silicon Labs LTE-M
lte cat.1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lte cat.1!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lte cat.1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lte cat.1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