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摩托罗拉发布A3100手机,并且有消息透露诺基亚、多普达等手机厂商将于近期分别推出带有WIFI功能的手机。A3100作为国内首款内置WIFI的手机,揭开电信市场另一场战争的序幕。
WIFI作为办公场所以及家庭等场所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因其高达11mbps的传输速率而受到青睐,WIFI是连接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的桥梁。
中国电信推出“天翼品牌”,主打牌即CDMA和WIFI。固网出身的中国电信,具有丰富的接入和传输资源,在WIFI网络部署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中电
- 关键字:
摩托罗拉 WIFI CDMA TD
- 在TD+CMMB手机取得入网许可证之后,最近,首款 TD+CMMB上网卡也已通过入网测试,将于近期上市。中国移动与CMMB产业阵营的合作由手机终端扩展至数据卡,开启了一扇产业合作的大门。
双方技术特点互补
在2G时代,受网络带宽的影响,运营商想开展手机电视业务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而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带宽资源的日益丰富,包括运营商在内的各方都非常看好手机电视的应用前景。
从理论上来说,基于WCDMA、TD-SCDMA的MBMS(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和基于CDMA2000的BCMC
- 关键字:
WCDMA TD CMMB
- 毫无疑问,这次半导体危机对中国年幼的芯片设计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出口为主的电子产业受到市场缩减的影响;在资本危机的影响下,加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失败”的表现导致资本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无视”,一些以VC主导的公司也“差钱”了;同时中国设计公司的客户大多是小公司,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小公司受到的冲击无疑会更大。在2007年10月,我预测2008年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生死年,当时引起业内很大的争论。现在回顾20
- 关键字:
芯片设计 TD CMMB DTMB ABS-S
- 在TD发展的初期,TD联盟的组建对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功不可没,如今,广电总局的手机电视标准CMMB也将效仿TD联盟,组建CMMB产业联盟,并计划以CMMB专利池的方式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
日前,CMMB的专利持有方泰美世纪总裁助理王伟透露,目前CMMB产业联盟的筹备工作由泰美世纪牵头,中兴通讯、创毅视讯、爱国者、泰合志恒等企业共同发起,在广电总局科技司、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以及中广移动的支持下具体实施。
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控股的泰美世纪于2003年初就开始进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研发,并申
- 关键字:
TD CMMB 网络信号
- 近日有设备商相关人士对腾讯科技透露了TD-LTE最新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日前进行了TD-LTE外场概念验证测试,大唐、中兴、中国普天等主要TD厂商都积极参与。据悉,TD-LTE的理论速率可达到173Mbps。
据悉,在今年2月,TD-LTE物理层高层相关接口和射频的标准已经完成,而到2009年底大部分设备商也可以提供TD-LTE商用或准商用主设备。
工信部确定TD-LTE战略三部曲
此前TD-LTE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相关专家透露,工信部已经成立了TD-LTE工作组
- 关键字:
中兴 TD-LTE 物理层 PoC测试 DSP阵列
- 2007年底,中国半导体协会设计分会理事长王芹生曾经预测指出:“2008年是中国IC设计产业的分水岭,在投资高峰(2004年左右)的四年之后,很多公司是死是活,2008年就会见分晓。”
果然,2008年底至2009年初,受全球半导体市场价格疲软的影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IC设计产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08年中国IC设计业虽然仍实现了4.2%的正增长,但与2007年21.2%的增幅相比,增速也出现大幅下滑。
增速下滑之外
- 关键字:
IC设计 TD-SCDMA
-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国务院组织编制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规划》)。《规划》强调,通信设备产业要抓住3G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市场机遇,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以新应用、新业务带动新增长,积极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
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坚持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体系,产业链逐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了华为、中兴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 关键字:
通信设备 3G TD-SCDMA 终端芯片
- 提供清晰的战略思路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直面电子信息产业深层次的问题,并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化、技术创新等深层次问题提供了清晰的解决思路和匹配的政策保障。相信《规划》将有力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
《规划》对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应用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大唐电信集团作为TD-SCDMA(以下简称“TD”)国际标准的提出者、
- 关键字:
大唐电信 TD 4C
- 近日有设备商相关人士对腾讯科技透露了TD-LTE最新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日前进行了TD-LTE外场概念验证测试,大唐、中兴、中国普天等主要TD厂商都积极参与。据悉,TD-LTE的理论速率可达到173Mbps。
据悉,在今年2月,TD-LTE物理层高层相关接口和射频的标准已经完成,而到2009年底大部分设备商也可以提供TD-LTE商用或准商用主设备。
工信部确定TD-LTE战略三部曲
此前TD-LTE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相关专家透露,工信部已经成立了TD-LTE工作组
- 关键字:
中兴 TD-LTE 射频
- TD产业链和CMMB产业链的合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5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中广移动与中国移动正式签署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的项目业务合作进行了深入报道。该报道称,双方聚合内容、网络、品牌、营销等优势资源,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合作推广,使得这两项有代表性的自主创新技术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
率先上市的这款产品为大唐电信Aircard901+多功能数据卡,已经通过了工信部的入网检测。该产品不但支持TD-SCDMA、HSDPA和EDGE网络,下行最高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CMMB TD
- “2009年是重要的一年。我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启动,这表明4G正式作为国家重大专项的研究内容,将加快研究步伐。2009年也是电信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调整、转型、重组的一年,3G或4G或将成为业务新的增长点,而受到众多关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技术总师邬贺铨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
2009年也是国际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年份:3GPP将向ITU提交LTE-A
- 关键字:
TD 3G 4G
- 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今日下午表示,目前TD终端取得显著的进步,工信部下一步除了继续支持中国移动、TD芯片企业、终端商外,同时还支持TD应用软件开发企业,开发新业务。
赵波以上表述是在今天的一个业内终端论坛上作出,其同时指出,一直以来,3G服务缺乏杀手级业务。赵波同时预计在中国未来三年中,3G内容视听服务等业务可以创下1000亿-2000亿的市场规模。
谈及3G发展时,赵波表示,要支持开发3G特色业务的终端,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与此同时,关键要开发新业务,开放基于3G网络的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TD 3G
- 近日,由TD-SCDMA技术论坛主办的“2009TD-SCDMA&TD-LTE国际峰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致辞中所说的那样,“中国移动承担的TD-SCDMA(以下简称TD)已全面步入商用”。在TD加速发展的同时,TD-LTE已经在运营商、设备商等产业链企业的推动下进入外场概念验证阶段。如何处理大力发展TD与加速TD-LTE演进之间的关系?下一步中国移动将主要采取哪些策略加速TD发展?
TD进入市场
- 关键字:
TD LTE
- 参加完5月21日在厦门召开的TD-SCDMA无线城市和行业应用经验交流会(下称“交流会”)后,TD无线城市市场运营服务平台提供商融创天下总裁江小军对推进TD无线城市更有信心了。
“福建泉州市政府已经决定用TD来构建泉州无线城市,而成都、南京等城市也在效仿厦门,成立无线城市领导小组,准备以TD网络来构建当地的无线城市。”江小军透露,中国移动已经将建设TD无线城市作为拓展公司集团客户业务的重要举措。
而CBN记者近日获得的一份中国移动内部材料《2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TD 无线城市
- 6月4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岸通信产业合作及交流会今大进入第2天,包括大唐移动、中兴通讯、华为、合勤、正文、环隆电气、达威等在内的企业参加了会议。 此外,两岸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与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远传电信和威宝电信也在3G应用服务合作、协助建设TD-SCDMA实验网等议题上进行了会谈。
会议结束后,据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会长刘立清透露,两岸双方将由企业组成的对口单位,一同规划共建TD实验网,下一步再建立TD测试中心,方便台湾厂商开发的TD产品在销售前就近完成测试
- 关键字:
中兴 TD-SCDMA 3G
lam-td-360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lam-td-360!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lam-td-360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lam-td-360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