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il C51对标准ANSIC的扩展学习资料,深入理解并应用C51对标准ANSIC的扩展是学习C51的关键之一。因为大多数扩展功能都是直接针对8051系列CPU硬件的。大致有以下8类: 8051存储类型及存储区域 存储模式 存储器类型声明 变量类型声明 位
- 关键字:
扩展 学习资料 ANSIC 标准 C51 Keil
- keil c6.20c嵌入汇编源码编译方法简介,//asm.h>
#ifdef ASM
unsigned long shiftR1(register unsigned long);
#else
extern unsigned long shiftR1(register unsigned long);
#endif
//end of asm.h//asm.c>
#define ASM
#include asm.h&g
- 关键字:
编译 方法 简介 源码 汇编 c6.20c 嵌入 keil
- 在Keil C51中数不能直接以二进制形式赋值,虽然在8051的汇编中是可以的。二进制数虽然书写长,易出错,但是由于是一位位写的,所以程序设计者能够很明确的看到每一位的状态,看得比较直观。于是很多人怀念了8051的汇
- 关键字:
使用 二进制数 直接 C51 Keil 如何
- 在8051体系中,数据指针DPTR作为一个特殊的16位寄存器,用于寻址64 KB的XDATA或CODE空间,通常它被当作一个16位指针,指向一个常数表。双数据指针可以改善同时有两个16位指针使用时的性能。作为一种增强特性,有许多
- 关键字:
情况 分析 支持 指针 C51 数据 Keil
- 1.引言近年来随着KEIL 51不断升级,高版本的KEIL 51编译器,尤其是Keil mu;Vision2(基于Windows的C51集成编译环境)以其性能优越、使用方便,受到众多单片机爱好者的欢迎。KEIL 51以软件包的形式向用户提供包括C51交
- 关键字:
系统 设计 开发 单片机 KEIL 基于
- MCS -51单片机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经久不衰。以往单片机应用程序主要用汇编语言编写。由于汇编语言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都较差,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单片机应用程序不但周期长,而且调试和排错也比较困难。为了提高编
- 关键字:
使用 制作 仿真 Monitor-51 Keil
- 深入理解并应用C51对标准ANSIC的扩展是学习C51的关键之一。因为大多数扩展功能都是直接针对8051系列CPU硬件的。大致有以下8类: 8051存储类型及存储区域 , 存储模式 , 存储器类型声明 , 变量类型声明 , 位变量
- 关键字:
事项 编程 设置 模式 Keil
- 用Keil写C51程序是最好不过的了。用伟福也可以写,但伟福的编辑能力就相差太远了。个人喜欢用Keil写代码,然后 ...
- 关键字:
Keil C51单片机
- 在8051体系中,数据指针DPTR作为一个特殊的16位寄存器,用于寻址64 KB的XDATA或CODE空间,通常它被当作一个16位指 ...
- 关键字:
8051 Keil C51 双数据指针
- 引言
8051内核单片机是一种通用单片机,在国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将C语言用于51内核单片机的研究方面,Keil公司做得最为成功。由于51内核单片机的存储结构的特殊性,Keil C51中变量的使用与标准C有所不同。
- 关键字:
使用 变量 C51 Keil
- 实际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由于程序功能的需要,经常编写各种延时程序,延时时间从数微秒到数秒不等,对于许多C51开发者特别是初学者编制非常精确的延时程序有一定难度。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讨论几种实用的编
- 关键字:
延时 方法 精确 程序设计 C51 Keil
- 首先得说的是我是菜鸟,在此论坛上学了很多的东东。但是今年以来,论坛上似乎没有了去年一大帮高手讨论问题的场 ...
- 关键字:
Keil C51 特性
- 基于Keil的实验仿真板的使用,前面介绍了Keil 软件的使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Keil 的强大功能,不过,对于初学者
来说,还有些不直观,调试过程中看到的是一些数值,并没有看到这些数值所引起的外围电
路的变化,例如数码管点亮、发光管发光等。
- 关键字:
使用 仿真 实验 Keil 基于
keil介绍
单片机开发中除必要的硬件外,同样离不开软件,我们写的汇编语言源程序要变为CPU可以执行的机器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汇编,另一种是机器汇编,目前已极少使用手工汇编的方法了。机器汇编是通过汇编软件将源程序变为机器码,用于MCS-51单片机的汇编软件有早期的A51,随着单片机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普遍使用汇编语言到逐渐使用高级语言开发,单片机的开发软件也在不断发展,Keil软件是目前最流行开发MC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