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本土品牌集成电路正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近年来中国IC设计公司成长迅速已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也涌现出像炬力、中星微电子等一批优秀的企业,但毫无疑问,和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中国的IC设计公司在很多地方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何修炼内功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是业界一直讨论的热点话题。
每年不管是政府行业协会组织的研讨会还是一些大型展会都有业内专家就此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不过其中更多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谈,从产品分销策略入手进行分析的相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分销 EDA IC设计
- 2006年11月10日,北京——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和中电网(ChinaECNet.com)共同举办的“3G在中国”2006全球峰会暨“3G产业中的半导体应用和终端产品设计技术论坛”将于2006年11月1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
据专业市场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球3G用户已经达到2.5亿。随着3G商业网络的快速扩展,2007年将成为3G商业化大规模爆发性发展的一年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著名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表示,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的无生产线芯片设计行业的收益每年将会有32%的增长率,从2003年的2.88亿美元增长至2008年的12亿美元。 iSuppli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468家芯片设计公司需要依赖政府或投资者的资金维持营运。iSuppli预期,中国的芯片设计行业发展迅速,但仍要数年时间才能具备较大规模。 因为产品质量和供货问题,国内的OEM厂家都不愿使用本地芯片设计公司的产品。iSuppli表示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的近期数据表明,目前,我国IC设计业已经拥有421家企业,从业人员约为1.65万人。2003年,IC设计业销售额为57.6亿元;2004年销售额约为110亿元,占IC业总产值的20%以上。 据悉,我国IC设计业2003年的总产值只相当于该年度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高通公司的1/4。专家认为,相关企业需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争取“十一五”期间有10-20家企业达到销售额1亿美元,少数企业达到销售额5亿-10亿美元的目标。有了领军企业的带动,预计今后4年我国IC设计业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一、 IC 设计领域简介
(一)模拟与混号讯号电路设计
IC 电路可分为为模拟 IC 与数字 IC 两大类,以及两者兼具的混合讯号等三种。模拟与数字的差异在于数字的讯号是以 0 、 1 的非连续方式传递、运算及储存。而模拟讯号则是以连续性的型式来传递,并作为数字讯号与最终使用者的桥梁。
在 I
- 关键字:
IC设计 工程师 EDA IC设计
- 有两种预测,曾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中颇有影响。一种是中国的房价会下跌,而高科技企业会死亡。另一种预测来自Gartner公司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认为,2010年,全球1/3的芯片公司将会消失,而中国的芯片公司将有90%会消失。
对第一种预测,且不说房价是否还在上涨,对中国的IC设计企业来说,不久前的“中国芯”评选活动结果可以作为一个推翻这种结论的反例。评选的结果中,十家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集成电路企业的十款芯片分别荣获“2006年度‘中国芯’最佳市场表现奖”和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3G产品逐渐转向中国制造,加上中国推动半导体相关政策,让中国IC设计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所创造出来的产值也节节高升,部分研发出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并且也兼具市场销售力。由ITIS计画出版的「中国大陆发展IC设计产业对台湾业者的影响」一书,探讨中国发展IC设计产业对台湾设计业者的影响,并利用价值网的观念,透过竞合分析,为国内IC设计业者创造双赢的局面。
在中国十一五计画中,以数码化音视频、移动通信、3G等芯片的研发为主力,未来将集中资源扶持重点业者,在中国政策的加持及不良企业纷纷淘汰情形下,数码化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2004年,计算机世界网消息市场调研机构IDC全球半导体研究副总裁MarioMorales表示,中国将于未来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性电子市场,不仅市场驱动成长,制造出口全球的产品线更成为半导体需求成长动力。2003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达170亿美元,预估5年内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并带动当地晶圆代工市场快速成长。Morales并预估,中芯半导体(SMIC)2005年晶圆产出量将超过特许半导体(Chartered)。 对于中国半导体市场成长乐观的Mor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Cirrus Logic最近收购了上海科圆半导体,这已经是最近一年来中国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第三宗并购案。经过最初的狂热后,中国IC设计产业的某些领域已经过热,未来将出现整合,例如电源管理芯片和多媒体音视频芯片。而通过收购中国公司,国际半导体公司得以更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并加速研发和工程的本地化。
Cirrus Logic日前宣布以1,050万美元现金收购了04年成立的上海科圆半导体,并同意根据未来两年财务业绩付给特定员工可能的公司盈利。拥有37位员工的科圆主要开发单节锂离子电池保护芯片,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2005年8月23日,由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大唐微电子、神州龙芯、苏州国芯、中芯国际、中星微电子、智芯科技、海信等8家单位发起的中国硅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中国IP联盟)正式成立。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中国IC产业的发展。然而,IC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我们的设计水平却严重滞后,市场是我们的,而技术却是别人的。要把市场优势转化为技术领先,使中国的IP(硅知识产权)借助巨大的市场优势迅速成长起来,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在运营四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之后,美光科技不久前终于向外界正式公开了其设在上海的IC设计中心。美光科技上海IC设计中心正式建立于2003年1月。经过四年的发展,这个最初由7位来自美国工程师快速建立的早期团队如今已经成长为研发人员总数超过50人的创新中心。作为美光科技全球研发力量中的一员,该中心在短短几年间就已经迅速成长为能够担当重任的工程团队,并成功设计出多款芯片。
“早在上海IC设计中心成立的数年前,我们就已经着手考虑扩大美光科技的研发能力和增加研发机构了。随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美光终于确定在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设计能力0.13微米,规模为5000万门”——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IC(集成电路,俗称芯片)展览会”上,华为全资子公司深圳海思半导体的负责人向大家微笑着介绍公司自主设计的一款通信芯片产品时,在场的不少业内人士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已经大大刷新了国内IC设计企业设计能力的最高记录。”国家信息产业部的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 实力实现了领先。作为又一个在深圳崛起的新兴产业,深圳IC设计业产值已经连续三年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在深圳群聚的IC设计企业,也已经合力形成了一个“染指”通信、手机和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3月8日,“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IIC-China)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拉开帷幕,超过60家半导体公司在展览会上展示他们的最新技术。作为中国IC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今年的IIC-china展会展位数量创新高,达到1058个,较去年上升了29%。
据环球资源电子业务部总裁Mark Saunderson介绍,参加今年会展的本土IC设计公司已经从过去的10家左右增长到40余家公司。
“IIC不光是把国外的技术介绍到中国,也是帮助本土技术公司更好的发展。”Mark Saunderson说。
鼓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2004年,在中国新年假期来临之前,在模拟芯片继续短缺和强劲需求的背景下,中国内地的假冒模拟芯片泛滥成灾,这是台湾的模拟IC设计公司透露的信息。
有消息说,假冒芯片是由中国一些IC设计小公司设计,由中国的4英寸和6英寸芯片生产厂家制造,这些假冒模拟芯片主要是假冒台湾和国际公司生产的电源管理(PWM)IC和金属氧化半导体场效应(MOSFET)晶体管,它们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假冒芯片的价格比真芯片的
价格便宜了10-20%。
据报道,假冒芯片已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大陆已经在全国七个城市建立了IC设计基地,中国最庞大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也在新思科技(Synopsys)和明导科技(Mentor graphics)的支持下,集中力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EDA中心,建立了先进的公共EDA设计开发平台和教育平台,成为继七个IC设计基地之后中国又一个EDA设计战略发展的核心。 中国科学院对于IC设计上的发展认为,与中国整体IC设计业一样,中科院一是缺少有经验的设计人才,二是缺乏先进的设计工具,而且在资源管理及高
- 关键字:
IC设计专题 EDA IC设计
ic设计介绍
IC设计是将系统、逻辑与性能的设计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物理版图的过程, 也是一个把产品从抽象的过程一步步具体化、直至最终物理实现的过程。为了完成这一过程, 人们研究出了层次化和结构化的设计方法:层次化的设计方法能使复杂的系统简化,并能在不同的设计层次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结构化的设计方法是把复杂抽象的系统划分成一些可操作的模块,允许多个设计者同时设计,而且某些子模块的资源可以共享。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