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数字通信原理,所谓数字通信,就是传输的信息是数字信号,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吧,很涨姿势的哦~~~1.数字通信原理--简介 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数字通信的早期历史是与电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2.数字通信原理--结构组成 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受设备、受信者以及噪声源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功能如下
关键字:
数字通信 CDMA 数字通信原理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4G(LTE)时代,GSM和CDMA等第二代的移动通信网络,逐步成为“古董网络”,被越来越多国家的移动运营商关闭。日前,美国大型运营商T-Mobile也加入了关闭CDMA网络的浪潮中。
T-Mobile公司的CDMA网络,由旗下的通信子公司MetroPCS负责运营。据美国科技媒体报道,目前在美国三座大城市中,仍然有50万用户仍然在使用CDMA网络和手机。
日前,MetroPCS公司在官网宣布,从6月21日开始,将逐步关闭CDMA网络,CDMA手机用
关键字:
CDMA 2G
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受的意外伤害中,摔倒的比例占了40.60%。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陷入 “跌倒-丧失信心-不敢活动-衰弱-更易跌倒”恶性循环中。同时,这些年老人走失、跌倒无人搀扶这些新闻真不少见。
我们产品的主要功能就是自动判断老人摔倒事件及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通知监护人并发出定位报警消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远程定位来防止老人走失,老人也可以通过一键报警的方式获得帮助和通过定位导航回家。
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得知目前市面上相应的摔倒报
关键字:
GPS CPU 穿戴设备 GSM 蓝牙 LED
导读:CDMA蜂窝通信系统问世以来,一方面受到许多人的支持和赞扬,另一方面也受到许多人的怀疑和非难。目前。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发展非常迅速,其优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CDMA是什么吧?
1.CDMA是什么--简介
CDMA的全称为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中文名称为码分多址。它是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最早用于军用通信,现已广泛应用到全球不同的民用通信中。在CDM
关键字:
CDMA CDMA是什么
摘要: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物品向小型化、微型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1]。本设计通过在指定的物品上挂载标签,采用UHF射频卡读写器作为控制核心对目标标签加以识别与读取,配合链接MSP430处理器[2]及自制的圆极化天线,实现了物品的定位功能,并通过配合使用GSM模块,以短消息的方式告知主人物品的位置及安全信息。标签的信息可通过PC机键盘输入进行更改。UHF射频卡读写器中的防碰撞算法保证了标签读取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3],自制天线的高增益和优良性能为有效搜索范围提供了保障。
1 原理
关键字:
单片机 读写器 UHF射频 MSP430 GSM 智能搜索 201504
1.gsm是什么网络,她是2g网络
Gsm是什么网络?如果你是在中国,那么gsm简单的说,她是2G网络,就是那速度不快,可以省流量,不会一夜跑完一套房子的2G网络。她最早诞生的原因是,第一代网络十分的不方便,怎么个不方便法呢?请闭上眼睛跟我一块脑补这个画面:你作为一个走上人生巅峰高富帅(白富美),拖着一个行李箱优雅地走下灰机,然后优雅地打开行李箱,从一箱手机中,拿出A手机,特别酷炫的拨打电话并引来周遭人的羡慕。那画面是不是特别唯(dan)美(teng)?
2.gsm是什么网络,她是全球通
当
关键字:
gsm 2g gsm是什么网络
1.gsm是什么?从定义说起
GSM是什么?从严格定义来讲,GSM的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移动的某个套餐中枪),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说白了它是一种通讯技术手段,可以让大家全世界跑的时候还可以相互之间通话喽。那么为啥会出现这种gsm呢?那就需要从历
关键字:
gsm gsm是什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汽车的数量剧增,从而带动了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然而很多的不法分子也打起了偷盗车牌的主意,用来敲诈车主,这让车主很是头疼,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早期的车牌固定是用两个普通的螺丝将车牌固定之后用一个防护帽扣在外面防止螺丝外露,螺丝防护帽是铝、普通钢和塑料制品,只能紧固,不能防盗、防卸,用螺丝刀一撬就脱落,不能防止车牌被盗。这些车牌防盗装置绝大部分都是机械式的,它们的共性是增加了车牌被撬的难度,没有任何报警装置;还有的车牌报警装置是当车牌发生松动或车牌被拿下之后
关键字:
GSM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许多家庭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但车库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汽车被盗是车主们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结合各种新技术的新型汽车防盗报警系统相继出现。由于目前车载系统的功能正在逐步的增强、增多,采用单片机的控制已越来越无法适应需求。所以在汽车电子中采用嵌入式技术将成为必然。
本文采用嵌入式技术开发车载防盗装置,一方面能增强控制能力,提高汽车防盗的智能化程度。另一方面,缩小了装置的体积,提高了该装置应用的灵活性,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增强汽车电
关键字:
ARM GSM
随着监控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有线监控报警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伴随着GSM网络的发展,远程网络监控报警系统的硬件实现已成为可能,有望取代传统的仅由单机控制的监控报警系统。本文针对目前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GSM网络的远程无线报警监控系统。其基本思路是:将单片机与SIM300通信模块通过串口连接,实现单片机与SIM300之间的相互通信。SIM300模块设有SIM卡插槽,可以实现与各种用户相互通信的功能。系统接有震动、红外、声音等类型传感器,当汽车发生警情时,传感器将警情信号传送给单片机,经过单片机
关键字:
SIM300 GSM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汽车的数量剧增,从而带动了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然而很多的不法分子也打起了偷盗车牌的主意,用来敲诈车主,这让车主很是头疼,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早期的车牌固定是用两个普通的螺丝将车牌固定之后用一个防护帽扣在外面防止螺丝外露,螺丝防护帽是铝、普通钢和塑料制品,只能紧固,不能防盗、防卸,用螺丝刀一撬就脱落,不能防止车牌被盗。这些车牌防盗装置绝大部分都是机械式的,它们的共性是增加了车牌被撬的难度,没有任何报警装置;还有的车牌报警装置是当车牌发生松动或车牌被拿下之后
关键字:
AT89C51 GSM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许多家庭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但车库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汽车被盗是车主们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结合各种新技术的新型汽车防盗报警系统相继出现。由于目前车载系统的功能正在逐步的增强、增多,采用单片机的控制已越来越无法适应需求。所以在汽车电子中采用嵌入式技术将成为必然。
本文采用嵌入式技术开发车载防盗装置,一方面能增强控制能力,提高汽车防盗的智能化程度。另一方面,缩小了装置的体积,提高了该装置应用的灵活性,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增强汽车电
关键字:
ARM GSM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但要求周边环境的舒适化和人性化,对居住工作环境的安全化和智能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防系统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组成部分。传统的安防系统主要依靠电话网播报警讯信息,但电话网易被破坏,且不适用于偏远地区等架设通信线路困难或不经济的地方。
GSM网络是基于时分多址技术和频分多址技术的通信网络体系,是我国覆盖面最广,功能最强,用户最多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过中国移动公司建成的无缝覆盖全国的GSM网,运用GSM
关键字:
GSM TC35
0 引言
低噪声放大器(LNA)是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关键电路,位于接收设备的最前端,对从天线接收的微弱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其噪声性能和增益对整机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求该电路在小于要求噪声指标的情况下,具有尽可能高的增益。一般情况下,最小噪声系数和最大增益是不能同时达到的,它们的指标主要由输入匹配电路决定。为了达到设计要求,一般都采取兼顾的原则。
在国内GSM系统中,工作频率覆盖了l710MHz~1990MHz的范围,如果使用窄带LNA电路,只能用于一种体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设计的宽带
关键字:
GSM 放大器
对安装在偏远地区的重要设备进行监控是保护设备及监测其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远程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有视频监控,GSM和GPRS等技术。视频监控设备最大的优点即可视化,需要专用传输线路进行信号传输,并且占用带宽较大,价格也相对较高,需要专人进行盯守,所以成本较高,系统也过于复杂,资源消耗大。GSM和GPRS远程设备监控系统受通信网络覆盖面的限制,对于偏远地区设备不能进行有效监控。鉴于公用电话网络覆盖范围广,可靠性高,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本文设计开发一种基于公用电话网络和GSM网络为一体
关键字:
DTMF GSM
gsm-cdma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gsm-cdma!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gsm-cdma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gsm-cdma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