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等都需要DC-DC变换器等电源管理芯片。这类便携式设备一般使用电池供电,总能量有限,因此,电源芯片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电压,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传统DC-DC的工作电压一般都在1.0 V以上,本文设计了一种DC-DC升压型开关电源的低压启动电路,启动电压降低至0.8 V,该电路采用两个在不同电源电压范围内工作频率较稳定的振荡器电路,利用电压检测模块进行合理的切换,解决了低输入电压下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并在0.5μm CMO
- 关键字:
开关电源 DC-DC
- 引言
在许多场合下,需要有能将直流电源进行双向变换的装置,以燃料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车驱动系统,就是一例。在该系统中,同时具有普通酸铅蓄电池和燃料电池,普通酸铅蓄电池作为车辆冷起动动力,提供12~24V的低电压电源。起动后,用燃料电池提供150~300V的车辆驱动电压。因此,在电动车起动时,要求能将普通蓄电池输出的12~24V直流电压提升到150~300V,以起动系统开始工作。当系统进入正常工作后,用燃料电池的电能,对酸铅蓄电池进行充电,以恢复电池的能量消耗。双向DC-DC电源也可用于供电系统的直流
- 关键字:
DC-DC 零电压开关
-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 作为功率变换器的核心器件,其驱动和保护电路对变换器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集成驱动是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驱动板,具有安装方便、驱动高效、保护可靠等优点,是目前大、中功率IGBT 驱动和保护的最佳方式。
集成驱动一般包括板上DC-DC 隔离电源、PWM 信号隔离、功率放大、故障保护等4 个功能电路,各功能电路之间互相配合,完成IGBT 的驱动及保护。输入电源为板上原边各功能电路提供电源,两路DC -DC 隔离电源输出分别驱动上、下半桥开关管,同时为IGBT 侧故障检测和保护
- 关键字:
DC-DC 隔离电源
- 1、 概述
2、 基本同步整流电路
如图1所示电路,其副边为基本同步整流电路,关键波形见图2。当原边主开关管Q1开通时,通过变压器T1向副边传输能量,副边工作在整流状态,此时SR1的Vgs电压为变压器副边绕组电压,极性为正,SR2的Vgs电压为零,因而SR1导通,SR2关断;当原边主开关管Q1关断时,变压器T1原边绕组的励磁电流和负载电流流经C1,C1上的电压开始上升,当C1电压升至Vin时,原边绕组中的负载电流下降为0,在励磁电流的作用下原边励磁电感Lm与电容
- 关键字:
DC-DC 整流 MOSFET
- 引言
自从1994年单片开关电源问世以来,为开关电源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条件。开关电源的应用涉及到各种电子电器设备领域,如程控交换机、通讯、电子检测设备电源、控制设备电源等都已广泛地使用了开关电源,更促进了开关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器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问世,使得开关电源的应用日益普及。开关电源高频化是其发展的方向,从最初的20kHz提高到现在的几百kHz甚至几兆赫兹,高频化带来开关电源的小型化。目前,开关电源正朝着高效节能、安全环保、小型化、轻便化方向发展。
LT357
- 关键字:
LT3573 DC-DC 开关电源
- 全桥结构在电路设计当中有着相当广泛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全桥DC-DC的隔离电源设计。文中提及的半桥IGBT板为两组隔离的正负电压输出,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成为IGBT的驱动及保护。并且在实践设计时,需要根据选择的IGBT开关管参数和工作频率,来确定驱动板电源功率。而后对原边共用全桥控制的DC-DC电源设计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变压器的选择方法。
IGBT半桥集成驱动板电源特点
半桥IGBT的有效驱动和可靠保护都由半桥IGBT集成驱动板来实现。半桥IGBT集成驱动板自身必须具备两路DC-DC隔
- 关键字:
DC-DC 隔离型
- 全球行业领先的嵌入式市场闪存解决方案创新厂商 Spansion 公司今日发布一款全新智能LED驱动器集成电路(IC)解决方案。S6AL211产品家族将必要的智能照明组件集成在单个芯片内,旨在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并加快其上市速度。该系列支持DALI、DMX、蓝牙®智能等业内领先的通信协议。Spansion将在德国慕尼黑电子展(Electronica)4号馆552展台上(A4.552)介绍该全新产品系列。
该系列采用一个4通道降压DC/DC LED驱动器IC,可以在0.1% 到100%的范围内调
- 关键字:
Spansion DC/DC S6AL211
- 凌力尔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 3.5A、42V 输入同步降压型开关稳压器 LT8610AC。该器件的同步整流提供高达 96% 的效率,而突发模式 (Burst Mode®) 工作在无负载备用情况下保持静态电流低于 2.5µA。3.0V 至 42V的输入电压范围使该器件非常适合汽车应用,因为此类应用必须在低至 3.0V 的最小输入电压和超过 40V 的抛负载瞬变情况下于冷车发动 / 停-启期间进行调节。其内部 5A 开关可在电压低
- 关键字:
凌力尔特 DC/DC 开关稳压器
- 为了满足某微功耗仪表的应用,提高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超低功耗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双向高端微电流检测电路,结合开路电压和电荷积分算法实现电量检测。采用纽扣电池代替DC/DC降压电路最大程度降低功耗。系统实现了基本保护、剩余电量检测、故障记录等功能。该锂电池管理系统在仪表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平均工作电流仅145μA。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仪器仪表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电池供电成为了重要的选择。电池管理系统是电池使用安全性的有效保障。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
- 关键字:
锂电池 DC/DC MSP430
- 目前,汽车普及率日益升高,车载逆变器将汽车点烟器输出12 V DC转换成220 V/50 Hz交流电,供一般的电器产品使用。车载逆变器作为一种移动中使用的电源转换器,为人们外出工作或旅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汽车上使用的电器多为商用或一般生活用,如车用冰箱、笔记本电脑、手机充电器、汽车DVD等,有些设备方波逆变不能满足其供电要求,如车用冰箱,必须要50 Hz的正弦波才能正常工作,因此车载正弦波逆变电源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介绍的基于LM25037的高效便携式车载逆变电源的主要参数为
- 关键字:
LM25037 SPWM DC/DC
- 1 引言
目前,PWM功率变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工作在硬开关状态下的PWM逆变器,由于其开关损耗大,并且产生严重EMI,难以满足开关电源高频化、绿色化的要求。为克服硬开关的不足,软开关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是DC/DC变换器移相软开关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对于DC/AC变换器,由于考虑其输出波形质量等因素,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软开关产品出现。虽然也出现过一些DC/AC变换器拓扑和软开关控制技术[1][2][3],但这些方法还不能真正走向实用。
文献[4]介绍了用谐振电路实现软开关
- 关键字:
SPWM DC/AC MC51 EMI
- 正弦波逆变电源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力、邮电、通信、航天等各个领域, 而且随着微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正弦波逆变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逆变电源在直流输入电压波动的情况下应保持输出电压恒定。传统的电压单环控制一般存在输出电压波动大、动态响应慢等缺点,很难实现精确控制。在逆变电路中为了克服以上不足,采用电压前馈控制技术来解决此问题。本文在单相SPWM逆变的基础上,采用前馈调整三角载波和反馈调整正弦波相结合的电压- 电压复合控制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输出电压瞬态偏离问题,且实现简单。
- 关键字:
SPWM DC/AC MC51
- 大功率LED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在各种照明场合成为主流照明光源,了解和熟悉LED驱动电源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毫不夸张的说,LED驱动电源将直接决定LED灯的可靠性与寿命,今天给EEPW网友们简单分析一个LED驱动电路,供大家学习。
一,先从一个完整的LED驱动电路原理图讲起。本文所用这张图是从网上获取,并不代表具体某个产品,主要是想从这个图中,跟大家分享目前典型的恒流驱动电源原理,同时跟大家一起分享大牛对它的理解,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那么本文只做定性分析,只讨论信号的过程,对具体电压电流的参数量在
-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AC/DC
- 中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的“YD/T 1591-2006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已经强制执行,预计这一举措将大幅减少中国每年与新手机一起销售的电池充电器的数量,从而降低手机总体材料成本,并减少废弃电子装置带来的环境污染。
YD/T 1591标准涉及两大部分,分别是移动通信手持机侧(简称“手机侧”)和充电器侧。手机侧指的是手机加上手机连接充电器直流输出端的线缆及其插头,由手机制造商提供;充电器侧指充电器及直流输出连接插座,由充电器
- 关键字:
USB充电 过压保护 AC-DC
- 通用串行总线(USB)充电已经成为小型电子产品的一种常见供电方法。许多新型消费类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的AC电源适配器/电池充电器的功率范围均为5到25W,并且都有一个USB标准A接口。5V适配器输出电压已经成为兼容PC/桌面端口充电和通信的首选。目前主流的连接方法是使用一条标准(mini或者Micro-B)USB线,而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却是非标准型连接器。随着人们对电池充电问题关注度的提高,老式的“块儿砖式适配器”正变身为一种外形“酷&
- 关键字:
USB 适配器 AC/DC
dc―dc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dc―dc!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dc―dc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dc―dc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