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ex-m3+ucos-ii 文章
最新资讯
Q1: Cortex-M3是什么?
A: 它是ARM在重视MCU市场后,设计的一个用于32位单片机的处理器内核。Cortex-M3一经推出就得到整个业界的追捧,其先进的架构和很多突破性的特性更是促使MCU业界迎来“新生代”。Cortex-M3对应的ARM架构版本号是ARMv7M(注意,不要与ARM7混淆,ARM7对应的ARM架构版本是ARMv4T)。和以前一样,ARM自己并不生产Cortex-M3芯片,而是由授权给与ARM合作的半导体厂家,并由它们根据自己的强项添加不同的
关键字:
ARM Cortex-M3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2009 年发展至今,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已经搭载了 ARM 处理器,性能提升达100倍。想想看,短短七年的时间,100 倍,多么惊人的数字!得益于性能的大幅提升,全新的功能、超高速的用户界面响应、以及沉浸式用户体验已成为现实,而功耗却依旧保持不变,移动设备设计领域的种种难题都得以攻克。毋庸置疑,这是工程技术史上一次空前的壮举。
高性能、全新功能以及优化的用户体验不断推动市场的快速成长,据预测,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突破15亿部。 伴随消费
关键字:
ARM Cortex-A73
智能手机在2009年之后的七年中性能增强了100倍!手机已经可以实现很多从前不能实现的功能,快如闪电的操作响应速度和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功耗却始终维持在同一水平。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在移动领域这种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
这种性能、功能和用户体验带动起一个了不起的市场,在2016年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将有机会达到惊人的15亿台。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智能手机的设计方向已经改变,手机在许多方面已经成为未来创新的平台。如虚拟现实、超高清可视化,基于音频处理和计算机级视频处理
关键字:
ARM Cortex-A73
“引领行业标准,创新成就未来”。福禄克美国华盛顿州,2016年5月消息——测量机械负载时一般需要借助于传感器,而这一条件要么成本昂贵,要么物理上不可实现。新Fluke® 438-II电能质量与电机分析仪采用了创新算法,不仅测量三相电能质量,而且分析电机扭矩、效率和转速,从而判定系统性能以及检测过载条件,同时无需使用电机负载传感器。
Fluke 438-II能够在电机不中断工作的情况下提供其电气和机械特征分析数据,从而简化电机性能诊断过程。通
关键字:
Fluke 438-II
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紧耦合异构多核双OS系统设计能力的芯片公司致象科技今日宣布,推出国内首个基于ARM Cortex M4F内核开发的MCU 产品系列—Marco Polo系列,打开了国产MCU的新篇章。高性能的第一代Marco Polo系列MCU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领域。 致象科技CEO方之熙博士认为,以核心芯片为中心,整合软、硬件和应用服务,互联网化的开放式运算平台已经成为IC行业下一个潮流和利润增长点。致象科技作为一
关键字:
致象科技 ARM Cortex M4F MCU 超低功耗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今日推出其PSoC® 4可编程片上系统架构的一个新系列。全新的PSoC 4 L系列是业内集成度最高的单芯片解决方案,搭载32位ARM®-Cortex®-M0内核、256KB闪存、98个通用I/O、33个可编程模拟与数字模块、1个USB设备控制器和1个控制局域网(CAN)接口。PSoC 4 L系列借助于PSoC 架构的灵活性解决了产品变更问题,利用赛普拉斯业界领先的CapSense®电容触摸感应技术实现了可靠美观的用户界面,因
关键字:
赛普拉斯 Cortex-M0
1990年11月27日,Advanced RISC Machines (ARM)从 Acorn 和 Apple Computer的合资公司中拆分出来,开始展开今日主载全球智能装置微处理器架构的新旅程。随后的25年里,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全球出货量超过750亿,应用范围覆盖传感器、智能手机及服务器,成为全球先进数字产品的核心。 ARM始终专注于实现智能互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投资,值此25周年之际,我们希望借着回顾走过的岁月, 
关键字:
ARM Cortex-M0
本文利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通过一款FPGA可编程逻辑芯片实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研制,该信号发生器是以Altera公司生产的EP4CE6F17C8芯片为设计载体,通过DDS技术实现两路同步信号输出。通过软件Quartus-II12.0和Nios-II 12.0开发环境编程,实现多种波形信号输出,信号具有高精度的频率分辨率能力,最高可达36位。最后通过实验输出的波形信号符合标准。
关键字:
直接数字合成技术 FPGA 信号发生器 Quartus-II 201512
上个笔记提到调用任务延时函数后,系统将会进行任务切换,否则当前运行任务就会一直霸占着CPU的使用权。那么这个任务延时函数中到底有什么奥秘?调用它为什么能够让任务切换自如?这个笔记咱就要揭开uC/OS-II的一大设计精髓——任务切换。 特权同学并非软件工程或是计算机科班出身,还真没学过什么操作系统,对于CPU内部架构和工作机制的理解和认识完全靠自身的实践、摸索加一些教科书的研读。对于一些概念的阐述或许不够专业,如果有些偏差也非常欢迎大家提出来加以纠正,但是我想这些“草根”式的图文或许多少能够帮助大家快
关键字:
Qsys uC/OS-II
ARM今天宣布了一颗全新设计的CPU Cortex-A35,定位于低功耗的低端手机、可穿戴、物联网等领域。
从这张图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A35的位置:它也是基于ARMv8-A 64位架构的,但被放置在Cortex-A53的下边,取代对象则是32位的Cortex-A7/A5两个老核心。
ARM宣称,A35是其有史以来能效最高的处理器,目标功耗不超过125毫瓦,而且已经在28nm工艺、1GHz频率下做到了90毫瓦,因此采用16/14nm工艺的话,可以在保持功耗不变甚至
关键字:
ARM Cortex-A35
物联网(IoT)各式应用正蓬勃发展,举凡智慧医疗、工业4.0、车联网、机器人、智慧农业、穿戴式装置等市场皆快速升温,可望带动庞大嵌入式处理器需求。看好此一商机,矽智财(IP)大厂安谋国际(ARM)在新竹设立首座亚太区中央处理器(CPU)设计中心,并专注研发下一代嵌入式Cortex-M核心,以满足未来物联网应用。
左起为经济部常务次长杨伟甫、ARM全球执行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行政院副院长张善政、ARM处理器事业部总经理James McNiven
ARM全球执行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裁吴雄
关键字:
ARM Cortex-M
uC/OS-II(又名Micro C/OS)是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完整的,可移植、可固化、可裁剪的可剥夺型实时内核,其已经广泛应用在航空飞行器、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该内核的代码也是完全开源的,如果不做商业用途,完全免费。因此对于广大的嵌入式爱好者与工程师们而言,了解OS从uC/OS-II开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之前是使用特权同学自己的SF-NIOS2开发套件进行了EDS上的uC/OS-II样板工程测试,为了当前学习笔记的持续性,这里重新就DE2-115板重新整理一个
关键字:
Qsys uCOS
前面一个笔记我们已经可以轻松的使用EDS提供的HAL构建一个uC/OS-II的模板工程,在这个工程里,所有和移植有关的问题都不用我们操心,我们只要放心的去设计我们的应用程序便可。而一个最简单的uC/OS-II工程也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三个最基本的步骤就可以完成一个我们曾经以为多么神奇的操作系统。但是,虽然我们能够构建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但说实在话,我们还没搞懂它到底如何工作的,依葫芦画瓢没有错,若能够搞清楚它的工作机理就更好了。
先来回顾一下两个task,如下代码:
/* Prints &q
关键字:
Qsys uC/OS-II
cortex-m3+ucos-ii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cortex-m3+ucos-ii!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cortex-m3+ucos-ii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cortex-m3+ucos-ii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