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本次重组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转型。
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移动 运营商 C网 联通 FMC KDDI
- 资深电信专家、广州特思达通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廖晓滨6月15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先进的CDMA网才发展了4300万用户,还不及落后的小灵通用户数峰值的一半。廖晓滨表示,小灵通用户的高峰期是2006年8月,最多约有9300万用户,根据公告2007年底总共约有8454万用户,其中网通约有2868万用户。
廖晓滨同时表示,中国电信接手C网之后,大约有2000万用户将通过捆绑套餐、一线通等业务模式转到C网,而且这个过程非常简单,容易操作。同时预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于9月底割
- 关键字:
CDMA 小灵通 电信 C网
- 在重组过程中,9月30日之前的C网收入仍然归中国联通,9月30日之后开始计入中国电信
电信重组方案公布后,员工安置及资产分割一直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在重组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联通内部人士透露,昨天上午在中国联通召开的视频电话会议上,中国联通筹备小组组长常小兵正式宣布了CDMA网络的人员与中国电信的交割方案,将有29.3%的联通员工去电信。同时,中国联通从昨天起正式启动资产清查,9月30日将与中国电信开始CDMA网络交割。
员工去向
据消息人士透露,在昨天的视频电视会议
- 关键字:
联通 电信 C网
- 6月6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以高价“欣然”收购中国联通C网,但实际上中国电信对运营C网的艰辛度有深刻认识,据悉,中国电信内部认为目前的C网用户数被高估,也未真正实现盈利,预计2012年才能扭亏。
中国电信专门研究并购的一位人士透露,中国电信一直在对联通C网摸底,并认为中国联通CDMA有效用户实际仅3700万。
根据中国联通的公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时,联通的CDMA用户数就已达4,109.7万户;而截止今年3月,已突破4200万。
但上述中国电信人
- 关键字:
电信 C网 CDMA 联通
- 传闻已久的电信重组终于尘埃落定,新组建的三大运营商将在全新的格局下展开竞争,那么,这一新格局将给消费者带来什么?
在这次重组中,被提及最多的问题是,联通G网和C网的拆分在技术上存在重大困难,势必导致重复建设,而原本就规模巨大的企业的合并将遭遇人事安排和企业文化上的严重障碍。然而在我们看来,这些问题不是最核心的质疑,对于新电信和新联通,重组带来的巨大机会将远远超过克服这些困难的代价。
所谓企业,是为实现某种商业模式而进行资源配置与组合的载体,因而判断企业的分拆与合并是否可行,最重要的是看其核
- 关键字:
电信重组 牌照 用户 固网 运营商 G网 C网
- 6月2日,中国电信董事长兼CEO王晓初在收购CDMA业务发布会表示,CDMA网络的演进路线首先考虑在中心城市升级EV-DO Rev.A,并等待LTE的发展。新浪科技在香港进行了发布现场直播。
这是中国电信高层首次公开明确全球第三大CDMA网络的技术走向:C网将会向 3GEV-DO升级,并且在后3G制式上选择LTE。这是继美国Verizon、Sprint和Alltel的下一代网络放弃CDMA演进技术之后,全球CDMA产业链又一次重大调整。
削弱高通在后3G领域话语权
CDM
- 关键字:
3G C网 LTE 4G CDMA WiMAX UMB 电信 WiFi
- 在停牌一周多之后,2日下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几乎同时发布关于重组进程的公告。公告称,中国联通将以总计11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CDMA网络资产和业务(分别作价662亿元和438亿元)出售给中国电信集团和上市公司,并将与中国网通以换股方式合并。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预期9月下旬会完成交易,最快10月底C网便可提供服务,预计即将合并的CDMA业务将在2012年为公司带来利润贡献。
电信重组进程之快超过预期。从三部委发布公告到运营商确定主要收购资产价格,前后相隔不到10天,可见主管部门
- 关键字:
电信重组 CDMA 中国联通 C网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 电信重组交易看上去便宜了联通,但中国电信的机会也许更大。
固话+小灵通+宽带+移动,这家公司有足够的手段翻身。
也只有这样一场国家意志下的重组,才能让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样的公司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涉及数千亿,6家大型电信国企的一连串交易在有关部门《重组通告》“鼓励”后第9天,就陆续出台了收购或合并方案。
中国电信将以总价1100亿元人民币收购联通CDMA网络,其中包括中国电信集团将以662亿收购联通C网资产,中国电信上市公司以438
- 关键字:
电信重组 固话 小灵通 宽带 移动 联通 C网
- 6月3日下午3点半,位于北京西单北大街甲133号的中国联通集团总部会议室,中国联通(600050.SH)董事长常小兵、副总裁佟吉禄等公司高层准时出现在了18家机构和20多位行业分析师面前。
6月2日下午,中国联通、中国网通(0906.HK)和中国电信(0728.HK)三大运营商正式披露电信重组的股份合并及资产收购细节。
“我们认为,无论是662亿的网络价格,还是438亿的用户价格,一共1100亿元总的来说是比较合理,大家也都比较能接受。”常小兵面对数十家机构行业分析
- 关键字:
联通 C网 网通 电信
- 一等再等,广大股民们终于盼来电信业重组方案的落定,然而他们却被市场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除了中国移动(00941,HK)外,在香港挂牌的其他三家电信商昨日放量大跌超过12%,其中高价卖出C网的中国联通(00762,HK)重挫14.07%。现在想来,若是四大电信商同时停牌再复牌,市场是否会出现四只股票同时暴跌的局面呢?市场似乎告诉我们,从目前来看,在这场规模近5500亿的行业重组中,谁都不是大赢家。
三大电信股被“打回原形”
昨日的港股市场几乎成了电信股的天下,从成交榜
- 关键字:
电信 C网 联通 移动
- 昨日,在停牌一周多之后,中国联通(600050,SH;00762,HK)、中国网通(00906,HK)及中国电信(00728,HK)纷纷发布公告称,联通将以总计11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CDMA网络资产和业务出售给中国电信,并将以换股的方式与中国网通合并。联通、网通及中国电信股份将于今日复牌。
至此,电信重组“6变3”计划中,中国电信行业重组工作又进一步。
重组方案
联通C网卖了1100亿
昨日下午16时31分,中国电信在香港联交所发布
- 关键字:
联通 C网 网通 G网
- 北京时间6月2日16:40消息,在停牌一周多之后,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将以总计11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CDMA网络资产和业务(分别作价662亿元和438亿元)出售给中国电信,并将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联通将于明日复牌。
同时,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也发布公告公告确认上述消息。中国电信公告称,已经同意以662亿元人民币(等值于港币744亿元)的价格,完成对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收购,并以438亿元的价格收购其CDMA业务;中国网通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国联通的GSM网络资产合并,成为全业务运营商。
- 关键字:
联通 C网 网通 G网 电信
- 6月2日,据香港媒体报道,国内3只电信股中电信、联通及网通停牌至今已超过一周,投资者一直翘首期盼的中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络,终于达成协议及公布详情。有消息人士透露,经多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昨日终于达成收购协议,总作价高于市场预测的1000亿元,最快今日作出公布,中电信也可望最早在明日复牌。
中电信、联通及网通自上月23日停牌以来,三方一直周旋于收购作价及合并模式。这次中电信与联通就C网达成收购协议,意味中电信如能赶上今天发出公告,最快可于明日复牌。而联通与网通仍就合并进行磋商,由于交易复杂,预计
- 关键字:
电信 联通 C网 CDMA2000
- 6月1日消息,据香港媒体报道,三只内地电信股停牌至今已逾一周,投资者一直翘首期待的中电信(0728.HK)收购联通(0762.HK)CDMA网络(以下简称“C网”),最终达成协议,即将公布详情。
消息人士透露,经多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昨日终于达成收购协议,总作价高于市场预测的1000亿元,最快今天公布消息,中电信有望最早在明日复牌。
中电信、联通及网通(0906.HK)自上月23日停牌以来,三方一直周旋于收购作价及合并模式。这次中电信与联通就C网达成收购协议,意味着中
- 关键字:
电信 CDMA 联通 C网
- 摘要:天极Chinabyt从另外一省级联通公司获悉,他们的一线员工更倾向于C网,并寄希望今后成为中国电信的一分子。 日前,某省地级市联通内部人士向天极Chinabyte透露,他们的分拆工作已经于春节前结束。1月中旬,中国联通做出了GSM和CDMA两网分开营销的决定,员工可以自行选择去向。 “我们部门是做策划的,70%的同事都去了GSM网络,大家没有因为网络的选择而出现问题。” 据上述人士称,无论是去GSM营销还是CDMA营销部门的同事在薪水上都保持不变。不过,真正一线的销售人员想法却
- 关键字:
C网 电信 联通 通讯 网络 无线 营销分拆
c网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c网!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c网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c网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