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AMOLED技术快速发展,终端产品应用逐步增多,基于AMOLED技术的可柔性化,将给未来的显示带来更多的创新与想象空间。比如,在智能手机市场,柔性显示屏将得到大批量应用;在智能穿戴领域因量轻体小的需求特性,柔性产品需求大幅提升;在柔性显示在车载领域将创造更多新兴应用,AMOLED将成为下一波增长点。 不过由于此前中国AMOLED产品的国产化水平比较低,中国手机品牌在采用AMOLED产品时,明显感觉到了产品使用成本过高的难题。为了扭转行业这种被动局面,尽快实现AMOLED产品国产化,以深天马、京
- 关键字:
AMOLED 面板
- 三星周三在美宣布了一款不易损伤的智能机OLED面板,其还通过了UL军规认证。 这意味着它已准备好向实际设备中的消费者发货。 三星不碎型柔性AMOLED面板 UL是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局下属的测试单位,三星产品的具体成绩是,1.2米高度跌落26次后保持完好,1.8米单次跌落同样无损伤,另外,该OLED面板经过-32度到71度的极端温度环境考验后仍可正常工作。 关于产品的构造,三星透露是在柔性OLED外附着了一层不易碎的基质材料和透明纸,与传统的玻璃盖板不同。不仅质量更轻,而且透光率和硬度都
- 关键字:
三星,AMOLED,面板
- 你以为魅族要等到8月8日才开魅族16系列新品发布会?或许你错了,其实“新品发布会”在黄章6月14日首次曝料魅族16搭载高通骁龙845处理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这个发布会有点长,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25日,“发布会”环节终于来到了屏幕方面。黄章介绍,魅族16系列将会采用三星Super AMOLED屏幕,魅族16是402ppi,16 Plus是375ppi,标准RGB排列。 对于网友担心的375ppi会不会有颗粒感的问题,黄章表示没有颗粒感。不过,联想到之前黄章晒出的一张截图,魅族16所搭载
- 关键字:
魅族16,AMOLED
- 近日,京东方A在互动平台上回应了多个市场传闻,包括合肥10.5代线的良率、与华为合作的进展等,全景网整理相关问答以飨读者。 在谈到华为Mate 20 Pro将采用 B7 COP封装柔性屏时,京东方表示,华为是公司长期以来合作的客户,在LCD和AMOLED方面均有合作。随公司柔性AMOLED产能逐渐增加,双方有望进一步加深合作。 目前,京东方合肥10.5代线进展顺利,现正在产能和良率爬坡。此外,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进展良好,产能和良率持续提升。
- 关键字:
京东方 华为 AMOLED
- 在2017年发布的三款机型当中,苹果首次在iPhone X当中使用了OLED显示屏。并且根据曝料,苹果将在今年推出三款iPhone机型,高端机型全部使用OLED,而使用LCD屏幕的则被认为是“廉价版”。这意味着苹果将会在高端机型中逐步弃用LCD显示屏。 对此,黄章提出了类似的看法。 黄章认为,中高端手机屏幕已知的未来都是AMOLED和micro-LED显示屏的天下。未来LCD屏幕存在的价值仅仅因为便宜应用在中低端机上。这不是部分消费者或厂商能改变的。 对于黄章认为的未来中高端手机使用的AMOLE
- 关键字:
AMOLED micro-LED
- 近日,知名研究机构IHS发布报告称,LG Display(LGD)成为全球领先的AMOLED智能手表和可穿戴设备供应商。 报告内容显示,2017年LGD为智能手表出货了1064万片AMOLED显示屏,市场份额高达41.4%(2017年市场总量为2570万片);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s)为第二大可穿戴AMOLED生产商,占据34.8%的市场份额。此外,和辉光电(Everdisplay)持有16.2%的份额,友达光电(AUO)为5.7%,京东方(BOE)为1.5%。
- 关键字:
LGD AMOLED 可穿戴设备
- 回顾2017年,手机产业掀起了一股全面屏的浪潮。不管是像三星这样的国际品牌,还是众多国产手机品牌,似乎都在一夜之间进入了全面屏时代。2018年,全面屏无疑成了当红炸子鸡,随着华为、OPPO、vivo等都采用了全面屏方案,全面屏几乎成为了手机产品的一个标准配置选项。全面屏方案的大规模推进也给产业链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三星、LG Display、京东方、天马、JDI等众多上游厂商还在持续改进和完善全面屏技术。 7月2日,京东方A表示,预计公司今年全面屏产品比重将大幅提升。至此,全面屏技术有望
- 关键字:
京东方 AMOLED 全面屏
- 据悉,LG Display被评为2017年全球最大的智能手表AMOLED显示器供应商。 根据IHS Markit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LG Display为智能手表提供了1064万片AMOLED显示器面板,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1.4%。三星紧随其后,市场份额达到34.8%,出货量为895万片。其他企业包括和辉光电以及友达光电,市场份额分别为16.2%以及5.7%。京东方市场份额为1.5%。 行业观察人士表示,LG Display强劲的业绩,显然得益于美国科技巨头Apple的强劲需求;而苹果目前
- 关键字:
智能手表 AMOLED LG
- 近日,中颖电子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研发技术扎实。近一、二年,公司的业绩主要增长机会来自于电机、锂电池管理芯片和家电主控芯片等。 2017年,芯颖科技扩大研发队伍,2018年AMOLED研发的投入增加,主要系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光罩费用昂贵。国内做AMOLED驱动芯片的公司至少有四家,主要都在研发阶段。 子公司芯颖科技,在2018年第一季向客户送样验证一款FHD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目前已经通过功能验证,正在进行可靠性验证,今年有机会进入量产,今年持续还会推出新产品
- 关键字:
中颖电子 AMOLED
- 随着智能手机的升级换代,外观和功能更加酷炫的柔性屏、折叠屏、卷曲屏手机,有望用上上海研制生产的柔性AMOLED显示屏。 7月2日上午,上海研制生产的首批5.5吋全高清固定曲面柔性AMOLED手机屏,在位于金山区的和辉光电一期厂房实现量产出货,打破了韩国三星等国外企业在该项目上的技术垄断。同时,和辉光电第6代AMOLED显示项目生产设备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计划于2019年初投入试生产。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与普通手机屏幕相比,此次量产出货的AMOLED手机屏两侧与手机壳的衔接处,呈现很明显的柔性
- 关键字:
AMOLED,显示屏
- 近日,京东方在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现有产线均稳健运营。通过灵活调整产线布局,调整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销量,积极应对外部需求。同时,公司深耕细分市场,实现各细分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据披露,京东方公司6代以下产线将逐步转向车载、工控、电子标签、医疗等显示细分市场和传感器等应用性产品;重庆、合肥和北京三条8.5代线将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对应液晶手机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类显示屏和32-65寸电视显示屏;福州8.5代线将应用套切技术,重点布局43寸电视显示屏和部分曲面产
- 关键字:
京东方 AMOLED
- OLED材料整体市场规模 2017年显示产业链的一件大事莫过于苹果iPhone X手机的发布,尤其采用AMOLED屏对上游产业链的拉动效应明显,带动AMOLED面板厂商和上游OLED材料厂商积极备货。根据OFweek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年全球OLED材料市场规模为8.5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1%。随着国内多家AMOLED面板生产线的投产,预计2018年全球OLED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2.58亿美元,同比增长47%。 图表1:全球OLED材料市场规模 AMOLED面板主要应用市场有两个:智能
- 关键字:
OLED AMOLED
- 三星对于整个手机产业链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比如今年异常紧俏的OLED屏幕供应,随着iPhone的加入会让这个原本产能就有限的领域变的更紧张。
- 关键字:
AMOLED 三星
- 京东方A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和三星一直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相关合作正稳定推进中。华为是公司长期以来合作的客户,在LCD和AMOLED方面均有合作。随著公司柔性AMOLED产能不断增长,双方将有更进一步合作空间。 京东方A透露,公司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进展良好,截至3月份综合良率已达65%以上,现已具备产能爬坡第二期的能力。 京东方A指出,公司二季度订单较一季度已有所增长,三季度行业进入旺季周期,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 此外,京东方还表示,石墨烯触摸屏有它的技术优势,但尚未大
- 关键字:
京东方 AMOLED
- 6月2号,深天马A发布公告称,根据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公司拟在全资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第6代LTPS AMOLED项目基础上进行投资扩产,扩大第6代LTPS AMOLED生产线产能规模,即建设第6代LTPS AMOLED生产线二期项目(武汉)(以下简称“二期项目”)。 据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额将预计为人民币145亿元,其中人民币85亿元将由天马以向武汉天马注资的方式拨付,而余下人民币60亿元将由武汉天马以银行借款拨付。天马将透过内部资源及融资拨付人民币85亿元的注资。 该
- 关键字:
深天马 AMOLED
amoled介绍
简介
全称: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中文名称: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
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包括三星电子、三星SDI、LG飞利浦都十分重视这项新的显示技术。
发展现状
目前除了三星电子与LG飞利浦以发展大尺寸AMOLED产品为主要方向外,三星SDI、友达等都是以中小尺寸为发展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