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逻辑电路

逻辑电路 文章 进入逻辑电路技术社区

同步RS触发器

  •   具有时钟脉冲控制的触发器称为同步触发器,又称为钟控触发器,时钟触发器。这种触发器只有在时钟脉冲到来时,输出端才根据这时的输入信号改变状态。 1.同步RS触发器电路结构   图1是同步RS触发器的逻辑图和逻辑符号。它是在基本RS触发器(G1和G2)的基础上,增加了由两个与非门(G3和G4)组成的输入门,和一个钟控端CP构成。该电路有两个输出端和Q,还有五个输入端。但应注意这五个输入端的作用和输入信号的极性。 ①     输入端和   和端在CP=0时,可直接使触发器
  • 关键字: 触发器  逻辑电路  

基本RS触发器

  •   RS触发器是构成其它各种功能触发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故又称为基本RS触发器。它是一种直接置位的复位的触发器。 1.基本RS触发器的组成   基本RS触发器主要是由两个与非门交叉耦合构成,如图1(a)所示,图1(b)为逻辑符号。
  • 关键字: 触发器  逻辑电路  

触发器的特点和类型

  • 1.触发器的特点   触发器具有两个稳定的状态,在外加信号的触发下,可以从一个稳态翻转为另一稳态。这一新的状态在触发信号去掉后,仍然保持着,一直保留到下一次触发信号来到为止,这就是触发器的记忆作用,它可以记忆或存储两个信息——“0”或“1”。   触发器,以及由触发器和门电路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工作特点,这就是:电路的输出,不仅和当前的输入信号有关,还和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因此,它们都具有记忆功能。   触发器由门电路构成,它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端,有两个互补输出
  • 关键字: 触发器  逻辑电路  

编码器

  •   在数字系统中,总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信号,如计算机中的数据、指令和地址都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多位二进制数的排列组合叫做代码,如果给一组代码分别赋以一定的含义就叫编码。能够完成编码功能的器件,称为编码器。   一般编码器的方框图如图1(a)所示,它有n个输入端X1、X2、…、Xn,m个输出端Y1、Y2、…、Ym。输入端数与输出端数有如下的关系:
  • 关键字: 编码器  逻辑电路  

加法器

  •   在数字电路中,常需要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而乘、除和减法运算均可变换为加法运算,故加法运算电路应用十分广泛。 1.半加器   不考虑由低位来的进位,只有本位两个数相加,称为半加器。图1(a)为半加器的方框图。其中:A、B分别为被加数与加数,作为电路的输入端;S为两数相加产生的本位和,它和两数相加产生的向高位的进位C一起作为电路的输出。 图1 半加器框图、逻辑图和符号   根据二进制数相加的原则,得到半加器的真值表如表1所列。 表1  半加器的真值表
  • 关键字: 加法器  逻辑电路  

TTL集电极开路门

  •   集电极开路门,即OC门,是一种能够实现线逻辑的电路。OC与非门电路的特点是将原TTL与非门电路中的VT3管(见图1)集电极开路,并取消集成电极电阻。所以,使用OC门时,为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必须外接一只RL电阻与电源VCC相连,称为上拉电阻,如图2(a)所示。 图1 典型的TTL中速与非门电路   图2  集电极开路门电路   两个OC门电路并联在一起,可以完成“线与”逻辑功能,如图2(b)所示。由图知:输出F与输入A、B、C、D之间的逻辑关系为:  &n
  • 关键字: TTL  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与组成

  • 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若在一个数字电路中,电路的任一时刻的输出,仅仅决定于该时刻电路的输入,而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无关,则次电路就称为组合逻辑电路,简称组合电路。若组合逻辑电路只有一个输出量,称为单输出组合逻辑电路;若有一个以上输出量,称为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 2.组合逻辑电路的组成   组合逻辑电路的组成方框图如图1所示。它有n个输入端,m个输出端,Xi为输入逻辑变量,Yi为输出逻辑变量。输出变量Y1,Y2,...,Ym是输入变量X1、X2,…,Xn的函数,即:   &nb
  • 关键字: 组合逻辑电路  逻辑电路  

TTL“或”扩展器和“与或非”门

  •   若只用“与非”门实现函数,则需要图1(a)所示的逻辑图。该方法所用门的个数较多,级数也多。故可用增加“或”扩展器的方法来实现。“或”扩展器的具体电路如图1(b)所示。   图1  逻辑图及“或”扩展器电路            图2  4,3,2,2“与或非”门逻辑符号   使用时,将图1(b)输出端c、e分别和“与非”门VT2(如图3所示)管的集电极和发
  • 关键字: TTL  扩展器  逻辑电路  

常用进位制计数制对应关系

  •   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及十进制数是现代数字系统中常用的四种数制,这几种进位制计数制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列。 表1 常用计数制数的表示方法 十进制数 二进制数 八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 0 0 0 0 1 1 1 1 2 10 2 2 3 11 3 3 4 100 4 4 5 101 5 5
  • 关键字: 进位制  计数制  逻辑电路  

TTL“与”扩展器

  •   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会遇到“与非”门的输入端个数少于输入变量个数的情况。此时可找多输入端的“与非门”来实现。如没有,则可通过在“与非”门上加“与”扩展器的方法来解决,“与”扩展器的电路很简单,是一只多发射极的三极管,如图1所示。   使用时,只需将图1中多发射极管的基极b与集电极c和“与非”门的VT1管(如图2中所示)的基极和集电极并联相接,就相当于增加了“与非”门的输入端,当然这个“与非门”必须是能带“与”扩展器的“与非门”,也就是有VT1管基极和集电极的相应引出线。在有些产品手册上也标明某种“与非
  • 关键字: TTL  扩展器  逻辑电路  

CMOS逻辑门电路

  •   CMOS问世比TTL较晚,但发展较快,大有后来者居上、赶超并取代之势。 1.组成结构   CMOS电路是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的英文字头缩写。它由绝缘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由于只有一种载流子,因而是一种单极型晶体管集成电路。其基本结构是一个N沟道MOS管和一个P沟道MOS管,如图1所示。由于两管栅极工作电压极性相反,故将两管栅极相连作为输入端,两个漏极相连作为输出端,如图1(a)所示,则两管正好互为负载,处于互补工作状态。 图1 CMOS电路基本结构示意图
  • 关键字: CMOS  逻辑门电路  逻辑电路  

TTL逻辑门电路

  • 1.组成结构   TTL电路是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的英文字头缩写。它由NPN或PNP型晶体管组成,图1是典型的TTL中速与非门电路。由于电路中载流子有电子和空穴两种极性,因而是一种双极型晶体管集成电路。 图1 典型的TTL中速与非门电路   TTL电路有好几种,其中速度最高的是STTL,即肖特基TTL电路,其平均传输时间约3ns,比标准型TTL约快6~7倍;功耗最低的是LSTTL,其功耗不到标准型TTL的十分之一。TTL电路与其他双极型电路相比,在性能、价格上可谓物美价廉,已基本上取代了RTL
  • 关键字: TTL  逻辑门电路  逻辑电路  

逻辑门电路的类型

  •   在数字电路中,用来实现各种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称为逻辑门电路,简称门电路。   按照电路的不同结构,门电路可以分为分立元件门电路和集成门电路。表1列出了分立元件组成的三种常见门电路的电路形式和相关元件的工作情况。   集成电路常见门电路主要分为:双极型(如DTL、TTL、ECL、IIL、HTL)和单极型(如NMOS、PMOS、CMOS)电路。应用较多的是双极型的TTL和单极型的CMOS门电路。         &
  • 关键字: 逻辑门电路  逻辑电路  

信亿科技发布SATAII/PATA双接口控制芯片

  • 专注于储存设备研发的信亿科技,将于十月初发表SATAII/PATA双接口控制芯片:ATP8620,此款芯片可以同时连接2台SATA装置与2台IDE装置,透过32bit的PCI-X接口,可以轻易与拥有PCI/PCI-X接口的CPU搭配,建构一具有SATA3G高速传输及低成本ATA133装置的次系统产品。 在PCI总线方面,8620拥有32bit、133MHz的频率,总频宽可到达533MB/s,对于一般嵌入式系统CPU而言,ATP8620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传输速率,因此适合用于发展EmbeddedSystem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信亿  电子  芯片  逻辑电路  
共64条 3/5 « 1 2 3 4 5 »

逻辑电路介绍

  以二进制为原理、实现数字信号逻辑运算和操作的电路。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前者的逻辑功能与时间无关,即不具记忆和存储功能,后者的操作按时间程序进行。由于只分高、低电平,抗干扰力强,精度和保密性佳。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数字控制、通信、自动化和仪表等方面。   最基本的有与电路 或电路 和非电路。   “逻辑电路”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a logical circuit   简单的逻辑电 [ 查看详细 ]

相关主题

热门主题

数字逻辑电路    树莓派    linu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