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整合工作虽然正紧密进行,但市场普遍认为,奥运之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实质性融合难以展开,作为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中国网通的品牌将与联通都将得以保留。
此前有传闻称,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已经联合成立6个工作小组,包括业务规划组、网络组、市场与品牌组、财务组、人力资源组等,但尚未得到运营商的证实。业内认为,双方合并重组还没有这么快,要等9月份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后才能进行。显然,在此之前,两家运营商还将以双品牌运营。
有内部消息说,联通与网通的整合在南方将以联通人员为主
- 关键字:
联通 网通 整合 奥运
- 向上?还是向下?——涨跌之间,仅一“纸”之隔。
6月4日,瑞银发布研究报告,将中国联通(600050.SH)目标价从10.4元调低至8.3元,同时做“售出”评级——这是过去一年以来,瑞银在多次调高联通评级后首次做出悲观判断。
瑞银认为,按6月2日联通宣布的方案, 联通红筹股与网通的换股比例为1.508∶1,而瑞银此前的预期是1∶1。此外,联通出售CDMA网络的作价也远低于其预期。
那个推动
- 关键字:
电信重组 联通 运营商 移动
- 6月10日消息,端午节前,新联通最近召集了重组后的首次中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总部部门总经理和地方省级分公司的总经理、党委书记参加了会议,除了传达运营商重组政策外,即将合并的这两家运营商还商讨了一些重组前的集体行动对策,包括业务合作和设备采购合作等。
据悉,这次会议是在6月4日至6月5日进行的,仅限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总部部门和省级分公司正职以上人员参加。
会上没有提出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重组的实质性政策,包括向中国电信分流的部门和人员如何划分;未来的新联通的部门如何设置等。此
- 关键字:
电信重组 运营商 联通 网通
- 6月6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以高价“欣然”收购中国联通C网,但实际上中国电信对运营C网的艰辛度有深刻认识,据悉,中国电信内部认为目前的C网用户数被高估,也未真正实现盈利,预计2012年才能扭亏。
中国电信专门研究并购的一位人士透露,中国电信一直在对联通C网摸底,并认为中国联通CDMA有效用户实际仅3700万。
根据中国联通的公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时,联通的CDMA用户数就已达4,109.7万户;而截止今年3月,已突破4200万。
但上述中国电信人
- 关键字:
电信 C网 CDMA 联通
- 电信重组交易看上去便宜了联通,但中国电信的机会也许更大。
固话+小灵通+宽带+移动,这家公司有足够的手段翻身。
也只有这样一场国家意志下的重组,才能让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样的公司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涉及数千亿,6家大型电信国企的一连串交易在有关部门《重组通告》“鼓励”后第9天,就陆续出台了收购或合并方案。
中国电信将以总价1100亿元人民币收购联通CDMA网络,其中包括中国电信集团将以662亿收购联通C网资产,中国电信上市公司以438
- 关键字:
电信重组 固话 小灵通 宽带 移动 联通 C网
- 全球80%的手机用户使用GSM移动网络。出于投资保护的考虑,海外运营商在3G演进中大多以WCDMA作为首选
重组之后的新联通,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基于1.2亿GSM用户发展,未来可能将获得WCDMA制式的3G牌照。WCDMA是全球最占优势的3G网络,而且其市场主流地位还在不断得到加强。
WCDMA标准之利
有联通内部人士昨日表示,新联通虽然面临组织整合,但WCDMA对联通十分有利,联通未来的重点是需要整合好网通的固网,把WCDMA固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平
- 关键字:
电信重组 WCDMA 联通 GSM TD CDMA2000
- 6月3日下午3点半,位于北京西单北大街甲133号的中国联通集团总部会议室,中国联通(600050.SH)董事长常小兵、副总裁佟吉禄等公司高层准时出现在了18家机构和20多位行业分析师面前。
6月2日下午,中国联通、中国网通(0906.HK)和中国电信(0728.HK)三大运营商正式披露电信重组的股份合并及资产收购细节。
“我们认为,无论是662亿的网络价格,还是438亿的用户价格,一共1100亿元总的来说是比较合理,大家也都比较能接受。”常小兵面对数十家机构行业分析
- 关键字:
联通 C网 网通 电信
- 一等再等,广大股民们终于盼来电信业重组方案的落定,然而他们却被市场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除了中国移动(00941,HK)外,在香港挂牌的其他三家电信商昨日放量大跌超过12%,其中高价卖出C网的中国联通(00762,HK)重挫14.07%。现在想来,若是四大电信商同时停牌再复牌,市场是否会出现四只股票同时暴跌的局面呢?市场似乎告诉我们,从目前来看,在这场规模近5500亿的行业重组中,谁都不是大赢家。
三大电信股被“打回原形”
昨日的港股市场几乎成了电信股的天下,从成交榜
- 关键字:
电信 C网 联通 移动
- 中国电信(00728.HK)短期业绩将受到重组的较大影响已成定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晓初在6月2日对外坦言,此次向中国联通收购CDMA业务价格偏高。更重要的是,中国电信对于加大竞争力度的计划,已经将压力传递到整个电信市场。
承受高价
目前,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电信出售CDMA业务,对价为438亿元。按联通去年的收入计算,市盈率达48倍;按今年一季度计算,市盈率为68倍。
王晓初表示,谈判确实有较大分歧,价格高了一点,不过由于不希望进行长期谈判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联通 CDMA
- 就在运营商高层们就资产重组细节紧急协商之际,各家公司的人员与业务层面整合也在同时展开。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从中国网通获悉,网通集团已下发通知,要求全体员工使用联通手机和G网业务。具体事项从5月27日开始逐级下发通知,到5月30日为止大部分员工拿到了联通156号码。
据介绍,网通员工的156号段与联通员工的156号段相连,不过联通集团内部人士表示,联通尚未启动号码更换工作,但“时间不会太久”。
之前,中国联通统一要求员工使用133号段的CDMA号码作为&ld
- 关键字:
联通 网通 运营商
- 昨日,在停牌一周多之后,中国联通(600050,SH;00762,HK)、中国网通(00906,HK)及中国电信(00728,HK)纷纷发布公告称,联通将以总计11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CDMA网络资产和业务出售给中国电信,并将以换股的方式与中国网通合并。联通、网通及中国电信股份将于今日复牌。
至此,电信重组“6变3”计划中,中国电信行业重组工作又进一步。
重组方案
联通C网卖了1100亿
昨日下午16时31分,中国电信在香港联交所发布
- 关键字:
联通 C网 网通 G网
- 随同电信重组大幕开启的,是这场连环重组棋局背后的明争暗斗,围绕蛋糕分配、股权和资产、控制权之争等比重组格局更为复杂和精彩的利益之争。
西方谚语有云:一个人的毒药是另一个人的佳肴。复杂的利益链条下,谁是电信重组最大利益获得者?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还是设备商?
暗斗
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
某种程度上,资本市场决定了重组的成败以及新一轮电信格局。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均为上市公司,其中涉及多家红筹股、A股、H股上市公司。其中又以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联通最为复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联通 移动 设备商
- 北京时间6月2日16:40消息,在停牌一周多之后,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将以总计11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CDMA网络资产和业务(分别作价662亿元和438亿元)出售给中国电信,并将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联通将于明日复牌。
同时,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也发布公告公告确认上述消息。中国电信公告称,已经同意以662亿元人民币(等值于港币744亿元)的价格,完成对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收购,并以438亿元的价格收购其CDMA业务;中国网通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国联通的GSM网络资产合并,成为全业务运营商。
- 关键字:
联通 C网 网通 G网 电信
- “宣布重组结果的人已经到了(联通)总部了!”—这是5月2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中国联通某人士在MSN上第一时间传给记者的消息。随后在某通信网站论坛上,铁通员工间“恭喜”之声频起—对于一个郁结多年的电信重组话题,在这一天终于拨云见日、尘埃落定。
“五合三”最终胜出
此前盛传的“五合三”电信重组方案最终得到印证。据官方发布的最新消息,此番重组,目前五家主要电信运营商合而为三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联通 移动 G网
- 6月2日,据香港媒体报道,国内3只电信股中电信、联通及网通停牌至今已超过一周,投资者一直翘首期盼的中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络,终于达成协议及公布详情。有消息人士透露,经多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昨日终于达成收购协议,总作价高于市场预测的1000亿元,最快今日作出公布,中电信也可望最早在明日复牌。
中电信、联通及网通自上月23日停牌以来,三方一直周旋于收购作价及合并模式。这次中电信与联通就C网达成收购协议,意味中电信如能赶上今天发出公告,最快可于明日复牌。而联通与网通仍就合并进行磋商,由于交易复杂,预计
- 关键字:
电信 联通 C网 CDMA2000
联通介绍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通的成立对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联通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300多个分公司和子公司。中国联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经营的电信业务由成立之初的移动电话(GSM)和无线寻呼发展到目前的移动电话(GSM)、长途电话、本地电话、数据通信(包括因特网业务和IP电话)、电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