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vum欧文预测,小屏幕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持续强劲地网络联机需求,将带动2015年亚太区移动宽带市场的营收达1080亿美金。
- 关键字:
智能手机 移动宽带
-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国际电信联盟(以下简称“ITU”)当地时间周三表示,过去4年,3G移动网络增长近10倍,超过固定宽带连接。
ITU预计,今年年底3G用户将超过9亿。
ITU在一份统计报告中称,2010年年初,全球3G移动网络容量由4年前的7300万增长至6.67亿,“尽管这并非是实际用户数量,但仍然表明了3G技术的巨大潜力。ITU已经制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即2015年全球半数人享有宽带连接。”
同期内全球固定宽带连接用户由2.16亿增
- 关键字:
3G 移动宽带
- GSM协会(GSMA)宣布,2010年全球运营商用于移动宽带技术的投资将高达720亿美元。全球投资机构德意志银行汇编的最新运营商资本支出(CAPEX)投资数据反映了消费者与企业对移动宽带服务及基础设施的持续需求。与此同时,全球使用HSPA连接互联网的数字也将突破2亿大关。
全球运营商正在加大投资确保HSPA和HSPA+网络的持续升级,以优化现有数据传输速度并使网络容量最大化。2009年3月,奥地利运营商mobilkom推出欧洲首个HSPA+网络,为客户提供高达21Mbps的峰值下载速度,以在饱和
- 关键字:
移动宽带 HSPA+
- 运营商Clearwire宣布将从明年开始开始测试更高速度的移动宽带技术WiMAX 2,技术设施和硬件终端的准备工作今年就已经开始。
WiMAX 2基于802.16m技术规范,可以提供120Mbps的下行和60Mbps的上行速度,采用4x2 MIMO天线实现,这比目前的WiMAX技术要多出一倍。Clearwire CTO John Saw表示,公司并没有将WiMAX 2的测试工作放在最高优先级上,该技术可能要等到2012年才会实现商用。
之前,俄罗斯运营商Yota有一个在今年年底测试802.
- 关键字:
移动宽带 WiMAX
- GSM 协会 (GSMA) 日前宣布,根据 Wireless Intelligence 公布的数据,HSPA(高速分组接入)移动宽带连接数的增速过去一年提高了近三分之二。目前全球范围内每月新增900多万 HSPA 连接,而上年同期则为550万。欧洲和亚太地区各占这些新连接的约300万,北美则贡献了130万。
移动宽带需求的增长将继续加速,2009年底预计 HSPA 连接数还将增加2700万,其中非洲、东欧和美洲将出现最强劲的增长。目前全球120个国家共有321个 HSPA 网络,其中285个实现
- 关键字:
LTE HSPA GSM 移动宽带
- GSM 协会 (GSMA) 针对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1000家企业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HSPA(高速分组接入)移动宽带技术越来越受全球 IT(信息技术)决策者的欢迎。调查发现,目前有很多全球化的机构都依靠 HSPA 来获得移动宽带连接,而有些机构使用的是 WiFi。在接受调查的机构中,全球36%的 IT 管理人员/主管和首席信息官现已将 HSPA 作为向员工提供移动宽带接入的主要方法。
未来12个月,全球企业移动技术预算预计将增长近一倍,支持员工移动性和推动员工生产力是高级 IT 工作人员
- 关键字:
HSPA 移动宽带 WiFi
- 2009年中国Femtocell家庭基站高峰论坛将于2009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是由全球Femto论坛和天地互连联合举办,是国内首次Femtocell家庭基站的大型会议,也是2009年国内首次家庭基站的展览展示会议,得到产业界的大力支持,具有很高的产业影响力和权威性。
Femtocell是近年来根据3G发展和移动宽带化趋势推出的超小型化移动基站,主要用来解决家庭室内覆盖的问题,在国外已是运营商的宠儿。随着3G浪潮在中国的来临,Femtocell的出现也引起了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极大兴趣
- 关键字:
Femtocell 3G 移动宽带 移动基站
- 内置移动宽带模块因其高性能、便捷性和适中的价格满足了消费者对随时随地轻松上网的需求。对运营商而言,移动宽带的不断普及无疑将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提高ARPU值,并增强客户黏性。同时,移动宽带模块的便捷性也降低了客户支持的需求,简化了运营商的工作。对移动终端制造商来说,内置了移动宽带模块的终端设备无疑为他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业务领域。通过与模块提供商合作,终端厂商可以确保低风险、高效率地推出性能卓越的产品,从而获得商业成功。
我们看到,支持随时随地上网的移动电子产品正在成为消费者的新宠。未来几年,我们将
- 关键字:
爱立信 移动宽带 HSPA F3307
- 随着移动带宽的增加,在三大运营商和手机厂商们中间,会崛起一个新的以内容为王的供应商集群。
3G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字面的解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显然不能表达它的真正含义。而在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似乎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即2009年是移动宽带的元年,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就好像10年前的Internet。
如果非要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找一个历史结点,我们可以看中国网通的成立时间,当时是1999年10月。从那时开始,互联网从窄带世界迈入了宽带世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头再看,互联网上的
- 关键字:
3G 移动宽带 手机
- 从197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移动电话到1987年我国移动电话业务正式起步,再到如今2G网络的广泛商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演进,移动用户数持续增加,但是真正称得上是“杀手级”应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移动电话和短信息。然而,移动宽带的发展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带宽不足是阻碍移动“杀手级”应用推出的最大障碍。截至今年8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6.16亿户,且仍在持续增长,这说明我国移动市场十分巨大。然而,大部分用户使用的仍是语音、
- 关键字:
移动宽带 运营商 固定宽带
- 10月27日消息 爱立信也在悄悄地推自己的“Ericsson Inside”概念,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英特尔,多年以来,不少人都想复制英特尔的成功经验,玩“Inside”概念,但是折戟沉沙者甚多。
爱立信已经开始与众多笔记本厂商合作,在笔记本电脑中内置HSPA宽带模块,当然,和电脑芯片这种大脑级的产品相比,宽带模块还只是附加品,很多时候只能处于沉睡阶段。
但是一旦未来移动宽带市场热情被激活,爱立信的内置难说不会像当年的英特尔一样,发挥
- 关键字:
爱立信 笔记本 HSPA 移动宽带 移动互联网设
- 绑定业务送手机早已是英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招揽客户的招数。现在,这些运营商开始送笔记本电脑。只要客户与一些移动通信运营商绑定宽带业务,就可获赠笔记本电脑。
英国最大移动电话连锁店“车载电话零售商”去年9月先发制人,推出绑定宽带送笔记本电脑业务。作为欧洲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英国Orange移动电话公司8月率先推出这项业务。
依Orange的“笔记本绑定”计划,客户在为期2年宽带绑定期内选择每月支付25英镑(约合45美元)获3兆免费流量或45英
- 关键字:
运营商 英国 移动宽带 笔记本
- 【eNet硅谷动力消息】著名市场调研公司In-Stat日前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在话音营业收入增长放缓之际,各种形式(固定,便携及移动)的无线宽带为运营商提供了提高营业收入的机会,但新技术也带来了新威胁,以高性价比著称的WiMAX正吸引着消费者,直接威胁到固定及移动宽带运营商。
In-Stat表示,虽然很多商业用户需要无所不在的覆盖性,WiMAX网络覆盖范围达不到3G那样大,但WiMAX以相当的功能组合与价格,对消费者颇有吸引力。调查显示,用户对于一个单一服务计划下面连接多个设备的无线宽带服务非常
- 关键字:
WiMAX 移动宽带 笔记本电脑 GSM
- 6月23日消息,华为日前在于新加坡召开的2008亚洲通讯展(CommunicAsia 2008)上表示,公司计划今年出售7000万部包括移动宽带设备、手机、路由器、无线网关以及ADSL产品在内的电信终端产品,总值约为41亿美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7年华为总计售出4000万部电信终端设备,收入26亿美元。其中手机和无线网关的销量分别为2000万和1000万部,3G数据卡售出800万部,另有ADSL的销量为700万部。
华为称,2007年公司终端产品的收入约占华为总收入的16%。在200
- 关键字:
华为 终端 移动宽带 手机 路由器 无线网关 ADSL 3G
- 移动宽带正在和有线宽带进行激烈的竞争,LTE将为移动运营商提供强大支撑。
受益于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宽带市场的发展也日益提速,甚至已经出现了对固定宽带进行替代的趋势。在带宽提高以后,移动互联网产业也开始加速,在软件和应用的支持之下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同时,为了让下一代移动技术产生最好的规模经济效应,沃达丰和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合作,开展了LTE测试,期望能够帮助业界建立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
沃达丰的研发部门重点是推动无线产业的发展,我们的全球研发力量主要集中在欧洲,现在在美
- 关键字:
无线宽带 LTE 移动宽带 有线宽带
移动宽带介绍
移动装的宽带通常有2种,一种是移动自己的宽带线路,另一种是原铁通的宽带。
铁通的宽带是比较慢,不论它号称给你提供几M带宽,都比较慢,特别是在高峰期,如果仅限于普通网页浏览还可以。
移动线路的宽带速度还可以,但有移动线路的小区很少很少,如果你能碰到,倒是可以装的,你可以先问一问移动你的小区安装的是不是原铁通的宽带。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