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st变换器又称为升压变换器、并联开关电路、三端开关型升压稳压器。
1.线路组成
线路由开关S、电感L、电容C组成,如图1所示,完成把电压Vs升压到Vo的功能。
图1
2.工作原理
当开关S在位置a时,如图2(a)所示电流iL流过电感线圈L,电流线性增加,电能以磁能形式储在电感线圈L中。此时,电容C放电,R上流过电流Io,R两端为输出电压Vo,极性上正下负。由于开关管导通,二极管阳极接Vs负极,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所以电容不能通过开关管放电。开关S转换到位置b时,构成电路如
关键字:
Boost变换器 电源
进入21世纪,开关电源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性能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器件
可以预见,碳化硅将是21世纪最可能成功应用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材料,其优点是:禁带宽,工作温度高(可达600
关键字:
开关电源 电源
便携式产品一般都采用电池供电,而因为成本和体积方面的考虑,在设计上有减少使用电池数量及体积的趋势。另外,亦因全球能源问题,各种各类的电池使用已备受关注了。当中包括太阳能电池及燃料电池。
而这样就会影响到电源电压比设备所需的工作电压为低。这时候,就必须要追加升压电路了。一般使用的是DC/DC升压转换器。
而在这超低输入电压的情况下,设计工程师就会面临以下的难题。
1 开关器件的驱动问题。
2 升压电路的启动问题。
3 最大占空比MaxDuty的问题。
在这三个主要问题
关键字:
DC/D 转换器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模拟IC 电源
德州仪器宣布推出了第三代 Fusion Digital Power™控制器UCD9240以及全新插入式模块,进一步升级当今电源系统管理的智能化程度。这种全配置且功能丰富的电源管理产品,实现了对多达四个独立数字控制环路和八种相位的数字化管理,同时还将轻负载条件下用电效率提高了30%。如欲了解更多详情,敬请访问:www.TI.com/digitalpower-pr。
如今,以 Sun Microsystems为代表的领先电信与服务器设备供应商正不断寻求管理多种电源相位的新方法,以针对系统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德州仪器 数字电源 控制器 电源
凌力尔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具有业界最低静态电流的同步降压型 DC/DC 控制器 LTC3834/-1。该器件在睡眠模式中仅吸收30uA电流, 因而非常适合于在“始终保持接通”的汽车系统或电池供电型设备 (此时, 该系统处于“半运行”状态)、或当汽车引擎关闭时保存电池能量的应用中。在停机模式,LTC3834/-1 仅消耗 4uA 电流。
这个控制器是凌力尔特公司超低静态电流 DC/DC 开关稳压控制器产品线最新增加的产品,该产品线有 20 多
关键字:
工业控制 凌力尔特 控制器 LTC3834/-1 电源
废旧电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严重污染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废旧电池回收网络。
据山东省环保部门介绍,一节烂在地里的一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能污染6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而当前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有效回收废旧电池,山东省表示,将在省内各大高校、中小学、社区、酒店、宾馆、机关单位等设立1万个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箱不仅回收各种型号的一次性电池,而且还回收手机电池、报废电脑芯片等电子废物,并有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山东 废旧电池 回收网 电源
奥地利微电子公司发布了一款具有最低功耗、卓越DC性能和突出动态指标的多通道逐次逼近型 A/D 转换器AS1542,扩展了奥地利微电子高性能 ADC 产品系列。AS1542 结合了 1Msps 高速和 16 输入通道,是光纤网络、有线和无线通信,以及其他各种形式数据采集的理想方案。
AS1542 可为每个输入通道提供 12 位的高分辨率,并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实现了高吞吐量下的极低功耗。在 1Msps 转换速度下,AS1542 的功耗低于 2.4mA,再一次证明了奥地利微电子在低功耗领域的领导地位。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奥地利微电子 ADC AS1542 电源
1.单相半波整流滤波器
图1 单相半波整流滤波电路原理图
图1所示是单相半波整流滤波电路原理图,图1(a)是电路原理图,图1(b)是整流波形图。由于整流器具有单向通导的特性,所以输入电压U1经整流器VD整流后就变成了单向脉动波Uo,而输入的负半周被隔离掉。一般整流器后面都有电容滤波器,如图1(a)中C,将脉动波变成直流波Uc,如图1(b)所示。有些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将电容损坏,而电容上的标称值又看不清楚,就无法贸然更换。在此情况下如何选择C的电容量就成了首要问题。这里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计算
关键字:
单相桥式整流器 电源
蓄电池是UPS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UPS中多采用铅酸蓄电池,在一些要求高的地方采用镉镍蓄电池的也不少。
1.铅酸蓄电池
铅酸电池是UPS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化学电源,其特点是以硫酸溶液和铅元素的反应为主体的设备,近年来发展很快。为了适应设备的发展要求,又开发出胶体电池、铅晶电池等等,更展宽了电池的应用温度范围,延长了电池的服务寿命和改善了电池的工作性能。
1.阀控铅酸电池的简单工作原理
所谓“阀控”又俗称全密封免维护,就是利用电池加液口上的一个控制阀(盖)来控制电池内部的压力,尽量减少内部
关键字:
UPS蓄电池 电源
1. 单进单出(1/1)
单进单出(1/1)UPS主要是用于小功率,如PC机、服务器、通信设备等等,只有这种UPS也才有后备式、准在线式和在线式之分,其容量大都在100VA~10kVA之间。
2.三进单出(3/1)
1.三进单出(3/1)UPS的应用
单进单出(1/1)UPS所以不能将容量做得太大,主要是考虑到对输入三相电的平衡有影响。
2. 三进单出(3/1)UPS的优缺点
三进单出(3/1)UPS的优点是明显的,即它可以将单相输出功率平均分配到三相输入电源上去,避免了三相输入电
关键字:
UPS 电源
摘要: 介绍了1KW并网逆变器的设计。详细的介绍了逆变器的基本设计和关键技术,以及并网电流的控制策略。并在试验装置上,验证了逆变器的稳定性和控制策略的可靠性。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
前言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太阳能必须完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过渡。光伏并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光伏发电系统将主要用于调峰电站和屋顶光伏系统。
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并网逆变器是核心部分。目前并网型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DC-DC和DC-AC两级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0711_A 杂志_设计天地 太阳能 光伏并网 逆变器 电源
将如今的便携式消费类电子设备与几年以前的进行相比,你会明白为什么照明已成为主要的电源管理挑战。具有单个无源LCD面板的手持设备正在迅速被淘汰。如今的设备都具备高性能、高分辨率、2.5~3英寸对角线彩色显示屏,以支持涵盖从互联网接入和移动电视到视频回放的整个范围的应用。
典型的,这些显示屏需要4个或更多用于背光的LED和驱动器。许多手持设备(特别是翻盖式设计)都增加了一个较小的副显示屏,以显示时间、日期和连接性等基本信息。这些副显示屏通常比主显示屏需要多一到两个LED用于背光功能。
随着设计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照明 电源 芯片 电源
据市场调研公司IMS Research的最新分析,预计未来五年全球电源管理市场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
IMS Research分析了五个关键的电压调节市场,以及其它电源控制器、驱动器IC和标准电源管理单元(PMU)市场。它预测该市场到2011年将接近150亿美元。该市场将受益于消费电子设备出货量增长、电源管理设计日益复杂和节能型产品越来越受重视。
“尽管2007年开局不利,但今年下半年电源IC需求的增长一直比较强劲。”Ash Sharma表示,“所有指标都预示2008年市场形势将非常好,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电源管理 IC PMU 电源
直流电动机分为有换向器和无换向器两大类。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最早采用恒定直流电压给直流电动机供电,通过改变电枢回路中的电阻来实现调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设备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但缺点是效率低、机械特性软,不能得到较宽和平滑的调速性能。该法只适用在一些小功率且调速范围要求不大的场合。30年代末期,发电机-电动机系统的出现才使调速性能优异的直流电动机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控制方法可获得较宽的调速范围、较小的转速变化率和平滑的调速性能。但此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系统重量大、占地多、效率低及维修困难。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
关键字:
直流电动机 模拟IC 电源
Buck变换器又称降压变换器、串联开关稳压电源、三端开关型降压稳压器。
1.线路组成
图1(a)所示为由单刀双掷开关S、电感元件L和电容C组成的Buck变换器电路图。图1(b)所示为由以占空比D工作的晶体管Tr、二极管D1、电感L、电容C组成的Buck变换器电路图。电路完成把直流电压Vs转换成直流电压Vo的功能。
图1 Buck变换器电路
2.工作原理 当开关S在位置a时,有图2 (a)所示的电流流过电感线圈L,电流线性增加,在负载R上流过电流Io,两端输出电压Vo,极性上正下负。当
关键字:
Buck变换器 原理 电源
电源.延时电路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电源.延时电路!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电源.延时电路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电源.延时电路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