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 文章 进入生物识别技术社区

生物识别“走红” 韩国银行欲采用Galaxy Note7虹膜识别技术

  •   上个星期,有媒体曾经报道说三星正在计划将最新旗舰手机Galaxy Note 7上所采用的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到更多的中低端智能手机上。而现在,该公司还认为,他们的技术除了解锁手机之外,在其他领域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事实证明,三星的判断是正确的。根据外媒Ubergizmo的报道,目前,包括韩亚银行和友利银行在内的一部分韩国本土的银行正在考虑使用三星的虹膜识别技术。        韩国银行打算使用三星Note 7的虹膜识别技术   据了解,这两家韩国银行将会在自家推出的智能手
  • 关键字: 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  

耳朵识别技术可强化手机安全性

  •   生物识别技术出现新花招,除了人尽皆知的指纹,以及较新的眼睛虹膜及肢体末端静脉技术外,现在又多了以耳朵特性认证的技术,适合需接触耳朵的手机应用,在智慧型手机当道的现在,发展潜能相当的大。   由声音相关技术同业组成的日本音响学会(ASJ),在2016年3月9~11日的年度会议中,公开了由日本电机大厂NEC,与国立大学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可利用耳机发声在耳内的回波,在1秒内测定耳洞内部形状,精度可达99%,已达足以应用在不同人类识别的程度。   而且靠耳机识别不同于指纹等识别方式之处,在于
  • 关键字: 耳朵识别  生物识别  

2021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逾300亿

  •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预计,全球生物辨识技术与应用将在2021年达到超过3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较2015年约137亿美元大幅成长118%。   这 一市场动能主要来自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需求,尤其是智慧型手机内建的嵌入式指纹感测器,预计将在2015年至2021年间持续40%的复合年成长率 (CAGR)成长,并在2021年以前达到20亿颗的出货量。这相当于在2015年约2.66亿颗以及2016年约有3.72亿颗的出货量。        “消 费者越来越信
  • 关键字: 生物识别  

2020人脸识别成机场标配 生物识别拐点将至

  • 随着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市场需求日益强烈,技术整合融合进一步确保信息安全成为发展大势。
  • 关键字: 人脸识别  生物识别  

Zwipe与FPC联手开发生物识别智能卡市场

  •   开发与提供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两家领先公司Zwipe, A.S.和Fingerprint Cards AB (FPC)近日宣布进行战略合作。这两家公司将在围绕支付行业生物识别智能卡发展应用市场上面发挥领导作用,并将开展联合活动,取得行业内的思想领导地位。   Zwipe已经开发和推出了全球首款能够搭载于标准信用卡的生物识别系统。凭借其独一无二的能量采集技术,Zwipe非接触支付卡无需电池,只需借助近场通讯(NFC)技术,就能从支付终端获取所需能量。通过利用来自于Fingerprint Cards的低能
  • 关键字: FPC  生物识别  

17年生物识别算法,指芯2016蓄势待发

  •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市场的发展,市场对于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变性等特点普及需求也更加迫切。
  • 关键字: 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进入实用化

  • 说起生物识别,几个月以前赵薇老公的司机骗过公证处人脸识别系统偷卖房产的事件还历历在目。
  • 关键字: 生物识别  

用耳朵解锁手机?雅虎研发生物识别技术

  •   你还在用九宫格解锁手机?你还在用数字密码解锁手机?你还在用指纹解锁手机?雅虎建议:用你的耳朵去解锁吧。
  • 关键字: 雅虎  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取代密码 芯片厂商纷纷跟进

  •   日前高通(Qualcomm)宣布将采用超音波作为指纹辨识感测器技术,开启生物识别取代传统密码的新页。目前许多芯片厂商也与其他厂商合作推出生物识别技术,不过业界也认为,生物识别技术要完全取代密码仍有一段时间。   据Investors网站报导,高通副总Tim McDonough指出,其Sense ID超音波3D指纹判读技术,可钜细靡遗确认指纹细节与皮肤毛细孔,并将指纹加密储存在Snapdragon处理器内,该技术也可让智能型手机透过保护玻璃、蓝宝石玻璃或其他材料扫描指纹,提高厂商设计时的弹性。   
  • 关键字: 生物识别  Synaptics  

生物识别新技术:脑电波、基因识别袭来

  • 谈起生物识别技术,我们也不在陌生。不过科技就是令你不断惊喜,脑洞打开停不下来,脑电波识、基因识别技术汹涌袭来。安全问题还担心什么?
  • 关键字: 生物识别  基因识别  

生物识别稳步增长 成芯片产业发展动力

  •   所谓生物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近几年中国将在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金融交易、社会安全等领域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工作,产业潜力很大。自2002-2012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平均增长率都在60%以上,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60多亿人民币,而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100亿以上。
  • 关键字: 生物识别  芯片  

指纹识别中的图像处理研究------指纹图像的特性分析 (一)

  •   2指纹图像的特性分析   一副指纹数字图像是一个二维阵列,其阵列的元素值称为灰度值或者亮度值,在指纹图像还没有被量化成数字图像之前,它是一个连续亮度函数的集合,指纹的特征信息就包含在这些亮度值中,在现有的指纹取像器件中,大部分是将指纹图像量化成256个不同灰度级,也有32个灰度级的,对于确定身份的指纹识别技术而言,256个灰度级是应用最广泛的,本论文所指的指纹图像如无特殊说明均指256个灰度级的指纹图像。图2.1所示的是一个256灰度级的数字指纹图像。        2.1数字图
  • 关键字: 指纹识别  生物识别  数字图像  

指纹识别中的图像处理研究------背景与基础名词解释(二)

  •   1.3几种生物识别技术的比较   生物识别技术或使用人体的生理特征,或使用人的行为动作。但是从识别的准确度而言,生理特征要比行为动作更加可靠。因为生理特征反映了人体更本质的部分,在操作过程中有更好的重复性,而且不易模仿、复制。目前,广泛使用或热点研究的生物识别技术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掌形识别、手部血管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图形识别、面部热象图识别、人耳识别、签名识别和声纹识别[36].其中人脸、指纹、掌形、手部血管、虹膜、面部热象图、人耳和视网膜图形属于生理特征,而签名和声纹属于行为动作。  
  • 关键字: 指纹识别  生物识别  数字图像  

指纹识别中的图像处理研究------背景与基础名词解释(一)

  •   1.1传统安全技术的弊端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大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为快捷与便利的交流手段,同时它也给各个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带来一个全新的重要课题:如何及时、准确地验证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份。   传统的身份验证方法是验证该人是否持有有效的证明文件或信物。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方法验证的是该人持有的某种“物”,而不是验证其本人。只要“物”的有效性得到确认,则持有该“物”的人的身份
  • 关键字: 指纹识别  生物识别  数字图像  

电子门禁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门禁系统,是出入口控制系统的俗称,是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门禁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变被动监视为主动控制,可以实现分时段、分方向、分权限的出入双向控制管理,极大减轻了安防人员的压力,并可达到在提高安全度的情况下节约人力的效果。   近日,通过走访发现,在北京,不少小区的门禁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第一道门”的作用,有的将本应进来的住户挡在外面,有的却对非本小区住户敞开大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该开不开该关不关
  • 关键字: 电子门禁  生物识别  
共134条 7/9 |‹ « 1 2 3 4 5 6 7 8 9 »

生物识别介绍

一、生物识别技术概念   1、生物识别定义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   所谓生物识别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   2、生物识别技术的特征分类   生物识别 [ 查看详细 ]

热门主题

生物识别    树莓派    linu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