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显示产业是我国政府推动二兆双星计划中的一项兆元产业,在产政学研的齐力推动下,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面对未来环境的发展与市场变迁及竞争者的挑战,我国影像显示产业仍然有许多课题亟待克服
- 关键字:
LCD 液晶电视 液晶面板
-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液晶电视的销售价格在过去的六个月一直下降和趋于稳定之后于今年7月大幅度上涨,预计在8月份将保持较高的水平。液晶电视平均销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上市的新型液晶电视比老型号贵,因为新型液晶电视增加了LED背光、改善的视角和支持1080p扫描格式等新功能。 iSuppli称,主要品牌液晶电视机7月份的平均销售价格从6月份的1799美元上涨到了1933美元,涨幅为7.4%。8月份品牌厂商和零售商对某些型号产品的促销活动以及新型液晶电视的上市将使液晶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液晶显示 LCD 数字电视
- 台湾液晶电视市场经历土洋家电及信息厂商相继祭出破盘价格浴血战,出现结构性丕变。今年前八个月销售量前三名,由拥有关系企业面板厂给予优惠价格作奥援的大同、奇美及明基包办。 业者指出,台湾索尼、台湾松下、台湾乐金及东元等厂家都抢当市场龙头,今年底势必会再引爆另一波价格割喉战,37英寸、40英寸及42英寸液晶电视降价幅度少则三千元,多则五千元以上,46英寸大尺寸液晶电视降幅则从一万元起跳。 业者指出,中国台湾电视机市场每年需求约一百万台,在各家电及信息厂商相继推出新机型加入市场战局而带动买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台湾 明基 液晶显示 LCD
- 一、PC屏液晶电视
随着液晶显示器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电脑的液晶显示器的价格业逐步下降,不少消费者为了节约成本,在液晶显示器上面接上一块外置或者是内置的电视卡,这个可以说是最为简单的液晶电视了。
然而在真正的液晶电视市场,采用PC屏的液晶电视可以说也是液晶电视屏幕当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一些低价位的液晶电视当中,采用PC屏的液晶电视更是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既然采用的是PC屏,所以这样的液晶电视的屏幕的技术原理也和液晶显示器是比较相似的,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当通电时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S-PVA 消费电子
- 一方面液晶电视在一二级城市市场已经迅速普及,而等离子电视在经历去年的低潮后再度呈现强劲反弹,使得中外平板厂商纷纷调高市场销售预期,从而上半年工厂方面加班加点生产。 国家信息产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国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而传统家电产品有所萎缩。 需求刺激液晶厂商扩产 根据信产部发布的“2007年1—5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375.6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制造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消费电子
- 同为平板电视的代表产品,PDP与LCD在2007年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等离子电视依然稳中有升却大大放缓了脚步,液晶电视无论在销售量还是品牌数量都是一枝独秀,有调研报告显示,8成以上消费者将液晶电视作为首选产品。 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市场格局,为此国内外电视品牌也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支以国产品牌为代表的液晶派,一支以三星为代表的国际品牌,同时拥有PDP、LCD两种产品的核心技术,坚持同时发展PDP与LCD。两种不同的发展策略,决定了未来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格局。 液晶派路线图贴牌生产打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等离子 液晶电视
- 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液晶电视价格近日开始出现回调。记者在西安家电卖场走访调查后发现,大多数液晶电视价格促销已经不多,一些小尺寸产品已经开始有小幅回调,而40英寸以上的大屏液晶价格却出现较大下调。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是由于“五一”的促销价格比较低,淡季回调价格属于正常。 小屏涨 两大因素促回调 据悉,受到液晶面板涨价、“五一”黄金周“透支性”促销等因素的影响,7月开始液晶电视价格回调。据悉,相对去年产业不景气、各大面板厂放慢扩产的情况,今年液晶电视、电脑等产品对面板的需求大大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 最近一周,国内众多彩电企业都在紧锣密鼓的开会研讨对策,而议题内容多为 “如何应对严峻的竞争形势”。 “台湾鸿海集团(2317.TW,以下简称‘鸿海’)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在着手组建液晶电视生产线。”深圳某彩电行业高层对记者透露出危机的来源。 “业内得知鸿海这样的代工企业开始进入液晶电视领域之后,更是感觉雪上加霜。举例来说,如果富士康实现量产,我们一元钱成本能干的事情,它几毛钱就可以实现,外资品牌的成本就会进一步降低,国内平板电视的现状更是不堪设想。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 信息产业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彩电总产量为3389.1万台,其中液晶电视产量达634.4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65.4%,占彩电总产量的18.7%。 统计表明,在高端彩电中,除了液晶电视产量有大幅上升外,背投和等离子彩电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上半年背投彩电产量仅达4.7万台,比上年同期下降92.9%;等离子彩电产量达23.5万台,比上年同期下降27.8%。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有关负责人说,高端平板电视中,液晶和等离子在国内彩电销售量中占到一半以上。液晶电视因近两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产量
- 一方面液晶电视在一二级城市市场已经迅速普及,而等离子电视在经历去年的低潮后再度呈现强劲反弹,使得中外平板厂商纷纷调高市场销售预期,从而上半年工厂方面加班加点生产。
国家信息产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国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而传统家电产品有所萎缩。
需求刺激液晶厂商扩产
根据信产部发布的“2007年1—5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375.6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制造业实现主营业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产量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 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1至5月我国手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传统家电产品有所萎缩。
统计显示,前5个月,我国手机产量达22598.9万部,同比增长33.7%;微型计算机产量为4875.3万部,
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比重不断提高,达到3055.5万部,占微机比重为6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端彩电特别是液晶电视共生产486.6万台,同比增长66.2%,占彩电的比重达到17%。
另一方面,传统家电产品呈负增长态势,电话单机生产量同比下降8%;传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手机 液晶电视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 据iSuppli预测,2007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将达到7530万台,比2006年的5270万台增长42.7%。虽然这种增长率给人深刻的印象,但是,与2006年的增长率相比有很大幅度的下降。200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5270万台,比2005年增长了95.8%。2007年的强劲增长将为2008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超过1亿台和2011年超过1.72亿台铺平道路。到2011年,液晶电视的销售量将占全球电视机销售量的65%。第7代和第7代以上的生产线的生产能力预计在2007年将比2006年提高150%
- 关键字:
0705_A 液晶电视 杂志_市场纵横 液晶显示 LCD
- 信产部统计显示,1至4月中国液晶电视产量达到426﹒9万台,同比增长89%。 资料显示,06年上半年,液晶等平板电视在中国销量达到212﹒1万台,超过05年全年销量。在大城市,液晶等平板电视销量占电视总销量70%以上,成为消费主流。 据信产部经济运行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液晶等平板电视目前技术日渐成熟,成本大幅降低以及彩电平板化导致产业重心上移,中国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在平板彩电核心技术领域有部分突破,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 中国市场目前对液晶电视的需求量远大于等离子电视,为了提升销售业绩,三星当然只能“随大流”主推液晶电视 等离子电视产业全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继LG电子上月底宣布停产部分等离子屏生产线之后,昨日,《第一财经日报》独家获悉,三星在韩国的标清(分辨率为852
- 关键字:
等离子 三星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等离子显示 PDP 消费电子
- 5月28日,根据信产部统计,我国今年前4个月液晶电视发展非常迅猛,总共产量已达426.9万台,这意味着液晶电视单月产量已经首次突破百万台大关。同时,该产量还是等离子的20倍,令等离子阵营备感艰难。 液晶电视产量已达等离子20倍 根据信产部公布的数字,三大平板电视趋势完全相反,背投电视最惨,今年前4个月产量只有区区2.5万台,比去年的57.5万台下降了95.6%。业内专家预计,按照这种趋势,背投电视离全面停产不远了。 液晶电视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前4个月,我国液晶电视机产量增至426.9万台,比去年同期的22
- 关键字:
等离子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等离子显示 PDP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介绍
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特别是,拥有像纸一样薄,即使切掉电源,内容也不会消失的特性的装置叫做“电子纸”。
目前为止显示装置是,像电视,电脑显示器一样,有着一定程度的重量与厚度与体积,固定在室内的某个地方的形态。柔性显示器有着极为轻薄,可变形的特征,作为截然不同的装置,可以利用于截然不同的用途上。
全色彩显示的柔性显示器的显示方式有,塑料胶片等上面形成有机EL或有机半导体(OL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