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至15日,第二十届国际电信技术展(CeBIT)在德国汉诺威举行。CeBIT是德文“办公和信息技术中心”的缩写,后来逐渐演变为“办公、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世界中心”的意思。作为一年一度全球电信业规模最大的展事,它已成为引领世界IT领域发展方向的“指南针”。近年来,随着电信技术越来越惠及中国百姓,CeBIT在中国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它还在上海开设了分展。
商品将贴上电子标签
&nb
关键字:
RFID 无线
以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为主要特征的3G网络,其魅力的展现最终要落实为一项项具体的3G应用。对于3G用户而言,他们早已习惯了使用2G语音服务,因此3G的吸引力必须依靠多媒体服务来打造。除了手机电视、视频通话、移动冲浪等已经逐渐被用户接受的3G应用之外,应用创新的前景依然广阔无边,用户必将获得一次又一次全新的惊喜和体验。
作为全球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今天的香港3G应用市场不断创新,或者在某一3G应用中融合了先前的视频类3G应用,或者将3G技术与RFID、二维标签技术完美融合推出高效而便捷的新式 服务
关键字:
RFID 无线
顾名思义,可再利用物流包装是指在物流供应链中可重复多次使用的包装形式,包括可再利用的塑料货箱和集装箱等。可再利用物流包装可以大大节省运输成本并做到节能环保,不过,这种可重复使用性对RFID标签以及包装材料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年六月份,致力于生产研究可重复使用货盘和货箱以及为这些产品的使用者和发行者提供公共服务的可再利用货盘与集装箱合作组织(注:RPCC,Reusable Pallet & Container Coalition) 已经就可重复使用的货箱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展开了RFID技术实验室
关键字:
RFID 无线
美国国防安全部最近在旧金山国际机场进行了一项为期三个月的RFID技术试验,测试工作已圆满结束。此次试验主要是测试嵌入RFID芯片的电子护照的读取效能,以便选择电子护照合适的读卡器设备和芯片等。采用RFID技术的新型电子护照发行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美国国土安全部分析这次试验的数据,以便确定采用何种合适的读卡器和芯片。
电子护照识读区域电子护照电子照片电子护照芯片
适配型读卡器系统大约在10月26日推出,到那时,来自27个国家(都建立了VWP,一种RFID系统)的入境者必须携带电子
关键字:
RFID 无线
(十)应用平民化
2006年很多RFID应用都涉及到平民大众。具有非接触读取和防伪功能的电子护照成为了一个应用现实。全球十多个国家开始发行电子护照,预示着从纸质护照到RFID电子护照的转换。立法者对RFID技术的兴趣日益增浓,最显著的例子是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主动制定RFID国家政策,加州一项限定在政府发布的身份证文件上使用RFID的法案被否决。尽管与2005年Katherine Albrecht发布Spychips(芯片间谍)这本书时相比,今年公众对
关键字:
RFID 无线
(九)安全问题
RFID安全问题成为计算机安全专家、学者和黑客等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公开肯定RFID技术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首先,阿姆斯特丹Vrije大学的研究者称无处不在的RFID应用有可能会加快恶意病毒和网络"蠕虫"的传播。经过一连串的口水战和反思,这一说法被证明是极大地夸大了事实。另一场纷争便是电子护照的复制问题,结果证明这也仅仅是一场纷争而已。黑客们鼓吹他们可以将电子护照中芯片所存储的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独立的芯片上,很多主流技术媒体都相信他们。但实际上,由于很多原因,复制电子护照的芯片并不等于黑客
关键字:
RFID 无线
(八)资产追踪
虽然零售商提出了RFID的应用要求,但投资回报这一难题一直影响着终端用户对RFID的采用,因此许多公司通过创造性地利用RFID技术在非供应链领域寻找投资回报。其中最普遍的应用是闭环资产追踪,即利用RFID技术在公司内部更好地追踪、管理和利用资产。资产追踪的RFID应用为一些无源RFID厂家提供了他们迫切需要的财政收入,然而这些应用很可能也只是权宜之计,从长期来看,这些公司仍需要RFID在供应链的广泛应用来支撑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此外,RFID在资产追踪领域的应用机会是很难量化,因为不同的终
关键字:
RFID 无线
(七)沃尔玛&国防部
2003年沃尔玛和美国国防部对RFID的应用要求催生了今天的RFID行业。然而不论是沃尔玛还是国防部都没有为RFID行业带来预期的市场发展。沃尔玛供应商只是购买了符合沃尔玛要求、最小量的RFID产品;国防部的RFID应用更是开展缓慢。尽管开局不尽人意,沃尔玛和国防部的RFID应用要求仍将是2007年行业最重要的两大推动力。沃尔玛一再重申它的RFID应用要求,并用切实的行动表明了他们的立场。在今年9月份沃尔玛宣布在今年年底在另外500家商店里采用RFID技术,最近几周更是盛传
关键字:
RFID 无线
(六)HF VS UHF
在2005年时,单品贴标是采用高频率(HF)还是超高频率(UHF)就引起了一番争论,在2006年这个话题的争论更是达到沸点,估计还会一直持继到2007年。HF的支持者称他们的技术是经过反复测试的、已被证实是切实可行的,特别适用于一些高挑战性的材料上如金属和液体。UHF的支持者称UHF产品也可以用于这些材料,工作性能也决不亚于HF产品,并且UHF标签的价格更低,采用UHF还可避免双重基础设施(HF系统用于单品贴标,UHF系统用于货箱级和货盘级贴标)。 RFID芯片
关键字:
RFID 无线
(五)单品贴标启动
今年年初Impinj执行总裁William Colleran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开始研究近场UHF是因为他们在单品级贴标上看到了不曾预料到的市场需求。“如果你在6个月前问我什么时候单品贴标会大规模地应用起来,”他说:“我可能会说是2007年下半年。但是现在单品贴标已经开始了启动了。”实际上,单品贴标应用的增长是2006年RFID行业的一个惊喜,单品贴标的应用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许多人曾预测至少要到2008年单品贴标才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应用。但是显然服装业、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和医药业更迫切
关键字:
RFID 无线
(四)Alien上市风波
Alien Technology,一家RFID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是业内在供应链获得RFID应用机会最多的RFID公司之一。今年四月份,Alien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RFID”,这家位于硅谷的RFID公司也因此成为了纯运营性公贸证券的RFID公司。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它预示着RFID时代的到来,提升了行业形象,也为机构投资者和业外投资者提供加入日益增长RFID市场的机会。 遗憾的是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了Alien的上市情况:Alien公司的
关键字:
RFID 无线
(三)医药业
在装有昂贵、高容量药品的药瓶上实现RFID单品贴标一直都被认为是切实可行、唾手可得的。医药供应链一直都是高度分割化,充满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批发商和发行商;在黑市上许多昂贵药品被重新倒买,为此整个医药业每年损失上亿美元。更糟糕的是很多假药轻易地流入供应链中,造成危害是金钱所不能衡量的 - 人的生命。基于这些原因,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提倡使用RFID技术来保证医药供应链的安全。
今年,我们可以看到RFID在医药业的应用前进了好几步,也后退了一两步。一些大医药制造商开始开展试点项目或启用RF
关键字:
RFID 无线 医疗保健类
(二)Gen2
虽然EPCglobal的Gen2标准在2004年年底正式被批准通过,然而直到今年RFID买家才开始将Gen2产品较大规模地引进市场。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与它的前任Gen1产品相比,Gen2的表现是不可思议的。
最早肯定Gen2产品的报告是来自RFID解决方案提供商ODIN technologies, 该公司在今年1月份时发布了他们Gen2标签评测基准,报告称被评测Gen2产品的性能十分良好。今年迟些时,沃尔玛也
关键字:
RFID 无线
(一)行业本身
如果没有回头看看这一年RFID行业的发展情况,任何年终的综合报道都是不完整的。自从2003年沃尔玛和美国国防部发出RFID使用要求后,整个行业都在等待,希望看到所谓的“引爆点”,等待早期的RFID应用达到关键的规模化,将RFID应用主流模式化。对RFID技术的需求也快速增加,正所谓水涨众船高。
毫无疑问,2006年并没有等到这个“引爆点”,甚至在2007年也有可能不会出现。然而与其在这里消极地抱怨,不如让我们看看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RFID走得多远,这会让我们慢慢安心下
关键字:
RFID 无线
隐私问题以及高昂的成本有可能减缓RFID技术的普及速度。近日,我参加了GoCordless.com在伦敦召开的有关RFID无线标签的讨论会。从大会主席Neil Salton那里,我了解到,RFID无线标签不仅仅包含一个ID号码,它还可以存储1MB的数据。 在澳大利亚,RFID可以帮助货运公司跟踪货物的运输情况,比如从屏幕上察看货物的运输地点和车辆速度,如果货物是食品,还可以跟踪食品的保鲜程度。在大型服装公司Marks & Spencer,RFID则被用来管
关键字:
RFID 无线
无线介绍
WIFI相关简述 全称Wireless Fidelity。802.11b有时也被错误地标为Wi-Fi,实际上Wi-Fi是无线局域网联盟(WLANA)的一个商标,该商标仅保障使用该商标的商品互相之间可以合作,与标准本身实际上没有关系。但是后来人们逐渐习惯用WIFI来称呼802.11b协议。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离也很长,同时也与已有的各种802.11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