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正荣缔造中国最大太阳能光伏企业——无锡尚德的创业经历,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了。无论是作为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博士海外归来;或是无锡尚德创业4年便成为纽交所上市企业;那怕是2006年《福布斯》杂志新的中国首富,这一切的一切把施正荣推上了中国光伏产业“太阳王”的宝座。
在无锡尚德创
- 关键字:
无锡尚德 多晶硅 太阳电池 光伏
- 美国工程师最近发现,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大幅提升某些类型太阳电池的性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Ed Yu等人表示,将金纳米颗粒沉积在磷化铟磷砷化镓(InPGaAsP)量子阱结构的太阳能电池上,可将功率转换效率提升17%,克服了这类组件中光子吸收率及光生电荷载子(photogenerated charge carriers)收集率无法兼顾的问题。
制作高效率光伏(photovoltaic)组件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材料本身的损耗会降低太阳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其中功率转换效率的定义为落在材料上的太阳辐
- 关键字:
太阳电池 纳米颗粒
- 2008年11月24日,中国北京。林德集团宣布签订三项新的百万美元合同从而占有中国50%以上的薄膜市场份额 。这些新的合同将推动林德成为向太阳能薄膜光伏行业提供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的全球规模最大的供应商。林德集团当地子公司联华林德与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杭州天裕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这些合同。
根据这些新的长期合同,林德集团将提供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所需的大宗和特种气体(其中包括大批量硅烷和氢气,用于沉积太阳电池板的大面积玻璃板上的硅光吸收层)。
中国正迅
- 关键字:
林德集团 太阳电池 太阳能
- 去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为821MWp,占世界总产量的22%,首次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为全球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在为我国太阳电池产量飞速增长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应看到,全球光伏累计装机为12.3GWp,我国国内光伏累计装机量却只有100MWp,仅占全球累计装机总量的0.82%,且我国97.5%的太阳电池用于出口,服务国外市场。鉴于我国太阳电池产量超过世界总量的1/5,而其应用市场基本都在国外,我国光伏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的现状,业内人士呼吁,我国光伏产业要实现健康有序发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电池 能源
- 随着矿石资源趋向枯竭以及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而引起地球温度变暖的资源/环境问题,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电池正期待一个大发展时期。自2000年以来,世界太阳电池的生产量正以每年140~150%的速度猛增,预计2010年仅日系厂商即可达3700MW。
材料供应不足
迄今为止太阳电池使用材料大多为硅,硅又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3类。最近还有使用Cu、In、Ga、Se等所谓CIGS系,CdTe太阳电池,薄膜电太阳电池等上市,它们提高了变换效率,降低了成本,受到人们注目。
现生产太阳电池的原料90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0711_A 杂志_市场纵横 太阳电池 电源
- 1.引言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电力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当使用电灯、电视、电冰箱、空调等电器时,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电力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实际燃煤发电对环境的破坏是很大的。我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号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而常规电力生产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发电,已经成为我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而且燃煤还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当我们使用常规电力时,我们其实是间接的污染者,因为我们对电力的需求才产生了供给,从而间接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我们又是污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21世纪 绿色能源 太阳电池 模拟IC 电源
- 沿革太阳电池(solar cell)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光的能量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固态电子器件,在太阳电池的光—能量转换过程中,不需经过其他中间能量形式,只是排出热量成为废热。最早的光生伏特器件是硒光电池,由于转换效率太低,不可能用来发电,仅能用作光检测元件。1954年,具有6%转换效率的单晶硅太阳电池问世,从此有了实用的可能性,太阳电池之名也由此而来。用作太阳电池的材料有硅(Si)、GaAs、InP、CdS等,其中硅储量最为丰富、价格也最便宜,故迄今为止一直用作最主要材料。上世纪70年代初期,硅太阳电
- 关键字:
0704_A 太阳电池 消费电子 杂志_市场纵横 消费电子
太阳电池介绍
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固体半导体器件,又称太阳能电池或光电池,是太阳电池阵电源系统的重要元件。主要有单晶硅电池和单晶砷化镓电池等。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基本材料为纯度达0.999999、电阻率在10欧·厘米以上的P型单晶硅。包括p-n结、电极和减反射膜等部分。受光照面加透光盖片(如石英或渗铈玻璃)保护,防止电池受外层空间范爱伦带内高能电子和质子的辐射损伤。单体电池尺寸从2×2厘米2至5.9×5.9厘米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