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行业终于迎来春天。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19日,共有26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业绩年报或业绩预报,其中业绩盈利、预增、扭亏企业共计20家,占比超75%。业内预计,2014年光伏行业将维持景气,在中国、日本和美国市场的带动下,全球需求仍然有望维持20%-30%的增长。
超七成公司业绩增长
2013年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一方面,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从硅片生产到组件销售,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大量企业陷入亏损甚至停产的困境;另一方面,有关光伏并网、电价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中国光伏行业作为新兴行业,也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代表,一直以来是非不断。先是欧盟对华“双反”,接着又对光伏出口进行限制,可谓是光伏行业是一波三折。但是毫无疑问,摆在中国光伏行业面前的路是光明的,虽然这条路上颇为坎坷,但丝毫阻挡不了中国光伏行业的前进。
在2014年元旦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发给企业的一份通知中称,美国部分光伏企业拟对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出口至美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采取新动作,具体打算堵住台湾代工电池渠道。但这似乎只是光伏转暖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行业近期的总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中国光伏行业作为新兴行业,也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代表,一直以来是非不断。先是欧盟对华“双反”,接着又对光伏出口进行限制,可谓是光伏行业是一波三折。但是毫无疑问,摆在中国光伏行业面前的路是光明的,虽然这条路上颇为坎坷,但丝毫阻挡不了中国光伏行业的前进。
在2014年元旦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发给企业的一份通知中称,美国部分光伏企业拟对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出口至美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采取新动作,具体打算堵住台湾代工电池渠道。但这似乎只是光伏转暖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行业近期的总体转
- 关键字:
光伏 新能源
- 全球太阳能产业在农历年后随着第3波洗牌启动而日趋成熟。在供应链价格扰乱者逐渐被洗出市场,仰赖着台湾品牌电池的灵活策略与高性价比优势,近期一线模组大厂纷迎来数只「春燕」与获利,除了市场需求稳定向上,另有主因之一,在模组生产成本持续逼近「地板价」。
鉴往知今,业者分别指出,2005-2008年产业萌芽初期,带来一波淘金热潮,2008-2009许多业外人士也跳入此市场投资卡位,并在2010-2012历经产能过剩与欧美2次贸易壁垒的阵痛而扫除价格扰乱者,而今市场在结构调整后日趋成熟,并逐渐与油价脱钩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 (一)欧盟反倾销简单回忆
2011年统计,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约10%出口到美国,约80%出口到欧洲,余下的才是国内需求。此后不久,发生了一场欧美特别是欧盟实行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高额的反倾销税事件。
该事件自2011年10月,美国对中国75家企业展开“双反”调查起至今年已近两年。不久前,欧盟初步裁定:2013年8月6日之前的临时反倾销税为11.8%,自2013年8月6日起对不同的中国企业征收38.3%到67.9%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为期6个月。在此期间中国光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中国光伏设备制造商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ChaoriSolarEnergyScience&TechnologyCo.简称:超日太阳)出现债务违约,这可能是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产业将进行整合的一个少见的信号。但先不要期待中国光伏产业会东山再起。
超日太阳成为中国国内债券市场上第一家违约的公司。第一家发生债券违约的是光伏企业,这说明中国政府很想把市场约束机制引入到过度膨胀的光伏产业中。导致该产业过度臃肿的是那些由地方政府资助、不顾近年来的价格下跌持续生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技术和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持续增长,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同时,我国薄膜太阳能行业的发展也出现隐患。
尚普咨询能源行业分析师指出:虽然我国薄膜太阳能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也面临着欧美双反、产能过剩、产业整合难度大、先进技术、关键材料与高端装备依靠进口等巨大的挑战。要实现我国由光伏制造大国向研发制造强国的转变,仍然道路艰辛。
目前,我国薄膜太阳能行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薄膜
- 关键字:
薄膜太阳能 光伏
- 太阳能产业供需可望回稳。市场研究机构NPDSolarbuzz最新报告指出,随着太阳能发电装置成本下跌、相关制造商整并以及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太阳能产业将于2014年从需求约束型市场(Demand-constrainedMarket),转变为典型的供应驱动型市场(Supply-drivenMarket)。
NPDSolarbuzz资深分析师MichaelBarker表示,近年来,太阳能产业每年的规模都受到终端应用市场的部署状况影响,全球市场规模的预估也是透过累计各国的需求量来评估;不过,到201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 由于欧美双反造成的国内光伏产品产能过剩愈加明显,我国政府为了挽救光伏产业并推进国内新能源利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国内于2009年开始通过各种政策开发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到了2012~2013年,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达到了新的高峰,“光伏”这个概念逐渐在国人眼中熟悉了起来。
不过,依然依赖于政府补贴,且尽管经过了大幅度的成本下降(短短几年从20元/W以上降到了7元/W左右)发电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度电成本在0.8元左右),导致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依然是个资本密集型奢侈品。
- 关键字:
光伏 新能源
- 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含金量,正在得到提升。
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称,对于2012年获批的金太阳项目,如不能在2014年6月30日前并网发电,将被取消示范项目资格并收回所拨补贴资金。
此举无疑将加快获批项目的尽快开工以及并网发电。
另一个主动挤水分的动作则来自于浙江省。
该省要求,2014年获批的项目需在2014年6月份前开工,年底前建成投运,并将落实奖惩措施——未按时间开工、投运的项目视情取消计划资格,建设速度快的业主,将在2015年的容量分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尽管中国市场的光伏发电装机规划一直在不断调增,但其真实的含金量却不断被市场质疑。背后的原因在于,尽管一些公司出于再融资、业绩等原因非常卖力地配合演出,但受资金实力的限制,那些动辄号称投资百兆瓦甚至吉瓦的项目,大都难逃“放卫星”或“跑马圈地”的嫌疑。
不过,这种“口号式投资”的生存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近日,财政部下发通知称,对于2012年获批的金太阳项目,如不能在2014年6月30日前并网发电,将被取消示范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受国内外市场回暖刺激,江西省新余市光伏企业订单充足,产销两旺。据了解,从2013年年初开始,该市光伏产业就频现回暖迹象,产品价格稳步上涨,各光伏企业在订单大增的情况下,开始大量招工,扩线生产。就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来看,该市光伏企业“春意盎然”。
据国家统计局新余调查队抽样调查显示:今年2月,新余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1%,环比上涨1.0%。其中,多晶硅产品价格环比上涨5.06%,硅太阳能电池产品价格环比上涨7.32%,太阳能电池零部件产品价格环比上涨1.85%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EPIA最新数据展现出欧洲太阳能市场正处于一片萧条的态势。不过,虽然德国与意大利新增装机量暴跌,其它欧洲国家的总装机量稳定为6吉瓦。此外,亚洲太阳能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美国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
上周四,在布鲁塞尔市场研讨会上,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表示,2013年,欧洲新增光伏装机量占全球规模的比例仅为28%,大幅低于2012年的59%。
EPIA指出,201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为11.3吉瓦,日本为6.9吉瓦,亚洲已取代欧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市场。昔日大佬德国新增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2013年,在“稳中求进”政策总基调和国外市场不断回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呈平稳发展态势。但是,产业运行中还存在企业利润率明显下滑等一系列困难;而且,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长期性不利因素依旧存在。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谨慎乐观。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加强重大技术的选择和培育;加速产业政策的转型;着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2013年,在“稳中求进”政策总基调和国外市场不断回
- 关键字:
LED 光伏
- 全国政协委员、奥克股份董事长朱建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绿色能源,光伏行业不能依靠补贴实现持续发展,其健康发展应该是实现自身盈利,依靠技术进步推动光伏发电具有经济性;政府也应该保持对光伏发电的政策补贴,从减排角度去确定补贴金额,将光伏发电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的环境效益转移给光伏发电企业。
朱建民表示,受益于去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回暖,公司主导产品之一的晶硅切割液今年和去年比出现明显增长。他解释,多晶硅行业低迷期,切割液大量在循环回收利用,但当需要生产效率提高时还需要新的切割液,也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光伏介绍
光伏(PV or photovoltaic):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工艺:
将多晶硅硅片经过:制绒、蚀刻、扩散、烧结、印刷……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