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以太网-can网关

以太网-can网关 文章 进入以太网-can网关技术社区

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视觉传感器*

  •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视觉系统被广泛用于工业检测、生物医学、军事侦察等领域。嵌入式视觉系统,是将图像的采集、处理与通信功能集成于单一相机内,从而提供了具有多功能、模块化、高可靠性、易于实现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同时,视觉传感器需要通过网络化设计完成控制信息、图
  • 关键字: CMOS图像传感器 DSP  以太网 图像采集  200803  

芯片制造商正在转向10G以太网

  •   芯片制造商NetXen和ServerEngines正在为支持最新PCIExpress连接和虚拟化标准的10Gbit/秒芯片整装待发。该器件可以提升10Gbit产品性能,并使服务器更进一步实现融合式数据中心网络。   最终,服务器制造商希望能够在以太网上为系统提供多元化网络、存储和集群功能,利用虚拟技术能够一次处理多个项目。但是,最终实现这一目标可能还在一年以后,部分因为它需要艰巨的软件开发工作。   例如,没有芯片能够完全支持虚拟化和用于减少主机CPU开销的TCP减负引擎,Linley集团资深分析
  • 关键字: 以太网  

安华高科技推出新一代10 Gb/s以太网收发器产品

  •   Avago Technologies(安华高科技)宣布,推出业内第一款10 Gb/s以太网SFP+ SR短距离光收发器产品,Avago是为通信、工业和消费类等应用领域提供模拟接口零组件的领导厂商。目前已经开始批量出货,采用850 nm VCSEL技术的10 Gb/s AFBR-700SDZ SFP+小型可插拔收发器配备有数字监测接口(DMI, Digital Monitoring Interface),为业内第一款可以将更高层次速度和连接端口密度带到新一代网络设备的产品。   Avago光纤光学产品
  • 关键字: 安华高科技  以太网  收发器  通信基础  

可编程器件在以太网集线器中的应用

  •   1 引言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以太网的互联技术也从早期采用专用同轴电缆的总线式网络发展到现在的多层交换机方式。传输和交换的效率和可靠性大为提高。在普通的商用网络中由于交换机性能高,扩展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了以太网互联的主流技术,而集线器技术已经基本不再使用,逐渐淡出市场。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应用场合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比如网络安全方面的数据监测、攻击检测、防范等。网络系统往往需要将每一个网络端口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如果使用交换机来完成,需要交换机具有特殊的端口监视能力
  • 关键字: 可编程器  以太网  集线器  

MOXA嵌入式计算机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解决方案

  •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应用需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整体结构上分为3层:变电站层、通信层和间隔层。间隔层主要由保护单元和测控单元等组成,通信采用RS485现场总线;通信层包括通信控制器、保护管理机以及规约转换器等;变电站层由本地后台服务器、保护工程师站和五防系统等构成,通信采用100M工业以太网。   一般来说,间隔层测控装置将实时采集的各种测量数据发送到通信层,并由通信层向变电站层转发;同时,通信层接收来自变电站层的各种操作数据,对间隔层进行一定的控制。可见,通信层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上发挥着
  • 关键字: MOXA  以太网  RS485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10GBASE-T:基于铜质电缆的 10Gb以太网指南

  •   10Gb以太网切实可行且万事俱备   自从2002年批准10Gb以太网通信标准以来,业界总是预测“明年”将会最终推出10Gb以太网。然而,自诞生以来,10Gb以太网的发展就因为其无法利用各种低速以太网标准成熟的传输方式而受到阻碍。到目前为止,10Gb以太网仍然缺乏一种基于非屏蔽双绞线(UTP)铜质电缆和RJ-45接头的解决方案。   最初,业界曾认为10GBASE-T,即现在所谓的基于铜质电缆的10Gb以太网,在设计、研发和实现上难度太大,因此他们希望改变原有的基本结构、传输介质、成本结构和操作方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10Gb  以太网  铜质电缆  通信基础  

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控制方案的研究

  •        一、引言   对工业自动化领域而言,大量的智能设备可通过各种途径连到Internet上,通过网络相互传递信息和数据,实现智能化现场设备的功能自治性、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以及监管控一体化。       现场总线(FieldBus)就是顺应这一形势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现场总线的出现,标志着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又一新时代的开始。这一技术的发展,对实现面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起到了
  • 关键字: 嵌入式  工业  以太网  嵌入式  工业控制  

单芯片以太网瘦服务器的实现

  •   摘要:mc9s12ne64是内置以太网mac层和phy层的16位网络单片机。本文介绍如何在开发之初,为ne64建立硬件开发平台和软件调试平台,以及如何利用开放源代码,在ne64上实现单芯片的以太网服务器。   关键词: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服务器   引言   随着网络应用的推广,网络的概念逐渐由pc向工控模块上转移,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采集或者远程控制越来越受到了行业的关注。   进行以太网服务器的开发时,一般的做法是mcu或者dsp加上网卡芯片。这样做可以根据设计应用的领域,选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以太网  服务器  无线网络  

Broadcom推出65nm、5端口千兆以太网(GbE)交换器BCM53115

  •   Broadcom(博通)公司宣布,推出业界首款采用单芯片设计的65nm、5端口千兆以太网(GbE)交换器BCM53115,该器件将使得具有千兆以太网连接能力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家用网络设备无处不在。65nm工艺技术使Broadcom能够开发出业界占板面积最小的智能交换解决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性能,而且与前几代Broadcom芯片相比功耗降低30%。现在,千兆以太网交换器第一次达到了如此低的功耗和价格水平,可以促进家用路由器、住宅网关、机顶盒和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从具有快速以太网(FE)连接能力过渡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Broadcom  以太网  交换器  通信基础  

世强推出RS232到以太网数据收发全套参考设计方案

  •   日前,世强电讯宣布由内部以太网专家组所开发的“RS232到以太网转换方案”新鲜出炉。   RS232是很多设备的通用接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的传统设备需要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或进行复杂组网。于是出现专用的RS232到以太网转换的转换器,但是这些设备成本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并且修改困难。   世强电讯的FAE设计开发了基于成帧传输的TCP方式RS232到以太网的方案。方案基于Silicon Labs成熟的TCP/IP协议栈和C8051F34x+CP220x的硬件基础,实现了RS232到以太网的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世强  以太网  RS232  通信基础  

美国理想发布万兆以太网线外串扰测试套件

  •   美国理想工业公司(IDEALINDUSTRIES,INC.,)近日发布了其全新的万兆(10GbE)以太网线外串扰测试套件—LANTEK10GBKIT。这是一个符合国际测试标准,配合美国理想的LANTEK6A和LANTEK7G线缆认证测试仪实现线外串扰测试功能的附加套件。      随着万兆(10GbE)以太网在局域网和数据储存环境中的应用,带给网络设计师和布线安装人员一个全新的挑战,这就是线外串扰(AlienCrosstalk)。线外串扰是在利用双绞线传输递增频率时所产生的副作用,需要利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美国理想  万兆  以太网  通信基础  

以太网技术走向电信化

  •   以太网的带宽和传送距离大幅提高、应用面不断拓宽,大有向运营商长途网延伸之势,但以太网本身只是一种分组封装和投递的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络建设还需要进行本质的改造,提高安全度、可靠性、多业务提供能力以及维护和可运营等特性。   网络安全性包括用户隔离、抗攻击、病毒过滤等防护措施,而满足业务接续的网络可用性要求后,网络能够在任何单点发生故障时,让用户无感知地快速保护倒换,增加多业务提供能力,网络可以识别和标识业务类型,并按不同QoS策略提供服务。远程线路/端口诊断、网络资源监控、快捷的业务部署等运维能力又可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以太网  电信  通信基础  

基于DSP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转换器

共801条 49/54 |‹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以太网-can网关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以太网-can网关!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以太网-can网关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以太网-can网关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热门主题

以太网-CAN网关    树莓派    linu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