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6月7日宣布,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期)通过验收。专家组评审认为,我国已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全国产化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初步形成基于北斗的一体化高精度应用服务体系,系统建设迈入边建、边用、边运行、边服务的新阶段。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以北斗为主兼容其他系统的高精度位置服务网络,将为确保国家高精度时空 信息安全提供根本保障,也是高效实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位置服务的重要项目,对提升北斗系统服务质量,满足政府、行业和大众
- 关键字:
北斗 无人机
- 6月1日上午,日本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了搭载着准天顶卫星的火箭,而这个准天顶系统说白了就是日本版的GPS。原先日本明明用着免费的GPS,为什么还要发展自己的导航系统呢?原先使用GPS有10米左右的误差,但配合上准天顶卫星和地面设备,误差就能从10米缩小到短短的6厘米左右。
这就相当于从原来大概有三四个车位的误差精确到了比你手机屏幕的宽度还短!这所谓的导航系统可不光会导航,其实还有强大的预警功能。我们都知道,战场风云、瞬息万变,有时哪怕提前几分钟获取敌方动向都有可能占得战争胜利的先
- 关键字:
GPS 北斗
- 当今社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电能质量的国家标准。因此,电能质量的测量越来越得到电力用户的重视。电能测量时,从电网的数据采集结果对其精度的影响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ADC),往往A/D芯片的技术参数和指标就决定了整个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指标。本文就电能测量ADC的选择作了综述。
- 关键字:
ADC A/D 数据采集 系统
- 本文介绍一个采用65nm CMOS制造工艺的低功耗的GPS/Galileo L1/E1 OS、GLONASS和北斗2-B1I射频前端芯片。对于Galileo系统,考虑到中频滤波器的带宽仅比4MHz略高,根据大众市场产品(消费电子产品 和汽车)的性能要求,我们决定只支持OS Composite-BOC信号中的BOC(1,1)调制信号。
- 关键字:
导航卫星系统 射频前端 北斗
-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23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说,中国已全面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
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首先在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l
- 关键字:
北斗 卫星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巡视员沈竹林等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北斗办、军委联合参谋部战保局、中国卫星导航协会、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组成的北斗专家组赴开发区就北斗产业园建设及北斗产业发展开展调研,并赴我司进行实地考察,公司董事长迟家升先生,总裁徐烨烽博士出席了调研会议。 调研组听取了星网宇达总裁徐烨烽博士就公司发展历程,“北斗+惯性+”创新应用的布局与实
- 关键字:
北斗 GPS
- 近年来,北斗已经逐渐开始普及民用,像北斗的短报文通信方面,已经在海员和户外运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北斗海聊”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 关键字:
北斗 GPS
- 在北斗这件事情上,想要真有所作为其实没那么简单,考验的不仅是“资金”和“热情”,还有“智慧”和“坚持”。
- 关键字:
北斗 云计算
- 中电光谷3月3日发布公告,华大北斗已与华大电子签订协议。据此,华大北斗拟收购华大电子导航芯片业务,收购价格为人民币1亿元。
公告显示,华大电子导航芯片业务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设立并运行,其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可以用来进行BEIDOU、GPS、GLONASS和GALILEO等导航系统中任意双系统的联合定位。目前,导航芯片业务拥有团队67人,及主要从事导航芯片研发及应用推广工作。
中电光谷认为,芯片设计产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智能工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
- 关键字:
北斗 导航
- 说起手机导航,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虽然全世界的用户都能够接入使用,但是GPS系统的控制权和数据还是始终属于美国的。为了打破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俄罗斯和欧洲分别建设了GLONASS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而现在,又有一个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建设完成——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从1992年开始上马,第一组卫星被称作“北斗一号”,主要承担卫星导航相关
- 关键字:
北斗 GPS
- 近期,美国《科技日报》报道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情况,认为相关测试表明中国的星载设备在高精度、抗干扰、抗辐照等技术性能上有重大提升,揣测中国“北斗”系统能够实现全球组网进行导航定位,再加上中国的“遥感”探测卫星和“天链”数据传递卫星,可以使解放军具备实时追踪并锁定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能力,侦察范围将覆盖全球。
《科技日报》认为,中国新的“北斗”卫星和“遥感&rd
- 关键字:
北斗 遥感
- 低功耗广域网络(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LPWAN)的出现成为满足物联网远距离和大数量无线通信的关键性技术。与当初设计移动蜂窝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人与人的通信不同,LPWAN 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物联网接入技术,具有远距离、低功耗、低运维成本、大接入量等特点,与现有的WiFi、蓝牙、ZigBee 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3G、4G、5G 等蜂窝网络远距无线通信技术相比,LPWAN 真正实现了大区域物联网的低成本和全覆盖。LPWAN 的数据传输距离,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达到3k
- 关键字:
北斗 LPWAN
- 根据BBC新闻2017年1月18日的报道,长期拖拉延误的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目前陷入了很糟糕的困境中——18颗卫星的72台原子钟,竟然有高达9台出现故障,包括3台铷原子钟和6台氢原子钟。
由于卫星本身采取了冗余度非常高的可靠性设计——每颗卫星都配备两台铷原子钟和两台氢原子钟,因此目前总体上,18颗伽利略卫星依旧能保持正常工作。但是如此高的故障率,对于伽利略卫星系统在长期服役中的总体可靠性和实际实用寿命,显然是非常强烈的坏征兆。
&n
- 关键字:
伽利略 北斗
-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最新消息,“北斗三号”卫星计划在今年7月左右进行首次发射,全年共计划发射6至8颗,包括数次一箭双星。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三步走”发展战略,北斗一号是有源定位(RDSS),北斗二号是有源定位+无源定位(类似GPS),可覆盖全球1/3区域,而北斗三号将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卫星性能也大幅提升,单星设计寿命达到12年。
目前,我国已完全建成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
- 关键字:
北斗 GPS
- 在第二届北斗民用推进会上了解到,中国北斗系统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领域应用逐步深入,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整体应用已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新阶段,预计将于2018年率先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覆盖全球。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主任付勇介绍说,北斗系统投入应用以来,一直保持稳定运行,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截至目前,北斗民用用户已达到千万级。无源服务方面,监测数据表明,系统整体性能全部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定位精度、授时精度等关键指标明显优于设计指标。累
- 关键字:
北斗
“北斗”系统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北斗”系统!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北斗”系统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北斗”系统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