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消息,正在青岛参加消费电子博览会的蓝光光盘协会负责人首次谈及了备受中国关注的蓝光DVD专利费问题,并透露,目前专利费的额度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估计今年年底会确定。他同时拒绝透露专利费将在5%以上还是5%以下。
自今年年初以东芝为首的HD-DVD阵营宣布退出市场后,蓝光DVD在高清碟机领域中胜出,业内预计包括中国在内的下一代碟机都可能使用蓝光DVD技术,因此,专利费问题再次为业界瞩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碟机生产国和销售基地,中国是很多商家眼中的圣地,同时也是高清碟机标准争夺的主战场
- 关键字:
蓝光 消费电子 HD DVD
- 在东芝全面停产HD-DVD影碟机之后,在分辨率达1920×1080的高清影碟机与碟片领域实际上就只剩下蓝光光盘一种标准格式。
不过,由于之前在中国市场一直缺乏蓝光光盘片源,所以索尼、松下、先锋等厂家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蓝光影碟机一直乏人问津。
不过,“缺乏片源”这一尴尬状况即将得到解决。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蓝光光盘协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新索”)将会在中国内地开始生产蓝光光
- 关键字:
蓝光 HD DVD
- 韩国三星电子将接管三星SDI公司等离子面板运作。分析师表示,这一举措将帮助三星SDI公司持续亏损的等离子面板业务实现盈利。
三星SDI公司制造等离子面板、传统的阴极射线管屏幕和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由于电视屏幕的价格继续下降,液晶面板的价格越来越便宜并更加流行,导致三星SDI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亏损。
三星SD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三星电子的显示器部门也制造等离子和液晶面板,将接管三星SDI的等离子业务,这一决定立即生效。新的决定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我们在全球等离子市场的竞争力。
- 关键字:
三星 SDI 液晶 显示器
- 【eNet硅谷动力消息】本周一韩国面板制造商三星SDI公司宣布,为了提高下一代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产量,公司计划明年中期前将投资5.29亿美元扩展生产线的产能,未来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产量将达到目前发货水平的六倍。
三星SDI表示,与液晶显示器相比,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更轻薄、能够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并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益。三星SDI试图在全球快速增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市场夺取更多份额,计划投入更大赌注扩展产能。
为了使这一新的显示技术在更多产品中被采用,面板制造商
- 关键字:
三星 SDI OLED 液晶显示器
- 据iSuppli公司,继高清(HD)-DVD格式退出下一代光盘标准竞争之后,台式PC市场对于蓝光DVD播放器的需求大增,导致光学读取头(OPU)这种关键部件供应短缺,因为供应商太少。
今年2月份,HD-DVD的主要支持者东芝放弃了继续与蓝光规格竞争的计划。此前华纳兄弟作出战略决策,停止支持HD-DVD并转而全力支持蓝光技术。由于蓝光已经在下一代DVD格式之争中占据上风,HD-DVD的头号支持者现在已经无力回天,而且大型电影公司和电子设备品牌决定采用蓝光,所以HD-DVD市场实际上已经消失。
- 关键字:
HD-DVD 电脑 光学读取头 笔记本 蓝光 光驱
- 与当年录像带格式大战一样,这场制式大战的输赢将由哪个阵营拥有更多的拥护者决定。本次华纳兄弟的临阵倒戈,基本上为高清DVD之争画上了句号,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垮了HD-DVD阵营。
东芝断臂,蓝光播放器全面获胜
2008年2月19日,新一代DVD制式之争终于结束,日本东芝公司当天正式宣布,放弃研制、生产和推广HD-DVD播放器业务,这一举动也就意味着索尼主导的蓝光制式播放器获得胜利,成为新一代DVD制式的统一标准。
据悉,目前蓝光技术也已得到全世界170多家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
- 关键字:
蓝光 DVD 东芝 HD 索尼
- 6月10日消息,德国光盘设备厂商Singulus第一季度获得了21台蓝光双层光盘生产设备的订单。Singulus本周一称,这个数字表明蓝光技术的采用速度比11年前的DVD技术的应用速度要快。
Singulus首席财务官StefanBaustert说,这个数字意味着蓝光双层光盘生产设备的第一年的订货量远远超过了DVD设备最初的订货量。
11年前,DVD设备最初的订货量为17台。
Singulus在声明中称,它在第二季度已经接到了蓝光双层光盘生产设备的额外订单。一家关键
- 关键字:
蓝光 DVD HD
- 针对蓝光BD协会声称已向TCL授权蓝光技术一说,6月2日,蓝光BD的对手蓝光HD DVD中国版首次予以回应:蓝光BD谈不上授权TCL蓝光BD技术。
在前天举办的08上海音响展上,蓝光BD和蓝光HD DVD中国版的展台面对面,而且展台规模和布置两者相差无几。不过,蓝光BD派出的成员是一水儿的外资品牌,索尼、松下、先锋,而蓝光HD DVD中国版碟机CBHD派出的则是清一色的国产厂家,如TCL、清华同方、新科等。
此前,在5月21日于北京开幕的科博会上,蓝光BD协会董事长曾专程赴京,明确对媒体表
- 关键字:
DVD 蓝光 BD HD TCL
- 随着东芝的退出竞争,索尼的蓝光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高清碟机的“唯一”标准,据悉,中国已经成为蓝光DVD影碟机的重点目标市场,预计三年之后中国市场容量会远远大于日本。
在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蓝光光盘协会联席董事长、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存储事业战略室室长小冢雅之表示,在东芝宣布退出HD-DVD业务之后,蓝光光盘协会的会员迅速增加至187家,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的蓝光DVD影碟机销量正在快速增长,并正在逐渐代替普通清晰度DVD影碟机。
目前,索尼、先锋、松下
- 关键字:
蓝光 DVD HD 高清晰
- 6月2日消息,蓝光格式战胜了HD DVD成为了高清晰度电影光盘的标准。但是,蓝光要战胜老式的DVD还需要许多年的时间。
一位44岁仓库工作人员Noemi Velazquez能够向你解释为什么。她在加州Glendale的百思买商店看了一眼蓝光播放机399美元的价格标签,继续向前走去。她说,我承认蓝光是很好的产品。但是,我要等待价格下降一半再买。
分析师、电影公司和蓝光光盘协会说蓝光蓝光光盘最终将占统治地位。问题是什么时候。
消费者反对大多数蓝光播放机300美元以上的价格,特别是因为采用
- 关键字:
蓝光 DVD HD 高清晰
- 2008TI亚洲开发商大会(TI Developer Conference, TIDC)将于5月26-30日分别在深圳、上海、北京举行。亿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将作为ARM开发工具中国总代理出席大会。
TIDC将为中国的客户带来最新的技术平台与系统解决方案,让中国客户直接与业界的相关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时通过现场演示、主题发言、展览和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让与会者对视讯影像、工业/控制、数字媒体应用与解决方案等方面技术有所了解。TI 首席科学家方进将做“预见 2020 科技大未来&rdq
- 关键字:
亿道电子 TI ARM TIDC 达芬奇 高清 HD
- 国际上两大高清(分辨率达1920×1080)影碟机与碟片标准——蓝光DVD和HD-DVD,在今年2月份东芝宣布退出HD-DVD的生产销售业务之后,HD-DVD大势已去。目前,蓝光DVD标准阵营——蓝光光盘协会正在大力进军中国市场。
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下称“科博会”)上,蓝光光盘协会联席董事长、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存储事业战略室室长小冢雅之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东芝宣布退出HD-D
- 关键字:
DVD 蓝光 高清 HD 产业链
- 【赛迪网讯】4月24日消息,有数据表明,自蓝光光盘在高清DVD格式大战中胜出后,它的销售出现了增长。但如果增长速度不够快,家庭视频市场将难以持续增长。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Redhill集团的资料显示,去年12月份,蓝光光盘和HD DVD激战正酣,在美国销售的高清DVD光盘中,63%采用了蓝光光盘技术。今年3月份,蓝光光盘的优势提高到了81%。
今年第一季度,新一代高清DVD光盘的销售量为490万张,其中380万张为蓝光光盘。自蓝光和HD
- 关键字:
蓝光 HD DVD
- DTS将DTS-ES独立6.1声道发展到DTS-HD(High Definition),这些格式现己用于下一代数字电影院和Blu-ray及HD DVD上。数字影院系统DTS推出的新编码格式叫DTS-HD。也许你早先听说过DTS在ES 6.1声道之后推出过更多声道的DTS++格式,这个DTS-HD就是DTS++的正式注册商标名称。
DTS-HD是一套相关联的声学音频编码系统,包含原先的DTS数字环绕声,DTS-ES和DTS 96/24,也加有无损压缩技术。但它具有更高的互换性和扩张性,除了
- 关键字:
DTS-HD
- 在全球下一代碟机标准的竞争以蓝光阵营的胜利告一段落后,中国的DVD产业开始面临着新一轮的专利枷锁。本土产业的生存空间在哪里?
3月17日,EVD阵营的主要内容投资商今典集团对外宣布,在获得好莱坞主要片商的支持后,EVD将在今年年底前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其名称亦由EVD更名为HD-EVD。
届时,HD-EVD影碟机的视频输出标准全部提升为1080p,达到与蓝光DVD影碟机的视频输出标准一样的水平。
据记者了解,新的HD-EVD播放器的价格只有1000元左右,显然EVD
- 关键字:
DVD HD-EVD 蓝光
:hd-sdi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hd-sdi!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hd-sdi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hd-sdi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