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wimax-3g-arrays 文章
最新资讯
1、引言 目前在各大通信展与技术论坛上,两种后3G技术——HSDPA和WiMAX正在成为新的技术焦点。 在蜂窝移动通信的阵营中,由于数据业务的比例不断增加,移动通信在向提供无线高速数据业务的方向演进,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也相应地优化系统结构,不断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例如GSM的演进路线,传输速率从GPRS的40kbit/s到EDGE的130kbit/s以及UMTS的384kbit/s和即将到来的HSDPA3Mbit
关键字: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WLAN:无线局域网的宠儿 WLAN即无线局域网,结合了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优势,以无线信道为传输介质,实现在短距离内的无线网络通信。 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它只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访问点(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使无线通信得以实现。 WLAN具有易安装、易扩展、易维护、可移动性、速率高、使用开放频段等诸多特点,
关键字: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本文关键字:PMP基站本地网 ITU 测试 重组 运营商 网络 信令 华为 CDMA GSM WIMAX VoIP
摘要:介绍了WIMAX中山试验VoIP的测试环境、测试结果及理论分析,从各个方面对VoIP测试给出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1、测试设备与场景
(1)广东移动中山WiMAX试验局设备及组网环境介绍
中山WiMAX试验局VoIP测试局点
关键字: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被称为“烧钱产业”的WiMAX,其全球产业链已具雏形,虽面临风头强劲的3G的严峻挑战,但其成长值得期待。 3月14日,有网络媒体称“中国联通WiMAX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记者随即致电联通总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说法,“联通WiMAX网络尚处在小规模的定点试验阶段”。 而在此之前的3月6日,美国力推WiMAX商用的Clearwire公司以25美元每股价格发行2
关键字: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随着中国移动取得TD-SCDMA牌照机会日益增加,在10家设备供应商参与中国移动此次竞标行将揭晓之际,业界预测中兴通讯有望获得30—35%份额,而首轮招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各设备供应商未来在国内TD市场所占的份额,一切数据说明国内3G建设最大的受益者将是中兴通讯。 市场一直认为,如果政府部门推动TD-SCDMA成为我国主要3G标准模式,那么TD-SCDMA牌照发放给中移动属合理举动,而并非所谓的“吃大户”。尽管中移动长期处于“一枝独大”的状况,虽然有有声音要求政府
关键字:
3G 通讯 网络 无线 消费电子 中兴 消费电子
随着中国3G牌照发放的临近,3G网络规划设计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WCDMA与TD-SCDMA采用相同的核心网架构,在进行核心网的规划设计时,组网方式问题是规划的重心。R4核心网在电路域引入了软交换技术,采用承载和控制相分离的网络结构,实现了MSC Server(移动软交换服务器)和MGW(媒体网关)的物理分离,符合NGN的演进趋势,并且可以减少机房、传输资源的使用,新业务部署快,使得运营、维护成本大大降低。随着WCDMA R4设备的成熟,采用R4组网已经成为运营商的首选。WCDMA R4核心网在电路域
关键字:
3G R4 核心网 通讯 网络 无线 域组网
中国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新一轮的投资计划高达267亿元。在昨天召开的第六届移动通信产业国际论坛上,官方首次证实了这一消息。
“2007年我国的3G将有新的进展,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将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十大城市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建设,由国家发改委核准的3G新一轮投资计划,也达到了267亿元。”在公开致辞中,北京市副市长吉林说。这是近期官方就3G投资的首度表态。
实际上,这里的“3G”指的是中国提出的3G技术标准TD-SCDMA(以下简称TD)。经过多年的培育后,为确保TD技术能够
关键字:
3G 通讯 网络 无线
提高3G系统的灵活性
当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3G系统进入商业运行一方面需要解决不同标准的系统间的兼容性;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技术的飞速发展,3G无线通信系统要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升级能力,软件无线电技术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作为3G移动通信标准中的两个主要标准,W-CDMA和CDMA2000都采用码分多址接入方式,并具有信道带宽宽、数据速率多样且支持高速率、不同业务采用信道编码不同等共性,同时,这两种标准之间在码片速率、信道带宽和信道选择码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及提
关键字:
3G 4G 软件无线 通讯 网络 无线
被称为“烧钱产业”的WiMAX,其全球产业链已具雏形,虽面临风头强劲的3G的严峻挑战,但其成长值得期待。
3月14日,有网络媒体称“中国联通WiMAX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记者随即致电联通总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说法,“联通WiMAX网络尚处在小规模的定点试验阶段”。
而在此之前的3月6日,美国力推WiMAX商用的Clearwire公司以25美元每股价格发行2400万股,IPO融资6亿美元。分析师认为,对于众多投资者来说,Clearwire的魅力在于WiMAX值得期待的发
关键字: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安捷伦科技公司与Beceem Communications日前宣布,双方已签署协议,联合开发移动WiMAX设备(基于IEEE 802.16e-2005标准)高速制造测试解决方案。
安捷伦将首先以MXA信号分析仪、MXG信号发生器、安捷伦测试执行和控制软件为基础,开发一套全新的WiMAX测试系统,然后将对该测试系统进行优化,以使其能够直接控制Beceem的MS120基带射频芯片组和WiMAX调制解调器软件,从而获得尽可能最高的测量吞吐率。Beceem将验证安捷伦测试系统适合那些正在基于MS120芯片组开发
关键字:
WiMAX 安捷伦 通讯 网络 无线 测试测量
业界沸沸扬扬在谈论3G的牌照发放的问题,甚至在12月初香港的ITU大会之前成为股市的新推力,中兴、大唐等3G概念的股票疯长说明各方对3G的预期相当看好,正当3G概念股票倾于理性,最近又传出信息产业部王部长的声音“3G发牌基本成熟”,又给开始平静的3G概念股烧了一把火。3G市场真的像股评家认为的那样吗?
说到3G,不能不提TD-SCDMA,大多数行业人士都认为-基于TD标准的产品成熟很大程度决定了3G牌照的发放时间,最近在各地进行的TD-SCD
关键字:
3G 通讯 网络 无线
根据易观国际《中国WiMAX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07》研究表明:到2011年WiMAX的用户总数有望发展至839万人,其中游牧式笔记本用户和半移动式手持终端用户将会成为其中的主流,分别为389万和360万。
易观分析:作为宽带接入无线化解决方案的WiMAX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大力关注,WiMAX可以以固定、游牧、便携和移动等多种方式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2006年全球在该领域的投资额已达到5.84亿美金。其中基于802.16e的移动WiMAX由于在提供移动性的解决方案之外对固定和
关键字: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在前不久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被称为3G政策风向标会议的“3G在中国2006全球峰会”上,Broadcom公司的总裁兼CEO Scott McGregor先生亲临北京会场,并发表演讲,为我们展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它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革命性的改变。Broadcom公司以如此积极的态度关注和参加这次3G大会,这在中国的3G标准和产业正处于关键时刻的环境下,表明了Broadcom这个通信技术巨头对中国3G市场的鲜明态度。
McGregor先生为大家描述了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
3G Broadcom 通讯 网络 无线
安捷伦科技公司推出Agilent E6651A移动WiMAX测试仪,从而帮助设计人员和制造商更快地将IEEE802.16e用户产品投入市场。安捷伦与Innowireless公司强强联手,结合双方在工程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共同开发了这款创新产品。它是双方合作以来的首个成果。
安捷伦无线事业部副总裁Ron Nersesian表示:“E6651A移动WiMAX测试仪将会帮助WiMAX用户站的设计者和制造商尽快完成从研发到量产的过程,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显著增强产品的完整性和质量。通过与Innowirel
关键字:
WiMAX 安捷伦 测量 测试 通讯 网络 无线
3月12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调研机构In-Stat日前指出,WiMax、Wi-Fi和3G三种无线宽带技术将长期共存,没有哪个单一技术能够垄断市场。
据英国媒体报道,In-Stat称:“每项技术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这三项技术将长期共存,相互竞争。”
Wi-Fi作为“热点”,主要被发达国家广泛部署,如美国和欧洲。作为广域Mesh系统,主要被当地政府和学校所采用。
而WiMax主要作为固定无线和移动接入解决方案来部署,与3G形成竞争。在一些超级发达国家,WiMax在移动领域的应
关键字:
3G Wi-Fi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intel-wimax-3g-arrays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intel-wimax-3g-arrays!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intel-wimax-3g-arrays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intel-wimax-3g-arrays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intel-wimax-3g-arrays相关帖子
+intel-wimax-3g-arrays资料下载
+intel-wimax-3g-arrays专栏文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