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健康设备:数据靠谱不?
编者按:目前可穿戴产品遇到的问题就在这:数据医疗机构不承认,仅供参考,各个公司产品大同小异卖的只是创意,而创意带给人们的新鲜感过了就没什么意思了。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市区一医院主任中医师周兴武。“运动是有个体差异的,如果设定一个笼统的标准来限制个体差异极强的个人,肯定是不准确的,尤其是处在生长期的小孩和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衰退的老人。”周兴武表示,每个人消耗的卡路里的数量是根据个人的体重、身高和年龄等因素综合产生的,而个人需要多大的消耗量也要由个人情况和体质决定,“每个人的运动习惯和体质都不同,因此运动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周兴武表示,这些智能设备产生的数值通常大多数的医院是不认可的。这些智能设备玩玩可以,要是想精确地掌握自己的各项生理指标,用简单的数据统计算出的精确值肯定是不准确的。“单靠这些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市民不能迷信,毕竟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才是最了解的,只要做到科学合理运动,我想应该就可以了。”(记者 马超 通讯员 申琳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5461.htm新闻加点料:可穿戴式设备是什么?
智能手环只是形形色色可穿戴式设备中的一种,从谷歌眼镜到各种手表,甚至鞋和服装,越来越多的可穿戴式设备走进人们的视野。对于可穿戴式设备,业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总体上来讲,它是借助传感器,通过与人体的直接接触或交互,服务或挖掘用户的特定需求。作为一种新理念诞生的智能设备,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升级。当前,可穿戴式设备已经嵌入了拍照、语言操作、镜片导航,以及对体重、血压、食物摄入、睡眠习惯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功能。在资本推动下,大大小小的公司想尽一切办法,将各种传感器、电池和电子元件组合起来,使可穿戴式设备成为很多创意的实现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