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 文章
- 在索尼、松下等主导的蓝光联盟积极拉拢中国碟机企业之际,中国国内的两大高清碟机联盟却争斗得愈加激烈。
这次首先出招的是时代今典主导的红光高清EVD联盟。7月11日,中国蓝光高清联盟推出几款蓝光高清DVD样机(即CBHD,中国版HD-DVD)后,原EVD技术提供商北京阜国数字的技术人员称,发现了CBHD后端技术有盗用EVD相关技术的嫌疑。
7月23日,作为唯一EVD技术授权方,北京今典环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发表声明表示,中国蓝光联盟的HD-DVD(即CBHD)必须立即停止对EVD技术的侵权,并承
- 关键字:
EVD 蓝光 高清碟机 CBHD HD-DVD
- EVD技术陷入“侵权门”
7月23日,北京今典环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今典环球)发布声明:今典环球是唯一的EVD权利授权人,中国蓝光联盟的HD-DVD即CBHD必须立即停止对EVD技术的侵权,并承担侵权责任。CBHD若不能就如何停止侵权和承担法律责任作出明确承诺,今典环球将对CBHD技术主持方及关联侵权机构进行诉讼维权。
据记者了解,对于CBHD侵权行为,今典环球董事长张宝全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协商解决不是不可以,但CBHD的相关方至今没有主动找过
- 关键字:
EVD 蓝光 HD-DVD CBHD 红光
- 随着蓝光DVD格式顺利击败高清DVD格式,蓝光光盘及其配套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出货量正在快速增加。
根据本周日本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基于蓝光技术的录音机和播放器的销量第一次突破了12.2万台大关,这也是销量首次达到6位数。
这个数字是一次非常健康的跳跃,今年5月基于蓝光技术的录音机和播放器的销量为8.2万台,预计在今年7月销量还将维持一定的涨幅,因为届时数百万的日本工人都会得到年中奖金, 还有8月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这些都将为消费电子产品的销
- 关键字:
蓝光 DVD 高清 光盘
- 1935年,铁氧体的发明人,当时任 教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电化学系的加 藤与五郎博士和武井武博士创立了 东京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从事 磁性材料的商业开发和运营。1983 年,该公司正式更名为TDK株式会 社,取的是原名称Tokyo(东京) Denki(电气) Kagaku(化学)的 首字母(中文公司译名:东电 化)。秉承创新的理念,在电子工 业的发展历史上,TDK始终引领着 创新的步伐,从磁带到磁头再到现 在的DVD光盘
- 关键字:
TDK DVD EMC LCD
- 中国高清碟机市场之争“谍”影乍现。昨天,号称是“中国版HD-DVD”的CBHD(中国蓝光高清DVD)被爆出涉嫌盗取EVD技术,而泄密者被指为原EVD技术提供方——北京阜国数字的副总裁郝杰。
尽管中国蓝光高清联盟方面对此予以否认,但EVD拥有方——今典环球有关人士已明确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或于下周发表正式声明。
EVD技术初步认定被盗
据悉,事情的起因缘于本月11日,中国蓝光联盟
- 关键字:
EVD CBHD 蓝光 HD-DVD
- 国际两大高清(分辨率达1920×1080dpi)影碟机与碟片标准——蓝光光盘和HD-DVD的较量出现新变化,在今年2月份东芝宣布退出HD-DVD生产销售业务后,失去优势的HD-DVD标准计划在中国东山再起,迎击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清推荐标准EVD。
由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TCL、新科、清华同方等众多企业组成的HD-DVD中国版阵营,目前已研发生产出HD-DVD中国版影碟机,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龙法昨天告诉本报记者,一个月内HD-
- 关键字:
蓝光 HD-DVD 影碟机 EVD
- 伴随中国蓝光高清DVD产业链布局,对于其“身世”的质疑一直泛滥江湖,至昨天达到高峰:EVD专利提供商北京阜国高层质疑中国蓝光高清涉嫌盗用EVD核心技术,阜国将展开法律维权。
阜国质疑
“CBHD涉嫌盗用EVD核心技术,我们一定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EVD专利提供商、北京阜国数字总经理鲍敦奎昨天对记者表示。
所谓CBHD,即中国蓝光高清DVD的简称。2007年9月,由中国视像工业协会、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和清华大学光盘国
- 关键字:
蓝光 DVD EVD CBHD 高清 阜国
- 自2008年2月,东芝宣布放弃HD-DVD业务后,以索尼、松下、飞利浦等品牌主导的蓝光阵营在下一代高清影碟机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一个人在战斗”的状态。尽管下一代高清影碟机技术得以统一,企业暂时不用再为“站错了队伍”而担忧,但中国作为影碟机制造大国,至今还没有一家本土企业在国内推出蓝光影碟机。据悉,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专利费问题仍然困扰着本土影碟机生产企业。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又传出了其他下一代高清影碟机技术的产业化逐渐成熟、产品即将上市的消息,这搅乱
- 关键字:
蓝光 消费电子 HD DVD
- “其实山寨黑手染指的不仅是手机,还包括平板电视。”本报报道了山寨手机在深圳的产业链后,陈展鹏(化名)给记者打来电话,忧心地指出,活跃在广州、深圳两地的山寨平板电视加工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在业界造成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陈展鹏前几年曾混迹于此行业,促成过几笔数百台以上的订单交易。据他描述,行业内还没有山寨电视机的称呼,但整个发展过程与深圳山寨手机的发迹如出一辙,都是一些台湾人把解码驱动技术带入内地或者是部分内地的人去台湾用钱“买”来板卡的制造技术。
- 关键字:
山寨手机 LCD DVD 液晶电
- 7月11日消息,正在青岛参加消费电子博览会的蓝光光盘协会负责人首次谈及了备受中国关注的蓝光DVD专利费问题,并透露,目前专利费的额度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估计今年年底会确定。他同时拒绝透露专利费将在5%以上还是5%以下。
自今年年初以东芝为首的HD-DVD阵营宣布退出市场后,蓝光DVD在高清碟机领域中胜出,业内预计包括中国在内的下一代碟机都可能使用蓝光DVD技术,因此,专利费问题再次为业界瞩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碟机生产国和销售基地,中国是很多商家眼中的圣地,同时也是高清碟机标准争夺的主战场
- 关键字:
蓝光 消费电子 HD DVD
- 被称为下一代DVD格式的“蓝光”正在加紧渗透中国市场。昨日,蓝光光盘协会(BDA)中国工作组在京公布了“蓝光”在华推进的进程:蓝光产品在华第一家测试中心成立;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音频编解码(DRA)技术也已通过专业评估。此外今年年底,蓝光阵营重要企业索尼将在华实现光碟的量产。一系列举措表明,一条蓝光产业在华隐约成形。
蓝光本土化进程加速
昨日,蓝光光盘协会中国工组主席松村孝宣布了以上三个推进蓝光在华普及进程的消息。
继全球11家产品测试中
- 关键字:
蓝光 光碟 DVD 产业链
- 一天内在中国市场打出四大重拳,蓝光DVD阵营由此拉开对中国市场的正式攻坚战,但蓝光阵营迄今悬而未决的专利问题,也成为其敲开中国市场大门前一道难以回避的门槛。
四拳齐发
“我们希望通过蓝光这个统一的格式帮助国内企业走出中国,在世界范围共同开展蓝光事业。”昨天,蓝光光盘协会中国工作组主席、日本先锋技术研究开发本部执行董事松村纯孝如此开场白。
当日,蓝光光盘协会在京宣布了在华市场拓展的三项进展:在华首家蓝光光盘测试中心成立、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
- 关键字:
蓝光 测试 索尼 DVD
- 在东芝全面停产HD-DVD影碟机之后,在分辨率达1920×1080的高清影碟机与碟片领域实际上就只剩下蓝光光盘一种标准格式。
不过,由于之前在中国市场一直缺乏蓝光光盘片源,所以索尼、松下、先锋等厂家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蓝光影碟机一直乏人问津。
不过,“缺乏片源”这一尴尬状况即将得到解决。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蓝光光盘协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新索”)将会在中国内地开始生产蓝光光
- 关键字:
蓝光 HD DVD
- 由于缺乏核心专利技术,新一轮的蓝光价格战和专利危机很快摆在了中国DVD企业面前。
5月30日至6月1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的“第16届上海国际音响影视展览会暨上海国际数字家庭娱乐展”上,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展示了由TCL、新科、清华同方等国内公司共同参与开发制造的中国蓝光高清DVD(CBHD,俗称中国版HD DVD)播放机,以及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影音像出版社等制作的CBHD碟片。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还声称,这是一项为了应对蓝光阵营的不同声音,避免重蹈DVD专利费覆辙而
- 关键字:
蓝光 CBHD DVD
- 日前,杭州国芯表示,已经通过授权获得ARM926EJ-S处理器,将用于其为家庭娱乐和多媒体应用设计的下一代数字电视和机顶盒芯片。
ARM进军数字家庭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在手持设备市场独占鳌头,几乎一统天下的ARM核,能在数字家庭市场重演辉煌吗?“我们预计至2010年,基于ARM的处理器一半以上的出货量来自于非移动市场和嵌入式市场。”ARM中国区总裁谭军表示。他预计至2010年,全球基于ARM处理器的出货量将达到50亿片。
谭军表示,目前在机顶盒/DVD芯片厂商,已采
- 关键字:
ARM 数字家庭 移动 手持设备 机顶盒 DVD
dvd介绍
1. DVD诞生
DVD的全称,在诞生之初是Digital Video Disc(数字视频光盘),目前则称为“Digital Versatile Disc”,即“数字通用光盘”,是CD/LD/VCD的后继产品。DVD从1994年下半年提出初步规格到1996年年初样机的出现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谓发展迅速,是娱乐业公认的新一代标准的存储技术。而且,计算机业对其做出的反应也十分积极。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