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rw 文章
- 蓝光产品近来广受关注。出色的高清播放体验使不少玩家为之动心。但动辄数千的蓝光播放机及数百元的碟片价格让人望而却步。记者了解到,最近不少用户偏向购买高清播放机暂时取代蓝光DVD的作用。目前高清播放机产品正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价格都十分不规范,用户在购买该类产品时应擦亮眼睛。
400元买高清播放机?
家中电脑有不少高清电影,如何连接电视获得大屏幕视觉体验?以往通过电脑与电视相连的方法比较麻烦,如今市场上出现一种被称为高清播放机的数码产品瞄准了这一市场,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这类产品与
- 关键字:
蓝光 高清 播放机 DVD
- 为争抢中秋与国庆假期市场,索尼首次在中国市场下调其蓝光碟机价格。
从上周五起至10月5日,凡在全国索尼数码工作坊和Sonystyle实体店购买索尼BDP-S300蓝光播放器(原售价4990元)的消费者,将直接获得1000元的优惠。此外,凡在索尼经销商处购买蓝光碟机还可额外再得到100元的优惠,且此前公布的买播放器送三张蓝光光盘的活动仍继续进行。
索尼蓝光碟机的售价高出普通DVD近10倍,市场销售一直不振。
- 关键字:
索尼 蓝光 DVD
- 如果在DVD标准上,继续按照国人的麻将玩法玩下去。我看无论是谁手上拿着再好的一副牌,也别想和上一把。
麻将据说是中国人的国粹,而且香飘出了国门,连英语中都有一个照中国发音弄出来的单词——Mahjong。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为了将麻将发扬光大,还颁布了《中国竞技麻将竞赛规则》,麻将也由此成为了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麻将讲究的是吃上家、盯下家、碰死对家,也许这种麻将精神已经深入根髓,这不,在中国的新一代DVD标准就涌现出了不少“麻将高手”。
- 关键字:
DVD 高清 蓝光 HD DVD
-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东芝宣称开发出拥有高画质DVD播放技术——XDE DVD播放器后,业界专家纷纷对此予以关注。
多年来,东芝公司一直是视频播放技术领域内的佼佼者,但在后来的DVD盘片格式大战中,东芝HD DVD格式输给了以索尼为首的蓝光阵营。东芝并未因此裹足不前,反而将目标转回传统的DVD技术,开发出了新款DVD播放技术——XDE DVD。
“XDE”是“eXtended Detail Enhancemen
- 关键字:
东芝 DVD XDE 蓝光
- 蓝光DVD光驱(BD-ROM)的价格再次触到冰点。据报道,我国台湾的制造商正在发动一波价格战,蓝光DVD光驱爆出每台新台币约3700元(约合人民币925元)的价格。据了解,我国台湾白牌业者以Pony推出BD-ROM,采用Sony读取头,售价3,700 新台币。面对白牌业者低价策略,台系品牌BenQ、Liteon品牌制造商尚未跟进,售价依然维持在4000元新台币,华硕则将蓝光康宝(BD Combo)报价降低到6000元新台币左右。
此外,虽然蓝光BD-ROM、蓝光康宝相继调降报价,不过,渠道商也表
- 关键字:
蓝光 DVD 光驱 BD-ROM
- 据国外媒体报道,东芝周一宣布推出新的DVD播放机XD-E500,这款机器大大提升了在高清电视上观看DVD的画质。
这是东芝在下一代DVD高清光盘标准大战中失利后,将重点转向DVD的所采取的举措。新款DVD播放机的建议零售价格为149.99美元,是正常的“升频”播放机售价的两倍,但不足蓝光播放机售价的一半。“升频”播放机可以通过提升频率改善DVD的播放画质。
今年早些时候,索尼阵营的蓝光光盘击败东芝的高清DVD格式,成为高清光盘的统治标准。此后
- 关键字:
东芝 DVD 蓝光 高清
- 国际上两大高清影碟机与碟片标准——蓝光DVD和HD DVD,在全球市场竞争数年之后,如今HD DVD大势已去。2008年2月19日下午16时,东芝在日本总部对外正式宣布,经过对其HD DVD整体战略的透彻分析,决定不再继续开发、生产和销售HD-DVD播放机和刻录机。东芝承诺将继续为东芝HD DVD产品的所有用户提供全面的产品支持和售后服务。
随着东芝的撤出,原先互不相让的高清影碟机与碟片规格之争,将变为由索尼等公司力推的蓝光DVD一统天下。那么,东芝退出HD DVD到底能
- 关键字:
DVD 高清 蓝光 HD EVD
- 近日,网上交易平台卓越亚马逊中文网开始在销售蓝光碟片,首批蓝光影碟价格为175元,比国外的售价还便宜。自从近年来市场上开始出现蓝光产品以来,消费者反映如何呢?
根据记者连日在电脑城以及各大专业卖场了解到的信息得知,主动问津蓝光产品的消费者廖廖无几。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价格高和片源短缺是蓝光还未达到普及的原因。
蓝光普及尚需时日
最近,索尼、松下主导的蓝光光盘协会公布了最新蓝光产品销售情况:今年前6个月,美国消费者在蓝光碟片上花费了1.94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蓝光与HD-DVD的
- 关键字:
蓝光 HD-DVD BDA 专利
- 德赛集团收到欧美订单超20万台
由惠州德赛集团生产的首批蓝光DVD播放机日前出击海外市场,开始在澳洲各大卖场上市,这一与国际技术潮流同步的中国产品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青睐,掀起了国产蓝光碟机在海外新一波的消费时尚。
契合国际主流消费趋势
德赛方面透露,到目前为止,德赛集团已经收到来自欧美等地区国际知名企业的蓝光DVD播放器订单超过20万台。作为最早向国际市场推出此类产品的中国企业,德赛也由此确立了其在国内蓝光阵营中的龙头地位。
据悉,今年初,HDDVD的创始人东芝公司宣布放弃HD
- 关键字:
蓝光 DVD 德赛 HD
- 蓝光难撬中国市场
虽然全面打开美日市场,但盗版和价格因素成国内发展桎梏
最近,索尼、松下主导的蓝光光盘协会(Blu-ray Disc Association)公布了最新蓝光产品销售情况:今年前6个月,美国消费者在蓝光碟片上花费了1.94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蓝光与HD-DVD的总和增长了350%。在今年2月,HD-DVD退出竞争之后,蓝光碟片在日本、欧洲和美国都经历了需求的井喷。
索尼家庭电影娱乐公司(SPHE)亚太地区副总Tim Meade据此指出,全球蓝光影碟和DVD的销量
- 关键字:
蓝光 索尼 松下 HD-DVD
- 导致非法厂家有机可乘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我国台湾液晶面板过剩,有可能是日韩市场集体换机,也有可能是日韩厂商为了产业升级而快速销售小尺寸面板等。现在我们再追究“山寨平板”具体产生的原因没有意义,因为“山寨平板”已经进入市场。从预测产能来看,山寨平板电视年产能已达到200万台~300万台。广州平板显示促进会副会长徐洪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山寨平板’对整个行业所产生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它对二、三线品牌的影响已经显
- 关键字:
液晶面板 平板显示 山寨平板 DVD
- 据记者了解,与美日市场不同的是,中国市场并没有因为HD-DVD的退出,就剩下蓝光一个选项。在中国市场上,还存在与蓝光并存的CBHD(中国版HD-DVD)、EVD标准。
目前,三大标准中以蓝光实力最强,而且蓝光也以老大自居。蓝光协会的人士称,美国、日本蓝光市场已进入成长期,欧洲在2009年进入成长期,中国进入成长期也不会遥远。松下电器研究开发中国标准化与技术合作中心所长、蓝光光盘协会中国推进小组主席赵桂志称,蓝光产品才刚刚起步,蓝光DVD的产业链还在逐渐完善,企业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市场。
- 关键字:
HD-DVD 蓝光 数字音频编解码 BDA EVD CBHD
- NEC电子日前完成了新产品“SCOMBO@UM2A”系统芯片的开发,全球首次将蓝光影碟机的前端伺服主要功能集于一颗芯片上,并将于即日起开始发售样品。
该新产品是一款适用于可支持蓝光光盘和DVD光盘的电脑光驱以及家用录放机的内置系统芯片。其最大优势在于:(1)该产品是全球首次将控制激光头的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数字化,并将进行数据调制解调及误码纠正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集成于一颗芯片上;(2)实现了全球最高水平的刻录播放速率——支持蓝光8倍速;(3)实现了单芯
- 关键字:
NEC 系统芯片 蓝光 DVD
- 半年之前,下一代高清DVD标准蓝光(Blu-ray)击败HD-DVD,成为国际通行高清DVD标准。
半年之后,中国高清DVD市场却混乱不堪,蓝光(Blu-ray)举步维艰,红光穷途末路……各种标准自立门户,“内战”不断。2008年7月下旬,在中国高清DVD两大标准EVD和CBHD之间爆发的侵权口水战,让中国高清DVD“内战”升级。
新闻扫描:口水战如同一部侦破片
2008年7月11日,中国蓝光联盟在上海举行了
- 关键字:
蓝光 HD-DVD 标准 红光 EVD CBHD
-
EVD专利拥有人张宝全公布证据炮轰蓝光联盟窃密,后者否认侵权,并宣称完成产业链布局,蓝光碟机和碟片即将大规模上市
浮躁的中国碟机市场从来就没有消停过,DVD时代如此,高清时代也不例外。
7月25日下午,中国蓝光产业联盟(即CBHD)召开新品发会布,宣称“已完成产业链布局,碟机和光盘在第四季度量产上市”。
然而媒体更关心的却是,此前一周中国红光高清EVD联盟公开炮轰其窃取EVD专利技术。EVD全球唯一专利授权
- 关键字:
蓝光 高清碟机 DVD EVD
dvd-rw介绍
DVD-RW
DVD-RW的全称为DVD-ReWritable(可重写式DVD),不过业界为了将其与DVD+RW区分,定义为 Re-recordable DVD(可重记录型DVD)。DVD-RW标准是由Pioneer(先锋)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并得到了DVD论坛的大力支持,其成员包括苹果,日立,NEC,三星和松下等厂商,并于2000年中完成1.1版本的正式标准。DVD-RW产品最初定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