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 文章
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落地济南 量子通信产业化又进一步
- 9月12日,中国首个商用量子保密通信专网——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在济南通过专家评审;此前,8月末,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作为世界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通过技术验收。 2017年,量子通信应用落地频传,每一个项目落地,都能在资本市场引发小波动;另外以阿里等巨头为代表的企业,也在加大量子领域的投入。量子通信离规模化商业应用还有多远一直备受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参与相关项目建设的企业和部委专家发现,2017年随着一些应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中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即将投入使用

- 昨日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验收评审会在龙奥大厦召开,宣布中国首个商用量子保密通信专网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通过技术验收。 其中,济南市党政机关所此次验收的量子通信专网为全市7区3县和高新区下辖5个片区的各级党政机关提供高品质的量子安全电话和服务,电子公务等数据通信业务服务。此次测试量子网络的性能,即量子通信部分。分别从三方面评估量子通信专网,其中包括传统网络部分、管理系统部分。从测试结果看,三部分情况达到当初设计要求。 该量子网络自2017年4月开工以来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台媒关注大陆建成全球首条量子通信线路:技术领先世界
- 台媒称,世界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已完成量子保密通信及应用示范项目技术验收,达到开通条件。这将是史上跨度最大、最安全的通信网络。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9月6日报道,“京沪干线”项目2013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由中国科大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由安徽省、山东省投资建设并得到上海市、北京市的大力支持,经过42个月的艰苦努力,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可信中继传输和大规模量子网络管控等关键技术,于去年底完成全线贯通,搭建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世界首个海水量子通信实验成功
-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成功进行了首个海水量子通信实验,观察到了光子极化量子态和量子纠缠可在海水中保持量子特性,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实验验证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向未来建立水下及空海一体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光学快报》杂志上,并被列为编辑推荐。 目前,基于光纤和自由空间大气信道的量子通信已被证明可行。那么,海洋能否用作量子信道呢?金贤敏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尽管相比光纤和大气,海水中悬浮物和盐度等对光子导致的散射和损耗效应要大得多,但其实,海水也有一个光子传输时损耗较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英媒关注中国量子通信网络将启用:将西方甩在后面

- 7月26日报道,英媒称,随着黑客的恶意攻击手段日臻高深莫测,中国即将启动一种黑客无法入侵的新通信网络技术或少至少说,任何攻击都会被迅速侦测到。 据英国广播公司7月25日报道,中国正在发展的这种技术叫做量子编码,对目前使用的任何传统解码方式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中国在山东济南市率先启动这个项目,被官方媒体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 报道称,这一先进项目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在这项西方长时间以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投资的技术上,中国现在正走在前头。 在济南的网络内,有20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科技巨头入局应用落地 量子通信商用化进程提速

- 2017年,量子通信商用化进程明显提速。 近日,我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完成测试,整套网络预计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而连接了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等地城域网的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已全线贯通,近期或正式开通。 与此同时,苏浙阿里巴巴、中兴通讯、中国电信等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加快布局,带动量子通信技术完善和应用落地,我国量子通信的产业化布局将更进一步。 龙头企业加码商用 在国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英媒:中国成功试验首个量子通信网络,无法窃听
- 英媒称,除提高金融服务的安全性以外,量子通信网络只要实施得当,就会使境外政府窃听中方通信变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11日报道,中国一个城市已经成功试验了一个“不可破解”的通信网络,令人期盼世界上首个大型商用量子通信网络的推广。 报道称,华东城市济南的地方政府7月10日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该市各部门将最迟在8月底开始使用这个网络。 “我们打算把这个网络在国防、金融等领域作为示范进行推广。如果成功,可以在中国乃至全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国内标准组织启动量子通信标准化预研

- 从工信部获悉,近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京召开量子通信与信息技术特设任务组(ST7)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透露,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启动量子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国内标准组织也启动了量子通信标准化预研。 张峰在致辞中指出,量子通信技术是利用微观粒子的量子态或量子纠缠效应等进行密钥或信息传递的新型通信方式。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量子通信试验网络,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积极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取得积极进展,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潘建伟等首次实现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等和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在实验中演示了图像的反事实传输,相关成果最近以 "Direct counterfactual communication via quantum Zeno effect" 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PNAS 114, 4920 (2017)]。 以日常生活的经验,任何信息的传输都需要通过实物载体,如信件、电磁波等。然而,国际著名量子光学专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中国量子研究再进一程 实现反事实量子通信
- 相比传统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以超高的安全性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一大方向,此前经常被报道的量子通信均是基于纠缠原理,今天要介绍的是一种更古怪的形式——反事实通信:两个接收者之间没有任何粒子传输的量子通信,这种不发送粒子传输量子态的效应也被称作量子芝诺效应。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期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实现直接反事实量子通信,在不发送任何物理粒子的情况下将一幅黑白位图从一个地点传送到另一个地点,这在通信史上尚属首次。该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上海研究所以及清华大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量子之父”潘建伟:十年左右量子通信“飞”入千万家

- 时针指在3月12日下午4点40分,北京会议中心第十五会议室,全国政协科学技术界别30组的36位委员,分组讨论“两高报告”基本结束。“还有最后20分钟,我把话筒交给潘建伟委员,让他给我们讲讲量子通信。”30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型运输机“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一边说,一边把话筒递给潘建伟。潘建伟,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这个“最后20分钟”,系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最后一
- 关键字: 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介绍
量子通信(Quantum Teleportation)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近来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通信具有高效率和绝对安全等特点,并 [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