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盛 文章
被英特尔和AMD打压了近十年的威盛,在2009年终于翻身。凭借着突然兴盛起来的上网本,威盛找到了新的立脚点,也打破了英特尔此前在上网本芯片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市场局面。
日前,联想公司向外界宣布,将在最新的产品中采用威盛提供的Nano(凌珑)处理器。业界认为,联想加入威盛阵营,显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此前,联想一直采用的是英特尔提供的芯片。
威盛能获得联想的认可,缘自其实力的提升。“目前,威盛处理器在上网本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三成。”威盛总经理陈文琦表示,“威
关键字:
威盛 上网本 处理器
在近一段时间内,仁宝、鸿海、威盛等多家台系厂商相继同联想签署了系列大宗采购合同,总金额超过32亿美元。在由商务部组织的三个批次“海峡两岸”大采购中,这是由单个厂商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采购协议,几乎占据了三次采购总额的六成。
结构性互补促成深度合作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联想此举是深化战略调整的一次积极尝试。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联想业务受到不小冲击。今年3月,联想成立新兴市场集团,力图通过在新兴市场的深化拓展,为未来数年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在联想的规划中,东亚、
关键字:
威盛 处理器
9月1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芯片厂商威盛预计减资新台币77.49亿元(约合人民币15.67亿元),此举虽有益于财报账面获利,但受CPU与IC芯片出货状况不佳,加上主要市场仍然受到英特尔打压亏损严重,9月1日开盘后不久即跌停。
威盛减资后的资本额将为新台币51.66亿元(约合人民币10.45亿元),减资比例达6成,减资后每股净值约为11.364元,旧股交易日至9月1日为止,新股将于9月21日开始上市买卖。数据显示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7.85亿,每股亏损1.52元,毛利率39.02%,营业利益率
关键字:
威盛 Nano处 Netbook
面对比手机更复杂的产业链和强势的英特尔,威盛打造“上网本联发科”之梦恐怕难圆
一度对大陆市场寄望颇高的台湾威盛电子(以下简称“威盛”),正面临一场空前的挑战。
连日来,本报记者遍访深圳上网本集成商、主板厂商发现,自今年上半年开始,为数不少的厂商,已经开始陆续减少威盛芯片的使用比例,部分厂商甚至完全停止使用威盛芯片,而转用英特尔Atom。
“ 威盛芯片在深圳上网本市场份额滑落到不足20%。”深圳本土一位颇具规模的主
关键字:
威盛 上网本 处理器
“用威盛CPU的联想IdeaPadS12上市以来,店里一共卖了40台,最后一台是8月1日卖掉的,现在要买的话只能订货。”8月5日下午,深圳华强北,艾格连锁联想专卖店高级销售顾问罗先生打开一份EX-CEL表格后对记者说。联想IdeaPadS12这款笔记本,是联想在英特尔处理器独占其移动产品11年后,首次在笔记本等移动产品中采用非英特尔处理器。
“凌珑”PK“凌动”,机会在哪里?
2008年5月29日,威盛电子在北京全球首
关键字:
威盛 CULV 凌珑 CPU
虽然台湾地区并不像中国大陆、印度或越南那样经常被提及,但无可否认,对全球电子产业的主要厂商来说,台湾地区仍然是一个最主要的标的。
多年来,台湾地区在计算机运算领域素负盛名,为全球知名品牌如Sony、NEC、Toshiba等企业制造计算机。然而,最近几年来,台湾地区也向其它领域跨出了脚步,特别是针对汽车与无线应用领域。此外,台湾地区本土公司如Acer、华硕(ASUS)、威盛(VIA)、联发科(MediaTek)、茂德科技(ProMOS)和宏达电子(HTC)等,也纷纷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在全球掀起了与
关键字:
威盛 汽车电子 半导体设计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处理器市场,英特尔独霸天下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实际上,早在威盛打算进入处理器领域的时候,英特尔的总裁安迪·格鲁夫就曾认为,未来对英特尔能构成最大威胁的将不是AMD,而是威盛。
品牌白牌市场同时推进
今年年初,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Nano处理器的12英寸上网本NC20;5月底,惠普在其针对中小企业用户的商用台式机dx2040上采用了威盛的C7-D;同一个月内,戴尔发布了其最新的云计算服务器XS11-VX8,采用了Nano处理器,这也是威盛处理器产品首次在服务器
关键字:
威盛 Nano 处理器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处理器市场,英特尔独霸天下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实际上,早在威盛打算进入处理器领域的时候,英特尔的总裁安迪·格鲁夫就曾认为,未来对英特尔能构成最大威胁的将不是AMD,而是威盛。
品牌白牌市场同时推进
今年年初,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Nano处理器的12英寸上网本NC20;5月底,惠普在其针对中小企业用户的商用台式机dx2040上采用了威盛的C7-D;同一个月内,戴尔发布了其最新的云计算服务器XS11-VX8,采用了Nano处理器,这也是威盛处理器产品首次在服务器
关键字:
威盛 Nano 上网本
威盛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今年是第10个年头,而很多人知道威盛电子,也是源于10年前的一场官司。1999年6月,英特尔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对威盛提出控告,称威盛侵犯了英特尔的专利技术,要求美国商务部下达不准威盛电子将与英特尔相容的芯片组输往美国的命令。当时威盛是仅次于英特尔的全球第二大芯片组供应商。
官司并未减缓威盛前进的步伐,当年便先后收购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微处理器部门和美国芯片公司IDT,进入CPU产业,此后又收购了与英特尔签订交叉专利授权协议的S3公司。
2003年4月,威盛与英特尔
关键字:
威盛 嵌入式芯片 芯片组 CDMA芯片
谋划长达半年时间,威盛电子亚太区移动PC平台业务部副总经理、GMB联盟主席黄义家终于放心。因为,困扰着威盛上网本销量扩大的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难题终于有望解决。
昨日,CBN记者从威盛集团获悉,曾经是IBM笔记本售后服务提供商的蓝色快车,已经加盟威盛GMB联盟,将为GMB体系内众多生产商家或渠道商的不同品牌上网本提供全国联保服务,彻底打消消费者对非主流品牌上网本产品购买的顾虑。
此外,GMB联盟也得到IT代工巨头富士康的鼎力支持,除提供上网本模具、主板、液晶面板等零部件,还会提供EMS代工设
关键字:
威盛 上网本 EMS Nano 蓝色快车 CDMA
前后历时6个月的第十八届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以下简称“表演赛”)全国总决赛,日前在北京中关村威盛中国芯大厦举行。经过层层筛选,全国30个省市的近450名选手通过一根网线与总决赛现场相连,以视频的方式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点展示了不凡的计算机技艺。
吸引15%中小学生参赛
第十八届表演赛由工信部、卫生部、中国科协、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共同主办。为使孩子们更容易参与比赛,表演赛组委会组织了上一届获奖选手与开发比赛软件的工程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关键字:
威盛 机器人
据台湾媒体报道,威盛凌珑(Nano)首度打入联想集团主流笔记本供应链,将于6月出货。
威盛总经理特别助理陈主望3日表示,同方、紫光、上海展英通等内地厂商均采用Nano处理器,预计威盛第四季度在品牌厂商及山寨本市场都会有明显增长。
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威盛发布Nano处理器和3G手机晶芯片的最新开发成果。陈主望表示,威盛集团目前以x86处理器(威盛)、3G芯片(威睿)、威信(支援ARM架构的处理器)为三大主轴,这三大主轴将是推动威盛集团成长的主要动力。
由于去年第四季每股净值跌破5元台
关键字:
威盛 3G Nano CPU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重量级合作伙伴鸿海富士康强大供应链的支援下,发布逾半年的“开放式超移动产业联盟”(简称GMB联盟)(Global Mobility Bazaar)成效渐现,出货厂商已超过30家。威盛对此则表示,相关代工细节不便透露,但GMB联盟出货机种自6月起陆续放量,预期第四季度可望获利。
零组件业者指出,在富士康提供零组件及代工支援下,GMB联盟藉由重量级大厂鸿海光环,吸引更多厂商加入,而富士康则藉此正规联盟,逐步切入大陆上网本市场,除提供GMB联盟零组件、主板及代
关键字:
威盛 CDMA 上网本
尽管英特尔对上网本芯片严加看管,但是没有想到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威盛还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钻进了被英特尔垄断的圈子。
昨日,在台北电脑节上,基于威盛NANO芯片平台的联想上网本被摆上了展台。这是PC行业前四大厂商首次采用威盛芯片平台制造上网本。之前,威盛与韩国三星和国内的同方均有合作。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上网本是拯救PC行业的救星。2009年全球上网本出货量将达到3000万台,上网本的出货量将占到整个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1/4。然而这一领域一直被英特尔视为自家“后院&rdqu
关键字:
威盛 芯片 NANO
威盛电子今日正式宣布威盛凌珑处理器搭配威盛VX855多媒体系统处理器获得2009 COMPUTEX最佳Green ICT奖的肯定。
其审查的委员包括多种不同的工业、媒体和研究机构的成员,而the Best Choice of Green ICT这个奖项的成立也是代表对于环保议题的重视,且获奖的产品正是代表效能、功能、环保与亲和力等等不同面向皆能面面俱到。
而评鉴的准则主要是包含能源利用率、产品的使用寿命、原料上可否循环再利用和可否更新、和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减少或排除有害物质的使用等等。
关键字:
威盛 处理器 多媒体系统
威盛介绍
VIA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VIA Technologies,Inc.,简称VIA),成立于公元1992年9月,目前资本额达127.04亿新台币,为全球IC设计与个人电脑平台解决方案领导厂商,以自有品牌进军国际市场。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中,威盛也因其无晶圆厂的经营模式、加上重视人才招揽与技术开发,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典范,现阶段全球员工人数超过2000人。
个人计算机中所使用的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