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设计应用 > 高效液相色谱仪有效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仪有效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

作者:时间:2013-12-09来源:网络收藏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 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 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

  2.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 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 ),按n=5.54(t/W)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 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 分离度 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 2(t-t) R=──W+W 式中t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t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W及W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3) 拖尾因子 为保证测量精度,特别当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T)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或不同浓度进样的校正因子误差是否符合要求。拖尾因子 计算公式为:W T=────── 2d 式中W为0.05峰高处的峰宽;d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间。 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注样3次,计算 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

  3.测定法

  定量测定时,可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但用归一法或内标法测定杂质总量时,须采用峰面积法。

  (1) 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供试品(或经衍生化处理的供试品)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求出占总峰面 积的百分率。但溶剂峰不计算在内。色谱图的记录时间应根据各品种所含杂质的保留时间决定,除另有规定外,可为该品种项下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

  (2)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当杂质峰面积与成分峰面积相差悬殊时,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在测定前,先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 为对照溶液,进样,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或进样量,使对照溶液中的主成分色谱峰面积满足准确测量要求。然后取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 为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根据测得的供试品溶液的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和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杂质限度。

  (3) 内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杂质的总量限度 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法。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再配制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在同样的条件 下注样。记录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该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峰保留时间的倍数,色谱图上内标峰高应为记录仪满标度的30%以上,否则应调整注样量或检测器 灵敏度。

  系统控制器 Prominence CBM-20A/20AliteCBM-20A

  可连接的单元:输液单元 最多4台、自动进样器1台、柱温箱1台、检测器 最多2台、镏分收集器1台、辅助控制器 最多2台

  连接单元数:8(可增至12)

  数据缓冲:约24小时之1分析(采样率500ms时,只限LCsolution使用时)

  CBM-20Alite

  可连接的单元:输液单元 最多4台、自动进样器(SIL-10AF/10AP/10A除外)1台、柱温箱1台、检测器最多2台、辅助控制器 最多2台

  连接单元数:5

  数据缓冲:约24小时之1分析(采样率500ms时,只限LCsolution使用时)

  输液单元 Prominence LC-20AD/20AT/20ABLC-20AD

  输液方式:并联双柱塞

  柱塞容量:10μL

  最大排液压力:40MPa

  流量设定范围:0.0001mL/min-10.0000mL/min

  流量准确度:1%或0.5μL /min其中较大值以内

  流量精密度:0.1%RSD以下LC-20AT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