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微控制器 (MCU) 在成本、外设设计与组合、CPU 架构以及板级集成度等方面的多样性日益丰富,因此要为特定的应用选择一款最佳 MCU 也变得更具挑战性。对于便携式工业测量应用而言,为应用选择最佳的 MCU 需要优先满足关键应用需求,如拥有超长电池使用寿命、高性能模拟外设以及丰富的用户接口。
超长电池使用寿命
为了尽可能实现最长的电池使用寿命,设计人员必须将平均电流消耗降至最低。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相关运行参数并根据各种工作条件来计算平均功耗。如果设计人员仓促做出决定则可能造成功耗过高
关键字:
TI 微控制器 手持式
本文描述一种用于PoE(Power-over-Ethernet以太网供电)用电装置(Powered Device-PD)的易用、低成本、隔离电源。以太网供电是通过已有的CAT-5 Ethernet 缆线为以太装置提供数据和电源新功能。PoE由IEEE802.3af标准决定。PoE正在迅速得到制造商和用户(如VoIP电话,无线接入点,保密相机、售货终端)的喜爱。PoE系统优点是:
·低成本—可以消除墙上电源。
·灵活的接入点配置&mdash
关键字:
TI PoE 电源
基于 TI TMSF24xTM/F28xTM DSP 的控制器事件管理器构成了其电动马达相位控制功能的核心组件。由于基于 DSP 的控制器正在进入一个涉及高性能电子器件的触发与控制的全新领域,因此 TI 决定开发一种全新的架构。
基于德州仪器 (TI) F24xTM 与 F28xTM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的控制器事件管理器模块在 DSP 中采用可编程逻辑形式,以生成脉宽调制 (PWM) 信号,并主要满足三相系统的设计要求;不过,由于具有一定灵活性,因此在添加一些软件之后也可以轻松用于具有
关键字:
TI DSP PWM eEVM
电表功能在单芯片解决方案中的不断集成有望提高并且扩展电表的功能集,而且有助于控制制造成本。新发现的功能使电表架构实施不但能够创新电力线电压与电流的电能测量,而且能够为扩展功能提供灵活的多功能平台。新型电表设计的要素是增加自动读表技术 (AMR)。
电子式电表存在丰富的设计方法,主要基于开始设计时最流行的技术。技术现状不但影响仪表功能,而且还影响AMR的实施。
集成可以降低成本
当然,对于仪表制造商来说,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成本。从机械式向电子式仪表的更新换代不但能够实现低成本设计与先进的
关键字:
TI AMR 电子式电表
UHF RFID 1W 阅读器的RF部分通常包含大量的不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RF元件。本文讨论下一代RFID(射频识别)阅读器如何采用新的集成元件来简化RFID阅读器的设计。
美国的阅读器具有+30dBm最大输出功率;欧洲的阅读器最大输出为+27dBm;日本的阅读器最大输出功率为+30dBm。当今在美国的大多数1W阅读器是为低密度用户设计的,其发射和带外要求是由FCC确定。对于美国和日本的阅读器可以采用饱和功率放大器(PA),可使PAE(功率附加效率)在较高的50%量级。对于欧洲阅读器,功率放大器
关键字:
RFID 源模块
引言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它与早期的识别技术(条形码、磁卡等)相比,具有可非接触识别(识读距离可以从10cm至几十米)、存储能力大、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突出特点,因此它可在更广泛的场合得到应用。
目前,工作频率为UHF的射频读卡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三种:采用离散高频元件设计、集成射频芯片设计及OEM方法来
关键字:
RFID 射频读卡器 M8
最新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便携式消费类电子终端设备。消费者希望在路上也能聆听他们喜爱的音乐,欣赏视频剪辑甚至电影。不过,消费者还希望获得更多功能。即将推出的媒体播放器将集成 GPS 功能和音视频广播接收功能。
越来越多的器件功能对设计工程师提出了一些重大的技术挑战。媒体播放器需要存储并快速处理海量数据,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重现功能。因此,电源管理已成为能否提供更长工作和待机时间的重要因素,关系到一种产品的商业成败。
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现代模拟电源管理系统的特性、
关键字:
TI GPS 便携式媒体播放器 电源
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一款单芯片 DSP TCI6484,结合 PHY 处理的数学功能与 MAC 处理的逻辑功能,从而显着提高了高级多处理超 3G 移动通信局端应用(如 HSPA/HSPA+、LTE 以及 WiMAX Wave 2 等)的 DSP 功能。TI 在 2 月 11 日至 14 日于巴塞罗那举办的移动世界大会期间展示了该产品。
此款新型 65 纳米单内核 1 GHz DSP 还能使效能加倍,提高数据吞吐量以降低时延,实现更出色的服务质量,并取代昂贵的 RISC 协处理器。
关键字:
DSP TI LTE OEM
引言
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集中式控制的,网络的运行要基于预先架设好的网络设备,但是在不能采用有中心的控制方式时并不适用。这时需要能实现临时快速自动组网、节点能够移动的网络。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有特殊用途的对等式网络,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网络中的节点互相作为其邻居的路由器,通过节点转发实现节点间的通信,节点可以移动。与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它无需固定网络作为支撑,具有组网快速灵活、支持高移动性、抗毁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军事、抢险救灾、电子教室等领域。这种网络已经成为无线通
关键字:
TI 嵌入式 网络环境模拟器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摆脱有线网络的束缚实现无线通信始终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当今无线通信研究越来越热,应用非常广泛,使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快捷,更具有市场发展前景。本文以Nordic公司的nRF905作为通讯的核心,设计了无线通信系统。
系统设计
无线通信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发送终端,接收终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显示是借助于串口来实现的,通过PC机串口给发送终端送数据,然后发送终端通过nRF905把数据发送出去;接收终端通过nRF905接收数据
关键字:
TI 无线通信 MSP430 nRF905
由于中国NFC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各方都希望自身能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市场运营模式显得不够成熟。同时,合作共赢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高效,仅用一张卡片就能瞬间完成地铁票据的支付。不过,当我们享受着各类银行卡、IC(集成电路)卡带来的便捷时,我们也逐渐被数量渐增的卡片所困扰。3月下旬,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NFC亚太地区峰会上,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厦门分公司大客户部经理曾达峰风趣地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打了个比方:“每天上班的时候我们得拍三下:第一拍一下
关键字:
NFC,手机标配,RFID,GSMA,SIM
系统设计人员既能用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也能选择电压反馈运算放大器,到底如何决定呢?我们将讨论每种放大器最合适的应用,说明为什么某些应用不适合某种放大器。我们通过设计样例介绍广泛采用的电路,其中包括新兴全差动放大器(FDA,一款独特的电压反馈器件),说明这种器件在什么情况下最适用。
放大器的选择标准
就任何给定应用而言,我们可从多种可能的运算放大器中进行选择。其中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电压反馈 (VFB) 运算放大器与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 (CFB),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内在差别,因此分别适应于不同
关键字:
TI 放大器 DC
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了一系列全面集成的模拟前端 (AFE),该系列产品可满足从便携式产品到高端超声波诊断设备在内的各种应用需求,从而进一步拓展了 TI高性能模拟专业技术在医疗成像市场领域的优势。TI 的 AFE58xx 系列可实现具备更出色影像质量与更低功耗的创新超声波系统设计。其首款器件 AFE5805 能满足便携式超声波市场的特定需求,与目前的集成式解决方案相比,占用空间节省了近一半,功耗降低了 20%,噪声减小了 40%(更多详情,敬请访问:www.ti.com.cn/afe5805-p
关键字:
TI 模拟前端 AFE
摘 要: 在研究读写器和射频标签通信过程的基础上,结合EPC C1G2协议以及ISO/IEC18000.6协议, 采用VHDL语言设计出一种应用于超高频段的射频标签数字电路。对电路的系统结构和模块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描述。基于0.18μm CMOS工艺标准单元库,采用EDA工具对电路进行了前端综合和后端物理实现。给出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符合协议要求,综合后的电路规模约为11000门,功耗约为35μW 。该电路可应用于超高频段的各种RFID标签的数字部分。
1 引言
射频识别(RF
关键字:
读写器 射频 数字电路 RFID EDA
目前,工程师的任务之一是开发基于低成本微控制器(MCU)的超低功耗嵌入式应用,此类应用通常要求用一颗电池维持数年的工作。在从家用自动调温器到个人医疗设备等此类超低功耗应用中,设计人员必须仔细考虑每一微安电流。本文主要探究功耗去向以及如何消除往往在项目的最后时刻才会显露的隐患。
在典型的基于超低功耗MCU的应用中,有效占空比极低。在下,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待机模式下,只保持实时时钟功能。此类例子包括数秒钟才测一次温度的电子自动调温器以及一天只启动几次且每次运行不超过 1 分钟的便携式血糖监测仪。但是一
关键字:
TI 嵌入式 MCU
ti-rfid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ti-rfid!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ti-rfid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ti-rfid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