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nm 文章
- 中芯国际昨晚发布了2020年Q4财报,收入66.71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增长93.5%。 尽管财务表现很不错,但是中芯国际的先进工艺也受到了美国拉黑的影响,14/28nm工艺在Q4季度的营收占比只有5%,相比上个季度的14.6%大幅下滑。 中芯国际没有公布具体原因,但结合早前的报道来看,在失去华为麒麟710A的订单之后,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营收显然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先进工艺发展面临萎缩。 不过中芯国际显然不会放弃先进工艺的研发、生产,在财报会议上,联席CEO梁
- 关键字:
华为 14nm 中芯国际 麒麟710
- 众所周知,美国对中国采取芯片技术封锁,主要是担忧中国相关技术经过成长以后,改变美国垄断的局面。也正是这样,中国企业当下要解决的是如何制造自己的芯片。有网友表示,美国的芯片技术可以制造5nm的芯片,中国可以直接攻关最先进的技术,形成“弯道超车”。不过中国芯片基础薄弱,想要快速拉近和美国的距离很难。基础踏实了,才有发展的可能据环球时报报道,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在技术还没有完全稳定的情况下,盲目追求5nm芯片大概率是没有用,当下更重要的反而是完善14nm芯片,只有基础技术踏实了
- 关键字:
5nm 14nm
- 日前,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博士在投资者调研会议上透漏了公司最新进展,特别是在先进工艺上的最新情况。梁博士表示,14 纳米在去年第四季度进入量产,良率已达业界量产水准。随着我们展现出的研发执行能力,客户对中芯国际技术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强,我们将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引入更多的海内外客户。我们第二代先进工艺技术n+1正在稳步地推进中,n+1正在做客户产品验证,目前进入小量试产,产品应用主要为高性能运算。相对于第一代先进技术,第二代技术平台以低成本客制化为导向,第二代相较于14纳米,性能提高20%,功率减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14nm
- 11代酷睿桌面处理器Rocket
Lake仍将延续14nm工艺,而且最快明年一季度才能推出。已经记不清这是Intel第几次优化14nm了,为了继续展示自己炉火纯青的调教功能,也为了给AMD点颜色瞧瞧,有国外爆料称,Rocket
Lake-S的官方睿频可能达到5.5GHz。自从2018年的Intel五十周年纪念版CPU
i7-8086K问世,5GHz的单核睿频在Intel产品线中就成了惯常操作,但AMD尚未达到该高度。CapFrameX透露,这颗5.5GHz的十一代酷睿在Cinebench
- 关键字:
Intel 14nm
-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已经发布了两款5nm的芯片,分别是苹果的A14、华为的麒麟9000,意味着芯片工艺,正式进入了5nm。但实话实说,目前大陆芯片制造水平较5nm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目前能够量产的还在14nm,虽然此前有新闻表示,中芯N+1工艺流片成功,但距离量产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且N+1到底属于什么层次的工艺,谁也不知道。所以可以说,目前大陆掌握的制造技术,还是在14nm。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小看了这14nm,觉得它太落后了,毕竟和5nm相比,中间有10、7、5三代,至少是10年以上差距。但14nm
- 关键字:
14nm
- 去年AMD推出了7nm Zen2架构的锐龙、霄龙处理器,这是首款7nm工艺的x86处理器。不过严格来说它是7nm+14nm混合,现在AMD要加速甩掉14nm工艺了,IO核心也有望使用台积电7nm工艺。 部分网友可能不太了解Zen2的架构设计,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AMD在Zen2上一大创新就是Chiplets小芯片设计,将CPU核心与IO核心分离,其中CPU核心使用的是台积电7nm工艺,IO核心使用的是老朋友Globalfoudries的14/12nm工艺。 使用两种不同架构混搭有多方面
- 关键字:
14nm AMD 台积电 7nm
- 中芯国际在国内A股上市已经一个月了,这次IPO募资规模是十年来最大的,在3900多家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五。刚刚官方正式确认,这次募资实现了超额认购,获得了532.3亿元的资金。中芯国际7月16日在A股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7.46元,首次上市大涨超过200%,市值超过6000亿元,盘中一度高达6500亿市值。根据中芯国际的招股书,按照27.46元/股的价格来算,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预计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462.87亿元;而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预计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32.30亿元。今晚中芯国际发表公告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14nm
- 中芯国际今天发布了一份漂亮的Q2季度财报,营收达9.38亿美元,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9%;毛利2.49亿美元,环比增加6.4%,同比增加64.5%。除了业绩大涨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事,那就是中芯国际的先进工艺占比正在拉升,在这个Q2季度中14nm及28nm工艺占比提升到了9.1%,而2019年同期只有3.8%,上个季度也只有7.8%。由于中芯国际将14nm、28nm合并算在一起,不确定两个工艺的具体比例,不过28nm份额肯定是最多的。去年Q4季度中芯国际的14nm才贡献了1%的营收,今年Q1、Q2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14nm
- 6月7日晚,中芯国际交出了科创板首轮问询答卷,这距4日接受问询仅4天。在国人对芯片格外关注的时间点,作为中国大陆最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回归A股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此次问询共涉及六大类问题,涵盖股权结构、业务、核心技术、财务信息等事项,合计29个问题。14纳米代工业务订单充足中芯国际是大陆最大晶圆厂,是大陆国产芯片的重要一环。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拓墣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中,中芯国际排名第五,占总市场份额4.5%。半导体制造是资本、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此次上证所问询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台积电 14nm
- 中芯国际回归国内上市的进度很快,已经完成问询阶段了。今天媒体披露了上市问询的具体信息,中芯国际谈到了他们在先进工艺中的竞争情况,虽然他们的14nm工艺量产进度比台积电等公司落后4年,不过该工艺依然领先,性价比也有一定优势。在集成电路晶圆代工领域内,全球范围内有技术能力提供14纳米技术节点的纯晶圆代工厂有4家,而目前有实际营收的纯晶圆代工厂仅剩3家。根据各公司的公开信息整理,台积电于2015年实现16纳米制程晶圆代工的量产,格罗方德于2015年实现14纳米制程晶圆代工的量产,联华电子于2017年实现14纳米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台积电 14nm
- 作为国产半导体行业最薄弱的一环,芯片制造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先进制程工艺,国内公司目前最大的进展就是2019年底中芯国际量产了14nm工艺了。日前中芯国际发表公告,宣布向8位高管授予价值1700多万港元的股权奖励。中芯国际表示,根据于2013年11月15日生效的2014年购股权计划有条件授出合共9,464,602份可供认购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004美元之普通股的购股期权,惟须待承授人接纳,以及遵守购股权计划及适用的法律及法规,方可作实。购股期权的行使价为每股18.096港元,算下来大约折合1700多万港元
- 关键字:
14nm 中芯国际
- Intel日前刚刚发布了第10代桌面级酷睿处理器(Comet Lake-S),但是下一代已经不远了,代号Rocket Lake,今天就在3DMark数据库中第一次看到了它的身影。这次露面的是一颗6核心12线程型号,从UDIMM内存规格看显然是桌面版,检测到基准频率3.5GHz,最高加速4.1GHz,平淡无奇,但毕竟只是工程样品,考虑到14nm工艺的成熟和升级的微架构,频率最终超越10代问题不大。是的没错,Rocket Lake还是延续14nm工艺,目前看要到再下一代的Alder Lake,Intel桌面平
- 关键字:
英特尔 CPU处理器 14nm Rocket Lake
- 此前业内盛传,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已经开始将订单从台积电分散,其中麒麟710A开始转向中芯国际的14nm。根据之前的信息,麒麟710系列原本是台积电12nm代工,但荣耀Play 4T使用的麒麟710A则是中芯国际14nm生产。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麒麟710A 14nm
- 中芯国际突然宣布将在国内科创板申请上市,发行16.86亿股份,募集大约234亿资金,主要用于12英寸晶圆厂及先进工艺研发。中芯国际SMIC是国内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半导体晶圆厂,去年底正式量产了14nm工艺。虽然是国内公司,但中芯国际是在香港上市的,当前股价15.26港元,总市值约为781亿港币。中芯国际之前在美国也以ADR的方式上市了,不过2019年5月份中芯国际宣布从美国股市退出。早前一直传闻中芯国际会在国内上市,现在官方正式宣布董事会通过决议案批准建议进行人民币股份发行、授出特别授权及相关事宜,但需取
- 关键字:
14nm 中芯国际
- Q1季度本来是电子行业的淡季,再加上新冠病毒的影响,国内外整体需求都在下滑,很多公司都会录得负增长。中芯国际今天突然发布了一个好消息,宣布大幅上调Q1季度营收指引。在之前的Q4季度财报会议中,中芯国际预测Q1季度营收增长0-2%,在淡季中保持增长已属不易。不过他们的实际情况要比预期乐观得多,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高永岗博士今天宣布上调营收指引到增长6-8%,增幅数倍于之前的预期。此外,中芯国际Q1季度的毛利率也会从之前预期的21-23%大幅增长到25-27%,包永岗博士表示,“自从最初公布第一季度收入和毛利率
- 关键字:
14nm 芯片 中芯国际 工艺
14nm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14nm!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14nm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14nm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