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蔚来在昨天晚间的发布会中表示,150kWh 电池包将于 7 月上线。该电池采用固态电解液、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超高镍正极材料,单体能量密度达 360Wh/kg。从发布会上展示的细节可以看到,用上该电池包的 ES6,CLTC 纯电续航达到了 930 公里,同时该电池包支持换电。▲ 图源 蔚来发布会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示,150 千瓦时电池成本很高,成本相当于一辆 ET5(IT之家注:75kWh 电池版整车 32.8 万元,租赁 25.8 万元)。因此
- 关键字:
蔚来 固态电池
- IT之家 5 月 16 日消息,据 TheElec,三星电机正在研究开发和制造针对 IT 设备的氧化物固态电池。同时,关联公司三星 SDI 计划专注于陶瓷硫化物固态电池。该公司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内开始运营一条电池试验线。简单来说,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而不是目前商业化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而且这也意味着它不需要隔膜,从而大大降低了电池起火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使它们能够支持更长时间的使用。▲ 图源:三星电机IT之家查询发现,目前业界对固态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陶瓷(硫化物和氧化物)
- 关键字:
三星电机 固态电池
- 小米公布了正在预研的固态电池技术,这项技术的能量密度已经突破了1000Wh/L,并且有了更好的低温放电性能和安全性,意味着未来手机可以不会在天冷的时候关机了。固态电池与普通电池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解液的形态,固态电池采用全部或部分固态电解质,从而具备更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小米的固态电池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将带来三大提升:能量密度超过1000Wh/L,低温下放电性能提升20%,针刺实验通过率大幅提升。在实验室测试中,采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突破了1000Wh/L。固态电池的另一个优势是在
- 关键字:
小米 固态电池
- IT之家 3 月 1 日消息,小米今日上午宣布预研固态电池技术,通过将电解液替换为固态电解质,不仅能量密度突破 1000Wh / L,更大幅提升低温放电性能和安全性,称“有望一举解决手机电池三大痛点”。小米表示,虽然金属锂负极的实际应用仍然有很大困难,目前尚不能量产。但在实验室测试中,采用固态电池能够让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1000Wh / L,在小米 13 为原型的小机身空间内,装进 6000mAh 超大容量,显著改善续航。IT之家从小米官方获悉,在小米实验室环境下,固态电池相比普通电池在-20℃下放电性能
- 关键字:
小米 固态电池
- 11月22日,比亚迪方面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回应称,近期对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经向公司确认后,均为不实信息。近日,市场上传出“比亚迪全固态鲤电池在重庆生产即将装车试验”的消息。该消息称,这一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牵头,另有三位院士顾问一同参与研发工作,其负极为硅基材料时,能量密度预计能达到400Wh/kg,较二代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二倍之多。此外,今日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计划于 2023 年二季度量产钠离子电池,搭载于秦 EV、海豚及新车型海鸥中。比亚迪旗下动力电池公司弗
- 关键字:
比亚迪 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 全球绿能运动如火如荼展开,与绿电相关的锂离子电池重要性不言可喻。锂离子电池多年来主要应用于电子产业,如电动车、油电混合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中大型 UPS、太阳能、大型储能电池、电动手工具、航天设备与飞航用电池等,鲜少应用于大规模储能和动力电池市场。不论是再生能源电网或电动车领域,关键技术当属储能系统。全球储能技术可分机械式储能(如抽蓄水力发电)、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及化学储能(燃料电池)等三大类,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比逾80%,仍为主流技术。市场预估,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为303GWh
- 关键字:
锂离子电池 电动车 固态电池
- 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331.1万辆,同比成长49.8%,2021年的全球销售量逼近340万辆。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测将上调到1640万辆,整体渗透率将超过20%。其中,欧洲和中国的电动汽车新注册量合计占了80%以上。2020年德国注册了39.5万辆新电动汽车,法国18.5万辆,英国17.6万辆。在挪威,电动汽车的销售量以达到了75%的新纪录,比前一年成长约三成。韩国2020年电动汽车的销量达4.6万辆,比重增加了33.3%。在现有政策背景下,全球电动汽车数量到2030年预计将
- 关键字:
固态电池 新能源汽车
-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为欧洲创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EnergyVille成员,16日宣布其新创技转公司SOLiTHOR正在开发固态锂(Li)电池的创新技术,以突破目前开发、制造与商品化限制,助力打造高可靠度、低成本的大容量储能解决方案。SOLiTHOR种子计划由imec创投基金imec.xpand发起,并获得比利时创投公司LRM、Nuhma与联邦政府控股基金FPIM等机构共同支持与投资,成功募集1千万欧元(约为台币3.09亿元)。这笔资金将用来开发交通事业电气化所需的关键技术,提供解决方案来面对现
- 关键字:
imec SOLiTHOR 固态电池
- 现在影响用户是否买一辆电动车的第一考量就是续航,补能时间也是影响续航体验的重要一环。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决定了一辆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续航时间、安全性(是否会自燃)。
- 关键字:
4680 电池 固态电池 新能源汽车
- 过去几年,动力电池的技术突飞猛进,但安全隐患和里程焦虑仍然是其难以摆脱的“魔咒”。与此同时,固态电池在争论和质疑声中成为行业新宠,随着各路巨头的入场,固态电池的未来也渐渐明朗。近期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宣布推出全固态电池:丰田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全固态电池,而福特和宝马正在测试全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能否在电动汽车市场再次改变游戏规则?不单单是车企,动力电池巨头们也在不约而同的布局固态电池:宁德时代投资33亿建设21C创新实验室,用于金属锂电池、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研发;LG化学表示将在2025年至2027年间实
- 关键字:
锂电技术 固态电池
- 作为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固态电池的开发工作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种新一代的电池采用性质稳定且不易燃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来代替液体,消除了泄漏和着火的风险,具有优秀的安全性、高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TDK 成功地实现了全球首款全陶瓷固态SMD 电池CeraCharge™ 的商业化,并有望搭载于各种IoT 设备中。1 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局限性的下一代解决方案毫不夸张地说,随着我们进入物联网时代,几乎所有事物都连接到了互联网,要想提高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率,除了紧凑的外形和更强的通信
- 关键字:
固态电池 陶瓷 202101
- 蔚来汽车(NIO)发布固态电池方案引发行业关注后,又有市场消息称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300750)或为其固态电池供应商。1月11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向宁德时代求证,对方未直接确认这一消息,表示“公司高强度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以及量产制造能力,能够支撑产品竞争力的持续领先”。1月9日,蔚来汽车在其一年一度的NIO
Day上发布旗下第四款量产车型兼首款轿车ET7,同步推出了一款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150kWh固态电
- 关键字:
蔚来 固态电池 宁德时代
- 目前,困扰电动汽车的最大问题就是续航问题,或者说是电池容量问题,在冬季气温影响下,电动汽车原本的标称续航更是直接五折,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电池,不管是NCM811电池还是刀片电池,其能量密度都一般,所以包括丰田、宁德时代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把目光转向了固态电池。很多人认为固态电池是一个遥远的产物,但是实际上固态电池已经开始量产,还是中国的一家公司。那就是来自中国台湾的辉能科技,全球首家成功实现固态锂电池商业化量产的企业。在近日的蔚来ET7的发布会上,蔚来宣布ET7还将有一个超长续航版本,电池容量超过150KWH
- 关键字:
固态电池
- 当前制约着电动车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动力电池。虽然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但对于车用电力电池来说,锂电池还存在着一定的短板。为此,丰田也开始另辟蹊径,研发氟离子固态电池,能够以更小的体积,承载更大的电池容量。 日前,据外媒报道,丰田和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研究人员正在联合开发新一代电池技术。其正在研究的新型氟离子电池,单位重量的能量大约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7倍,可以让电动汽车一次充电行驶1000公里。 并且,该研发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基于氟的可充电固态电池原型
- 关键字:
丰田 氟离子 固态电池
- 7月26日消息 在2019年10月东京车展前夕,丰田曾透露将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推出一款采用固态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并表示计划于2025年量产。近日,丰田方面再次谈到相关话题。据丰田汽车动力总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电池业总经理Keiji Kaita表示,丰田计划在2025年之前量产固态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提高两倍以上,并且拥有较轻和更安全的特点。IT之家了解到,丰田还称,相比锂电池,固态电池不易受温度影响,充电效率也更高,从零充满仅需15分钟。电池寿命方面,丰田计划其生产的固态电池在使
- 关键字:
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固态电池!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固态电池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固态电池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