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业界动态 > 二次西进:英特尔与成都的双赢选择

二次西进:英特尔与成都的双赢选择

作者:时间:2009-05-27来源:四川日报收藏

  英特尔上海生产线内迁、一汽大众扩产、腾讯落地……震后一年,四川经济版图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一次次刷新,四川经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中更加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数量和质量超乎预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4756.htm

  这些震后在川落地或增资的企业,不少是行业领军者、佼佼者,在这一时期选择四川,反映出他们看好四川的投资机遇与优势,对四川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这些外力的注入,将为四川推进“两个加快”提供更多动力。即日起,本报推出《决战2009·产业转移看“龙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1-4月,英特尔成都工厂出口货值近8亿美元,同比增长158.69%。英特尔成都工厂总经理麦贤德称,这是在成都良好的运营环境中实现的,英特尔将在此继续快速发展。

  “二次西进”再选成都

  英特尔2008年第四季度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明显下滑。今年1月22日,英特尔宣布年内关闭位于美国本土的两家芯片制造厂、马来西亚的两家工厂和菲律宾工厂。

  在中国,英特尔“二次西进”,上海厂的产能将整合到英特尔成都工厂。

  英特尔成都工厂现有员工2400人,产品90%出口,2008年出口额达16亿美元,约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的半壁江山。从上海迁来的封装测试厂将带来出口业务量的大幅增长。

  成都市政府参事王进称,像英特尔上海工厂这样技术成熟的制造业属于成本控制型,当初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主要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如今从中国东部向西部转移也同样如此。成都在土地等方面的成本要比上海便宜约16%,IT类人员薪酬比上海低一半,成本优势明显。

  同时,成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都不错。成都IT产业可谓数十年磨一剑。从“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开始,成都就是国家电子工业的基地之一,拥有一批国字号的电子产业研究所和众多人才储备。2000年,成都将信息产业提升为“一号工程”,通过政府引导,产业集群迅速形成,近几年来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成都市高新区1996年财政收入仅9000万元,到2008年已跃升至104亿元,IT产业正是其增长的主力军。

  选择成都的5个理由

  再次选择成都,英特尔方面认为有5个原因:政府的支持、优秀的人才、良好的能源供应、重要的地理位置、合理的成本投入。

  英特尔成都工厂公关总监顾仪在评价当地政府的支持时,使用了“呕心沥血”的表述。英特尔选择成都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来自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英特尔首度入川前,有8个国家的10余个城市是候选。一系列调查提纲从英特尔传到成都,“他们还专门组建了涉及人力、物流、电信、建筑、社会治安、税收、通关等方面的6个专业调查组,轮番到成都考察、提问。一点点疑问,都会当面再提很多很多问题。这种可怕的问法,被我们称为穷尽提问。”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琳说,成都对此启动了非常之策:成立英特尔项目工作小组,整合精英形成与之对应的6个专家小组,几乎完美地解决了英特尔的所有疑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