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奥运休战结束:广电电信再斗手机电视

奥运休战结束:广电电信再斗手机电视

作者:时间:2008-09-08来源:财经时报收藏

   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如何在部门、行业和企业利益的漩涡中步入困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7748.htm

  在期间电视手机亮相之后,众多对跃跃欲试的厂商尴尬地发现,自己依然无法加入到这场盛宴之中。

  “到现在一张入网证也不发,我们也摸不清上面的态度,只好先等等看。”国内一手机厂商高层告诉记者。

  由于纠缠着巨大的部门、行业和企业利益,系统和系统此前在手机电视的主导权乃至标准的制定上互不相让,电信方面推出了名为的手机电视标准,而广电方面也拿出了名为的标准与之抗衡。双方的标准之争纷扰经年,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也因此陷入停滞。

  作为打开手机电视产业的契机,北京奥运会曾经被寄予厚望,保障奥运会期间的通信服务这一“死命令”被认为会是广电和电信双方合作的开始。

  在奥运前,采购了4万部带有电视功能的3G手机,而国家广电总局也向北京奥组委赠送了1000部CMMB电视手机。

  然而细心者已从中发现了种种不祥之兆。虽然采购的4万部电视手机均使用了广电系的CMMB标准,但机身上却均未出现任何CMMB的字样,而国家广电总局向北京奥组委赠送的1000部CMMB手机也未贴有应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简称“”)颁发的入网许可。

  如今奥运会已然闭幕,但电信和广电两大集团围绕着手机电视的争斗却远未终结。

  “国标”成画饼

  当广电系手机电视标准CMMB借北京奥运大张旗鼓地宣传之际,其主要竞争对手阵营却不得不作壁上观。

  最让阵营尴尬的是它还背负着一个“准国标”的称号。虽然国务院尚未宣布“国标”的最终归属,但是在6月21日,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下称“手机电视国标”)专家组的专家会议已决定采用T-MMB标准。

  然而从目前来看,T-MMB的“国标”称号似乎并无太大约束力。根据中国入世相关协议,中国加入WTO之后只有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几个重要领域才能设立强制性标准。在其余领域只能设立推荐性标准,而这一点最终成了T-MMB这一电信系标准的“阿喀琉斯之踵”。

  “如果没有国家更高级别的部门进行协调的话,企业将自由选择其认为合适的标准。”In-stat China分析师李敏说。

  此前即有媒体报道,早在国标委进行地面数字电视国标评选时,广电方面就曾表示不满,但终因其为“强制性国标”不得不参与了评选。但在此次手机电视国标评选中,广电方面却放弃了评选,自行将广电系统提出的CMMB标准作为行业标准进行推广。

  今年4月21日,广电系统更发布了关于对数字声音广播()试验加强管理的通知,将对个别地区试验的违规操作进行规划整顿。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次整顿叫停的并非T-MMB,但它显示了广电对内容的监管权和其推动CMMB的决心。

  在奥运前,广电系统就斥资过亿完成了37座城市的CMMB网络覆盖,尤其在北京五环内已建成7个大功率基站。预计到今年底能够提供CMMB服务的城市将达到300座。与此同时,“国标”T-MMB的网络还依然处于试验阶段,只在几个城市布下了局部试验网络。

  “有了内容就有了产业链,全世界都是这样。”手机电视芯片商Siano中国区总经理王渭说道。

  灰色CMMB

  尽管CMMB似乎已经不可阻挡,而T-MMB则举步维艰,但电信方面也绝非无牌可打。其中,手机入网许可证的发放即被视为电信系统的一张王牌。

  根据相关规定,在国内销售的所有手机均需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手机入网许可证方可上市。而截至目前为止,尚未给CMMB手机颁发一张入网许可证。

  由于没有入网许可,此前只得以“试商用”的名义规避其4万部TD-CMMB电视手机的身份问题。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国家广电总局向北京奥组委赠送1000部CMMB电视手机的仪式上,这些手机也不曾被称为手机,而是被代以“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接收终端”的称号,其地位之尴尬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奥运后众多急于进入手机电视领域的手机厂商而言,没有入网许可证亦成为其销售CMMB电视手机时的风险所在。

  据记者了解,在正规厂商中,目前国内仅有天宇朗通等少数几家大胆地开始了2G电视手机的销售。不过在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天宇朗通方面也极力回避手机入网证的问题,只是声称将“通过某种方式拿到电视手机的入网证”。

  而其他一些不愿冒险的厂商则不得不在等待中煎熬。“设计公司早就把手机做出来了,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想做‘出头鸟’,只有再等等看了。”面对入网证这柄“达摩克里斯之剑”,国内一手机厂商高层在接受《财经时报》电话采访时无奈地表示。

  他认为,即使此后能够顺利拿到电视手机的入网证,但对手机厂商而言,如何其处理“先上车后补票”的行为也将是个未知数。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