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高校动态 > 学术造假“拷问”评价体系

学术造假“拷问”评价体系

——
作者:李雪林时间:2007-12-26来源:东方网-文汇报收藏
  三起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

  ●今年5月,南京某教师举报,由复旦外文学院教授陆某主编的《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存在严重抄袭问题。校规范委员会对此事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书确实存在严重违反道德和规范的情况。  
   
    委员会对当事人通报批评,因陆教授已到退休年龄,建议外文学院不再续聘。同时将此事通报研究生院和出版社,建议出版社将存书全部销毁,研究生院撤销该教材。

  ●7月中旬,互联网上出现一篇举报,称“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年2月第41卷第2期第132页一文中,实验结果的图片”涉及、剽窃。经查,举报中涉及的“、剽窃”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刘某,五官科医院耳鼻喉科教授迟某当时是刘的博士后工作指导教师。学术规范委员会研究认为,该论文的抄袭是刘某个人行为,迟教授负有把关不严的责任。委员会决定,取消并收回刘某博士后出站证书;迟教授停止招收博士后两年。

  ●8月,复旦收到实名举报,该校信息学院教授顾某及其博士生叶某论文涉嫌抄袭。这篇发表于2006年的论文,部分内容抄袭国外2002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经查,确实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委员会认为,叶某是主要责任人,建议学校根据《复旦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作出开除其研究生学籍的处理;导师顾教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议研究生院暂停顾教授两年内招收研究生资格;并建议学校同意顾教授辞去信息学院副院长职务的请求。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昨天通过该校官方网站,向全校师生通报了三起学术违规事件的调查结果,对涉及的该校外文学院、五官科医院和信息学院的有关教师、学生作出了通报批评、停招研究生、开除学籍等处理意见。

  大学公开通报本校的学术违规情况,在国内尚不多见。面对不绝于耳的学术丑闻,复旦大学的“自曝家丑”,再次引发人们对于学术体系的质疑,也引发如何营造诚信学术环境的思考。

  公开通报经过慎重考虑

  “这是一次正确的决定!”对于复旦大学公开通报处理三起学术违规事件,该校分管此项工作的副校长陈晓漫昨天坚定地做出回应。他认为,复旦勇敢地“自曝家丑”,是全体师生和管理人员对于行为作出的有力回击。

  对于抄袭事件,陈晓漫表示遗憾,为此,学校先后召开相关会议十多次,经过慎重考虑作出公开通报的决定,“之所以公开作出严肃的处理,旨在强调学术规范、严肃学术纪律,对所有师生产生警示和鞭策作用,也是复旦在育人方面的举措。”

  学术体系值得深思

  复旦学术违规曝光后,学界人士、高校大学生在网上展开热烈讨论。不少人质疑:国内不少高校先后经历学术丑闻被媒体和打假人士曝光的窘境,但学术造假等有悖学术道德的事件为何仍屡见不鲜?

  “学术体系值得深思!”高教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唐安国教授指出,目前学术环境比较浮躁,一些人在名利的诱惑面前心态失衡,某些监管制度的严重缺失,又为他们打开了方便之门。另外,学校要争排行,一般很难对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审查。

  陈晓漫也坦言,目前缺乏成熟的学术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没有强调一个研究人员长远的科研素质,而论文数量成为考核一个教授的重要指标,面对申请科研经费、晋升职称、评奖等种种诱惑,这样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术违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些教授没有严格审查博士生的论文,就急于送去发表了。

  不加包庇更要完善立法

  “端正的学风,是维系一个大学的命脉所在。”陈晓漫表示,复旦将一如既往地鼓励学术创新,引导教师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对在科学研究中沽名钓誉。

  据悉,复旦大学近期在教授职称晋升上已经开展试点,把相关指标体系、管理权限交给“教授大会”,而不是仅仅看此人写了几篇文章。该校即将召开全校博士生导师大会,主题就是督促导师严格管理研究生,营造良好学术风气。

  复旦大学很多青年教师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此次处理起到了警示作用,面对当今社会种种诱惑,科研人员、学者必须自律,从加强学术道德、学术规范上严格要求自己。

  唐安国表示,当前的科研竞争现状、学术环境、学术指标体系都期待一系列的变化,这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更合理的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也需要高校严肃对待学术造假,敢于直面而不是包庇,从而创建诚信的学术氛围。



关键词: 学术 造假 评价 高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