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设计应用 > 《中庸》(二)

《中庸》(二)

——
作者:钟灵时间:2007-05-03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和谐管理

宋朝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为提示人们对中庸的正确认识,在《中庸》的开篇就加了程颐的一句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朱熹自己也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今人有说,“中庸”之“中”是指合理,“庸”指实用。中庸,中之为用;中庸者,中道也。中庸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要守正不偏,无过不及。

子思作《中庸》主要引用的还是孔子对“中庸”的言论,因此朱熹继承程颐的说法,认为《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教导一种孔儒的思想方法,用中庸之道来认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子思《中庸》中阐述的重点在“诚”与“中”的大用,前者为“诚意”,后者为“正心”,二者共为修身之前提。身修则德备,德备则大用,用以治国平天下。根据山西古籍出版社梁海明译注的《中庸》,对33章的《中庸》所加的篇题章目进行统计,其中属于修身的4章,正心6章,齐家4章,治国2章,诚意4章。换言之,属于“修齐治平”之道的篇章占了6成之多。可见,《中庸》与《大学》一脉相承,也是教授“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用于管理,自然顺理成章,尤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管理,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在管理实践中,中可理解为可行、适度和恰到好处。管理讲究凡事“适度”,超过“度”就是“过”,达不到“度”就是“不及”。目标要可行、适度、恰到好处,不可过高;用人要有度,不可人浮于事;用财要有度,避免浪费;待人要有度,不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赏罚要有度,不可不赏,不可滥罚,等等。这些“度”,就是“中”,就是按中庸思想办事。

子思为便于学者理解,在《中庸》中先说“中和”以为转向“中庸”的过渡,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1章,以后仅列章次)“中”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而生长发育。应天顺人,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国泰民安。

“中和”原意是中正和平,“致中和”就是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和为贵”,“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根本点即在于社会协调稳定,和谐融洽。和谐是中华民族从古以来一贯的追求,更是今天我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第2章)君子之所以能够坚持中庸,是因为君子的言行时时处处符合中庸之道。“时中”,时时得中;“时中”,要求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时中”,跟随变化,也就是与时俱进。从具体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反对因循守旧,摒除思想僵化,中庸之“中”绝不是一成不变。中庸是在变化中求得中和,管理者得中庸真谛,志在达于和谐,争取必赢!

正确决策  “凡事豫测立,不豫则废。(第20章),豫同预,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先策划就会失败。中庸,就是以中为用,不走极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第6章)决策目标的标准,常有两个极端,一是最劣目标,一是最优目标。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最优目标”(“过”)作为决策目标的标准,这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可行的决策目标是“合理目标”。这才合乎“中”,合乎“度”,实践中可行,完成的可能性最大,获得效益最佳。

人性管理   在现实管理中往往也有两个极端:失之过严或放之过宽。严,强调法制,管理者按自己的意志建立一套法制,核心在威慑。这容易激化矛盾,造成隔阂对立,于事何益?

宽者常依德治,重视教化,靠思想解决问题,以求统一人们的思想,从而统一人们的行为,自觉纳入管理者所期望的轨道。这种做法是儒家的追求,管理的善道。但用之过度,其弊自生,不仅效果缓慢,而且也会使一些不自觉者钻空子,出乱子,造成自由散慢,甚之胡作非为。

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应采取人性管理,实行中道。德治法治兼而有之,结合使用,宽严相济,恩威并重。正如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所言:“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恩威并用,宽严得宜,才能相辅相成,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善于用人   事在人为,成事在人。“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第20章)管理之道在于得到人才,得人的方法在于自身修养,修身必须遵循天下的大道,遵道取决于仁爱之心。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