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设计应用 > 开源硬件有多“开放”?

开源硬件有多“开放”?

作者:Sylvie Barak时间:2015-09-07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编者按:本文介绍了开源硬件发展之路,分析了开源硬件与开源软件的不同,以及开源硬件对当今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

摘要:本文介绍了发展之路,分析了的不同,以及对当今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9216.htm

开源硬件的历史

  说到,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Linux开始受到认可、Netscape浏览器的源代码开放之后,它才逐渐走进主流大众的视野。

  事实上,最早使用“开源”一词是在九十年代末,源于当时成立的一家推动合作开发的教育、宣传和管理组织——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SI)。

  当然,人们最初关注的主要是(OSS),但值得一提的是,开源硬件(OSHW)的最初构想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孕育的。

  1997年,Bruce Perens(“开源定义”的创造者、OSI的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和发烧友)推出了开源硬件认证计划,允许硬件制造商自行对产品进行认证。凡是获得认证的硬件设备,都要承诺对外公开其驱动程序接口的编程文档。这样,供应商便可在获得认证的设备包装上添加开源硬件标志,并在广告中指出他们的设备是经过认证的。购买了认证设备的用户可以大为放心,因为即便遇到操作系统变更甚至制造商倒闭的情况,仍可以由第三方为他们的设备编写新的软件。这是开源原则首次应用于硬件。

  1998年,其他一些人对开源硬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David Freeman推出了开源硬件规范项目(OHSpec);Troy Benjegerdes表示想开办企业将开源软件的原则应用到硬件设计和开发中;Reinoud Lamberts推出了开放设计电路(Open Design Circuits)网站,旨在通过合作的方式设计出低成本的开放设计电路。

  一年后, Sepehr Kiani博士、 Ryan Vallance博士和 Samir Nayfeh博士合作将开源理念应用到机器设计应用中,共同建立了非营利组织“开放设计基金会”(ODF),并着手制定“开放设计定义”。

  尽管如今的开源硬件形式多种多样,但它的标准定义仍然是硬件的设计向公众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对硬件设计或硬件本身进行研究、改进、散布、制造或销售。”

  开源硬件协会(OSHWA)进一步指出“开源硬件将以最有利于其他人对其进行修改的格式公开其设计。理想的情况是,开源硬件应使用现成的组件和材料、标准流程、开放式基础设施、不受限的内容以及开源设计工具,最大限度提高个人制作和使用硬件的能力。开源硬件使人们能够自由控制其技术,同时通过公开交流设计来共享知识和促进商业化。”

  尽管九十年代末围绕开源硬件这一新兴概念涌现出了许多计划方案,但上述大多数计划都在开始后的一两年内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2005年前后,开源硬件才再次成为焦点,并涌现出多个重要的开源硬件项目和公司,如OpenCores、Reprap、Arduino、Intel IoT on Instructables以及开放假肢项目(该项目的口号是“假肢应该是便宜有效的。”)

开源硬件的定义

  当然,开源硬件不同于开源软件是有原因的,因为开源硬件涉及到的是有形产品 — 机器、设备或其他实物。如果这些“实物”能做到真正开放,也就意味着它们的设计将以任何人都能够制造、改进、散布和使用的方式对外公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