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基础知识 > ID卡原理

ID卡原理

作者:何富和时间:2015-07-21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导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门禁,考勤卡等作为身份辨认的工具,那他又是如何有这种“特异功能”的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的工作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7566.htm

原理——介绍

  ID卡一般是指非接触式ID卡,又叫感应式ID卡也称为只读卡。不可以对卡写入数据,每张卡有唯一卡号,设备对卡号进行识别,分有源卡和无源卡,

  ID卡有源卡通常比较厚,大小同厚卡溥卡相当,只是卡比较厚,有源卡厚度一段在3-8MM之间,里面有一个很小的扁平电子,需要通过外界的信号来换醒,有些人将它命名为自动换醒卡。因为卡片不再天线感应区的时候,ID卡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减少功耗,有源卡识别距离比较长,一段可达到1-5米。无源卡则比较大但做工比较薄。内置有感应天线。

——原理

  系统由卡、读卡器和后台控制器组成。工作过程如下:

  Ⅰ 读卡器将载波信号经天线向外发送;

  Ⅱ 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区域后,由卡中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器发射的载波信号,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使芯片激活;

  Ⅲ 芯片读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的数据经调相编码后调制在载波上,经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卡器;

  Ⅳ 读卡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送至后台计算机;

——特点

  Ⅰ 载波频率为125KHZ;

  Ⅱ 卡向读卡器传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为加载调幅;

  Ⅲ 卡内数据编码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BPSK相移键控方式; * 卡向读卡器数据传送速率为3.9kbps;

  Ⅳ 数据存储容量共64位,包括制造商、发行商和用户代码;

  Ⅴ 卡号在封卡前写入后不可再更改,绝对确保卡号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芯片除封装成标准卡片形状外,还可根据应用需要封装成筹码等多种形状。

  Ⅵ 数据存储采用EEPROM,数据保存时间能超过10年之久;

——应用

  非接触式ID卡无需插拔卡,避免了由于机械接触不良导致的各种故障,因而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可靠、寿命长等突出优点,特别适用于人流量大的场合。非接触式ID卡主要可应用于身份识别和寻址控制,如门禁、保安、考勤等领域,也可扩展应用到展览会、公园、旅店、餐厅等公共场所的门票、优惠卡等。以及生产过程、邮政包裹、航空铁路运输、产品包装、交通等部门的物流、电子标签、防伪标志、一次性票证等众多领域。虽然它仅是一种只读卡,但利用后台计算机控制管理,即使是涉及收费管理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应用,如食堂就餐收费管理等。针对具体应用,可将持卡人的个人资料送入后台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并配置应用软件,使用时通过读卡器将读到的卡号送至后台计算机,从数据库中调出持卡人的个人资料,而后根据具体应进行操作,因而应用范围极其广阔。

  总结:ID卡与IC卡的不同在于IC卡能够读写,而ID卡只能够读,就如同一张卡片,代表身份,应用在楼房门禁以及用于员工考勤就很合适,但ID卡的保密性不强,IC卡在这里就很有强势。



关键词: ID卡 ID卡原理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