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市场分析 > 工业4.0的难点和挑战,他们的创新点

工业4.0的难点和挑战,他们的创新点

作者:EEPW编辑时间:2015-03-04来源:EEPW收藏
编者按:工业 4.0 的特点在于物联网 (IoT) 的形成,其中网络化的传感器阵列将监控生产环境中的无数因素。高效节能、网络化与模块化,都使工业4.0面临难点与挑战。但是,这正是创新公司的创新点。

  ,你理不理他,他都将席卷全球。索性,我们还是拿出万分的创新精神来迎接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430.htm

 

Maxim:对新型控制IC的需求比以往都高得多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在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后,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PLC已经非常成熟,因而没有多少改进的空间。然而,我们却看到对新型控制IC的需求比以往都高得多。Maxim Integrated中小客户市场产品线系统及应用总监Duc Ngo指出,除了提升分辨率、加快速度、缩小尺寸、降低功耗和成本等需求外,对安全和认证的需求也很大。

Maxim Integrated中小客户市场产品线系统及应用总监Duc Ngo

  对PLC供应商来说,采用能够应对未来更高分辨率、易于扩展的数据转换器是个方向。16位分辨率在现阶段几乎成为必要条件,然而未来几年内,可能会需要更高的分辨率,因此应当将引脚兼容的系列产品纳入考虑范围。尽可能多的在系统中进行认证。如果您认为目前没有安全功能的需求,则无需现在加入,但要做好准备,以便在未来某天需求陡增时能够迅速应对。

  和智能工厂意味着我们处于一个需要变革的阶段,工厂互联程度比以往更高,能够适应最新的传感器技术,并且在高度安全的环境中快速处理“大数据”。在此种环境下,不允许发生单点故障的情况。系统要能够智能地进行自调节,并在所有情况下保持高精度工作性能。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监测、电源跟踪,以便降低发热、提升整合度。

  那么,在过去的5年多里,Maxim的PLC芯片特点发生了哪些改变?

  许多人认为要想降低方案尺寸,需要依靠数字技术。这在PLC领域是不正确的,因为数字芯片在PLC模块中只占据不到四分之一的电路板空间。问题的根源是模拟IC和分立元件所占据的空间,这些器件并非像数字芯片那样易于改变尺寸。在Maxim,我们对该问题有很好的认识,并已经着手寻求将多种分立功能集成至单颗IC的方法,从而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尺寸、功耗和成本方面的显著优势。例如:Maxim的微型PLC技术演示平台展示了模拟整合如何能够实现PLC尺寸缩小10倍、功耗降低50%、数字I/O速度加快70倍。Maxim的智能整合方式以及自身专有的工业技术确保上述性能得以实现。

  电源效率是关键特性之一。例如:众所周知24V常用于PLC背板,12V多用于板上电源分配。如果我们能够在板间使用48V,则可使电流降低4倍,从而使功耗降低16倍。为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一款具有高压负载点DC-DC转换器的IC,从而省去中间的DC-DC转换环节。

  如前所述,高度模拟整合和提升电源效率是Maxim一直以来的关注重点。此外,由于下的PLC高度互联,工厂必须进行安全保护,以应对各种威胁,包括:黑客、恶意软件和病毒等。系统级软件安全等级不够,必须寻求基于硬件的安全措施,以应对上述威胁。Maxim在硬件安全领域拥有20余年的丰富经验,涉及ATM、POS系统和打印机墨盒等消耗品。我们的安全产品线十分丰富,从简单的认证引擎,到能够实现基于高级标准加密算法的复杂安全微控制器。

  为了适应未来需求,我们还有不少IO-Link方案,如:IO-Link光传感器、IO-Link接近检测传感器、IO-Link 16通道数字输入集线器。您可以在我们网站的参考设计中了解这些方案的更多信息:http://www.maximintegrated.com/cn/design/reference-design-center.html。

  除了微型PLC的项目外,IO-Link和超声流量计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我们计划打造更多采用超声技术的计量方案,包括:气表。此外,我们还有三个面向电能计量的设计,包括交流监测方案和电能测量方案。这些方案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我们的网站。

  Maxim帮助系统供应商或者制造商集成PLC芯片,我们称之为Maxim智能整合方式。例如:我们知道I/O是PLC和工业4.0所需的大量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必备链路。当制造商在工厂车间内增设更多传感器时,设备设计商必须做到使通道密度更高,即便在PLC尺寸持续缩减的情况下。

  I/O隔离架构为显著降低空间提供了机会。传统方法是每通道采用一个光耦,这种方法使用的器件数量多,占用较大的电路板空间以及需要使用数字I/O引脚。Maxim推出的多通道串行器(如MAX31911)能够将传感器和开关的24V数字输出转换、调理、串行化至PLC微控制器所需的5V、CMOS兼容电平,从而将多路隔离通道数量减至三路。

  英飞凌多元化身份推动工业4.0发展

  工业4.0旨在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智能产品都是其核心的应用热点。

  在工业4.0愿景中,不仅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更加智能化,被生产和加工的产品本身也将参与到被生产的制造的流程中,变得智能。处于如此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环境中,任何的恶意入侵、破坏、攻击以及信息篡改都回给生产环境、设备、产品和人员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因此,工业环境下的安全和安防是工业自动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其应用的难点。另外,大量的生产线、生产设备和生产部件实现互联,如何实现彼此间高效地沟通,节省能耗,是另一大难点。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赖群鑫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赖群鑫坦言,对英飞凌来说,优势在于:

  在工业4.0计划中,英飞凌具有多元化的身份,从多重角度推动工业4.0发展。首先,英飞凌是德国工业4.0的创始成员之一,参与讨论制定相关的规则;其次,英飞凌也是工业4.0的使用者,位于奥地利菲拉赫的工业4.0试点基地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生产系统之一,包含高度现代化生产控制与自动化系统。在数据安全与数据完整性水准达到最高等级的前提下,人机互动在试点工厂中将提升至一新的层次;最后,面向工业4.0和物联网,我们提供大量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

  高能效和安全性是英飞凌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供应商,在工业4.0节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25年来安全智能卡芯片的世界领导者,安全解决方案为工业4.0 中的设备沟通、生产数据、专利防伪等提供最高等级的安全保障。

  英飞凌提供有创新的产品和技术:

  - 安全解决方案,可以为联网的系统和设备提供保护。

  o 备件防伪解决方案有效地保护系统,可避免他人擅自更换部件。

  o 提供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支持激活和远程软件更新。

  o 通过数据加密,帮助实现保密通信,从而保护工业专门知识。

  o 比如,在2014德国 IT峰会上,与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一款用于保护网络化生产的安全解决方案。英飞凌首席执行官Reinhard Ploss博士现场向德国总理默克尔演示了工业4.0代表的智能生产流程,涉及下单,生产,运输方案和交货,我们的安全芯片对下单的人、用于下单的平板电脑、连接一切信息的路由器和生产线本身等各个环节进行身份认证,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o 此外,为楼宇自控提供高能效和门禁控制安全解决方案。

  - 作为IGBT的世界领导者,英飞凌的功率半导体具有极高的功率密度,能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损耗,实现高度自动化。

  - XMC系列微控制器可提供实时控制和保护开关特性,在各种自动化设备中发挥重要的控制和传输功能。

  - 工业应用传感器具有极佳的精准度和稳定的控制效果,能够准确地捕捉工业生产设备的运动、外形尺寸、压力或电流,帮助提升工业生产的能效和安全。

  ADI:工业4.0,将人,机器设备和信息连接在一起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并普及至整个社会。ADI亚太区电机与电源控制行业市场部专员于常涛认为,其核心特征应该是高效节能,网络化与模块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388.htm

  工业4.0,将会通过自动控制,网络及计算将人,机器设备和信息连接在一起。就生产制造的流程而言,就是将这一切整合到一个数字化的企业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分析,优化,得到最佳化的方式。从而实现更具效率的生产方式。

  ADI亚太区电机与电源控制行业市场部专员于常涛

  就未来的发展而言,有几大特点:

  第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给工业生产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第二:其次,虚拟与实际的界限似被消除。所有生产程序均可提前在计算机中仿真模拟,可在虚拟世界中就完成生产的分析与优化。

  第三:人工将在很大程度上被机器智能取代。

  于常涛指出,机器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据统计,安装量保持了近30%年增长率。同时,机器人所应用的行业,由之前用于汽车焊接、喷绘的产业,扩展到常规的工业应用场景,如搬运,码垛,点焊等等。应用与汽车行业的机器人,是属于技术高端的产品,一直由国外公司所垄断,如ABB,FANUC等。常规工业所需要的,往往是小尺寸,紧凑型的机器人(或者说机器手臂),技术水平要求相对偏低,也是目前国内企业所主攻的市场。

  从技术角度看,机器人是属于伺服控制的系统级产品,伺服电机仍然是执行机构,运动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是核心功能,再加上若干的安全保护功能以及机械加工,很显然,比传统的电机控制复杂很多。但不管是怎样的架构,电机控制仍然是核心功能,这也是ADI所关注的重点。

  ADI公司张鹏表示,智能系统包含若干关键技术,但电机控制一定是核心技术之一。针对电机控制,ADI有着完整的系统方案,包括处理器,安全隔离相关的派生产品,位置检测,以及模拟信号处理等,甚至延伸到软件算法。

  比如,ADI在电机控制应用领域有非常完整地信号链,无论是驱动器、变频器和伺服系统。在伺服控制中,高精度电流和电压检测可提高速度和扭矩控制性能,要求12位及以上的性能的多通道ADC;ADI具有业界领先的ADC技术,包括了隔离ADC产品,它们可以很好地满足高精度控制的要求。位置检测性能是伺服控制的关键,常常使用光学编码器和旋转变压器作为位置传感器,对于高污染及强震动的工业及汽车应用环境,旋转变压器将会被越来越多采用;ADI可以提供高精度RDC来满足使用旋转变压器的位置检测场合。伺服控制技术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推动了现代伺服系统的发展,也满足了对于电机控制的性能和效率的高要求。从优先考虑安全和保护的角度,信号采样和功率器件驱动应采用隔离技术,ADI公司的iCoupler数字隔离器产品可满足高压安全隔离要求。为实现矢量控制和无传感器控制,对DSP等高性能处理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业应用的设计中,IC产品需要更长的生命周期和更高的可靠性。普通的交流感应电机向永磁同步电机转变已是大势所趋,要求系统设计师能提供更高效率和更灵活的算法。另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电机应用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电机控制系统考虑增加网络功能,可作为工业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除此以外,针对电机控制解决方案,ADI公司提供了门类齐全的产品组合,其中包括了模数/数模转换器、放大器、嵌入式处理器、iCoupler®数字隔离器和电源管理器件;这些高性能的器件和增加系统集成度有助于实现更新型的拓扑结构设计,为客户实现系统的差异化设计带来价值, 伺服驱动系统的性能同用户最终所构建的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所能提供的精度密切相关,多数情况下,最终的用途可以是一个高精度数控机床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或机器人系统,这些系统要求能够精确控制位置及电机的扭矩;ADI公司能够提供涵盖信号链中所有重要器件的完整解决方案。

  于常涛补充,MEMS产品,如陀螺仪、加速度计,也是ADI针对电机控制应用的核心产品之一。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个应用就是设备的工作状态监控,它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应用。

 

Littelfuse: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许多消防和保安系统的检测元件,诸如视频摄像头、温度传感器、门窗入侵传感器等,都在一个以太网数据通信网络中被联系在一起。在商业/工业系统中,该网络通常包含一个具有记录功能的中央监控站。可以通过选择以太网供电(PoE)对该网络上的设备进行供电。选择以太网供电,具体的以太网版本(100BaseT、千兆以太网等)以及是否涉及室内或室外应用,将决定所需要的电路保护器件。

  从应用的角度看,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用户是不是唯一的威胁(即:静电放电考虑),还是以太网端口也会暴露于雷击瞬态威胁之下。对于以太网端口连接到本地交换机或设施内摄像机的应用安装,雷电耦合进入到电路的可能性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数据速率可能会大于或等于100Mbps,应使用电容约为4pF或更低的TVS二极管阵列进行静电放电保护。

  杜志德 (Teddy To),美国力特公司全球技术营销经理

  在电缆敷设距离很长(>100m)且以太网硬件在机柜里与电气硬件和电路混杂在一起,请参考GR-1089和其他相关标准来确定保护要求。适用该建筑内规范的应用所需要的保护应比在静电放电是主要威胁的应用中的要更加强大。如果以太网电路包含一个能承受和限制雷击瞬变的变压器,可能只需要使用物理层侧保护,相反,室外系统需要更多的保护。在室外系统中,直接耦合雷击瞬变的可能性非常高。由于浪涌能量非常高,在以太网线路侧需将需要使用SIDACtor器件。对于变压器的物理层侧,安装一个TVS二极管阵列以“清理”线路侧保护允许通过的任何能量。

  以太网供电保护考虑因素

  以太网供电大大地简化了以太网数据通信网络的安装。正如人们预料的一样,视频摄像头和其他现场安装的安全传感器组合在一起增加了保护方案所需考虑的因素。而和纯数据以太网系统相比,以太网供电系统具有一个连接于以太网线路上的电源供应器,通常在安装的每端。在端点插入系统的一侧是电源供应设备(PSE)。另一侧是使用电能的用电设备(PD),如IP摄像头。

  除了保护以太网数据线,以太网供电还需要对电源供应设备和用电设备进行保护。在这两种情况下,应安装保护器件,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对于太网供电电路,常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TeleLink熔断器进行过电流保护,使用双向TVS二极管为整个电源供应提供保护。无论极性如何,选择双向TVS二极管以避开线路电压。在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如UL60950-1)的应用中,会使用熔断器。要得到更为强大的保护解决方案,可以使用力特SMB、SMC、或SMD版本来代替SMAJ58CA。

  没有系统的可靠性,智能工业系统将无法正常运作。那些不受保护的系统将不会以我们想要的方式智能地运转。因此,工业市场的智能系统将给予系统设计师更多的机会来布署电路保护产品。由于智能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对于较小的尺寸的电路保护产品的需求非常大。力特公司已经有投资于较小尺寸的电路保护产品开发和工业系统高功率元件的发展。例如,我们已经开发了一些新的差异化产品如高功率SMT TVS二极管,与我们传统的通孔TVS二极管产品进行区分,以应对这种应用的新趋势。我们的一些静放电TVS二极管阵列可以从常见的0402缩小到01005的尺寸,这也是我们在市场上的主要领域之一。我们还将推出可以处理1200伏应用系统的可控硅/双向可控硅产品和一些IGBT产品(1200伏,450安)。

  新产品的开发是力特公司的关键举措之一。今年我们已经推出了许多针对智能工业市场的新产品,而且来年也会继续推出新的产品。针对我们的TVS二极管阵列产品线,我们已经推出了一系列高电压产品SD和SDxxC系列用以保护工业控制输入/输出和工作电压可高达36伏的静电放电的传输接口。对于取代传统的压敏电阻方案,这将是一个很理想的解决方案。同时,新的SM712双重TVS二极管阵列旨在保护具有不对称信号-7 / +12伏的RS485收发器接口。对于功率控制区域,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我们今年已经推出了1200伏IGBT和可控硅/双向可控硅用以应对工业市场上的高压功率控制。此外,我们已经在我们的产品线中增加了高可靠性TVS二极管产品的新系列,以利于我们在智能工业市场上占据更好的位置。

  力特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电路保护产品供应商,如今已经转变为全球电路保护产品、功率控制和传感器的领先供应商。自动化的调速技术,对于常规的交流异步电机的速度无机调节,变频器几乎无处不在,在以后只要电机的存在,变频调速装置也就应运而生,极大地节约了我们的能源,面对现在能源紧缺的状况,这类产品也担负起了历史的使命,需求数量跟随市场的需求总量急剧增加。

 

 TI:提升机器的智能化程度

  工业4.0即通过高级集成电路 (IC) 实现机器智能,进而推动整个变革进程。而我们正处于这次革命的风口浪尖,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用户希望通过提升机器的智能化程度,一方面可以提高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改善整个制造流程;另一方面可以继续保持低廉成本带来的优势,对全球范围内的商品需求作出灵活响应。

  德州仪器(TI)马达驱动产品线应用工程师左巍

  马达作为在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之一,工业4.0时代对芯片的高集成度硬件和算法、高效率和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要求更为严苛,也是难点所在。德州仪器马达驱动产品持续向更智能,更节能,更可靠方向发展。借助于长期积累的设计、算法和工艺优势,德州仪器的马达驱动产品均具备完备的保护、灵活的配置、低损耗和优良的散热性能。并且我们正在持续的改进和优化马达驱动的控制算法,实现更加智能、易用和可靠。

  据德州仪器(TI)马达驱动产品线应用工程师左巍介绍,在工业4.0时代,德州仪器的DRV8x系列步进电机和直流无刷电机(BLDC)驱动器在智能飞行器、3D打印、机器人、电动工具等领域都发展迅猛并取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德州仪器全新开辟了DRV5x系列霍尔传感器产品系列,以优异的指标和性能满足工业、汽车等领域智能化时代对传感器的部分需求。

  德州仪器的DRV10x系列,尤其是新推出的DRV10983,其无传感器正弦波驱动算法将智能化的BLDC电机的驱动提升到新的高度。

  因应需求,德州仪器马达驱动产品线新推出了多款创新性的电机产品。根据马达和应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步进电机及直流有刷驱动器产品:

  最新推出的DRV8848,DRV8846具备最新优化的电流衰减模式,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提高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和精确性。

  DRV8711高细分步进电机驱动器,在片内集合了几乎所有的步进电机控制需求,内置高细分,高精度电流控制。采用外置MOSFETs方案,实现不同电流档位的灵活配置。完善的保护措施大大提升了驱动器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在实现通用驱动器功能的前提下,大幅缩减驱动器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2)三相无刷电机驱动器产品:

  DRV8307,DRV8308涵盖了带霍尔(Hall)传感器三相无刷电机驱动器的大多数工业应用需求。DRV8303在继承DRV8301/DRV8302的基础上实现了更低的系统成本。DRV10983在无传感三相无刷电机领域独树一帜,其可配置性和适应性,8V到24V宽电压范围,使其在各种风扇、水泵以及常规工业领域应用广泛。

  (3)霍尔传感器产品:

  DRV5x霍尔传感器产品是德州仪器2014推出的全新产品,其具备工业等级或更高的可靠性,宽电压范围和丰富的灵敏度选择范围。DRV5013,DRV5023,DRV5033,DRV5053涵盖了霍尔传感器的绝大多数应用范围,包含了开关量输出,锁存输出,无极性检测输出,模拟输出等多种检测和输出特性。

  (4)线圈、继电器驱动产品:

  大部分马达驱动芯片都可以用于线圈和继电器驱动,针对这一领域TI也推出了创新型的器件,包括DRV8803/DRV8804/DRV8806等,最具代表性的是DRV8860,八路带串行控制接口的可级联低边驱动器,内置自动PWM发生器,在驱动电磁铁和继电器时可以在不损失吸合力的前提下自动节省保持电流,使得相比传统方案最高可节省70%以上的电流消耗,节能意义巨大。

 

Xilinx:FPGA和SoC颠覆传统控制

  FPGA的特点是擅长做信号的并行处理和硬件加速。Xilinx亚太区Zynq业务发展经理罗霖认为,在电机方面,由于现在中高端的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会用到六轴及以上的电机,这方面基本是FPGA一统天下。而三轴、四轴方案有时会看到x86、DSP和FPGA方案并存。

  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示意图

  中国现在四轴方案多一些,但是未来会向中高端去做。因为现在中国的电子元器件加工,食品饮料生产线、汽车生产线还主要靠采购国外设备,未来会逐渐国产化。

  “针对工厂自动化设备、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方面,Xilinx主推基于Zynq处理器的解决方案,” Xilinx亚太区Zynq业务发展经理罗霖说,“好处是可以把电机控制和工业以太网结合起来,即用户可以通过工业以太网(例如EtherCAT, Profinet, Powerlink等)把电机作为伺服从机,工业电脑是主机来控制(图1)。”对此,Xilinx有相应的参考设计,比如有Zynq开发板,上面可带4个步进电机/BLDC(无刷电机),并提供相应的算法,例如FOC(矢量控制)算法,另外,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等都可以在FPGA上进行硬件实现。这样的优势是性能会大大提高,像电流环控制只需要1.6μs,速度环3.2μs,位置环6.4μs,即用户可以在6.4μs内就能完成4个马达的实时控制。

  机器视觉助力精确

  为了执行器的路线走得准确,还需要机器视觉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传统的做法是前端会用一个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会通过视频采集卡传到工业电脑上,比如可以用x86的处理器做后面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即把智能放到后端去了。现在,新的趋势是把智能移向前端,即把越来越多的图像采集、处理、实时分析做到摄像头端,为此,Xilinx专门推出了基于Zynq的开发套件——Smart Vision Dev Kit。

  PLC革命

  PLC可以理解成主站。过去PLC可能在工业电脑上,工业电脑运行PLC的功能。现在出现了嵌入式PLC,例如有一些ARM处理器做的PLC。而且一些较高端的PLC希望集成更多的功能,诸如HMI(人机界面)和一些运动控制功能,这时,FPGA和Zynq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今天的PLC上会集成工业实时以太网,可以利用FPGA的硬件加速或者Zynq去运行一些协议栈。相比x86通用处理器,由于x86没有针对具体的应用进行专门的设计(例如多轴的运动控制),用FPGA做并行的处理、硬件加速更合适。另外,x86上可能会带有一些标准的以太网口,但是这些并不一定是实时的工业以太网(因为实时的工业以太网的协议跟一般的以太网不同,需要做一些专门的定制和修改。)。因此借助FPGA和Zynq的灵活性和性能,可以实现业界主流的所有工业以太网的标准,还可以把网络和处理这两部分整合在一个单芯片的解决方案里。

 

XMOS:智能工业需要全新的系统架构

  对于XMOS而言,工业4.0的应用热点是智能制造和机器人;XMOS公司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副总裁Paul Neil博士认为,在这些领域中,为迎接工业4.0动议的挑战,将会需要全新的系统架构。XMOS的多核微控制器将迎来机会。

  XMOS的xCORE多核微控制器系列拥有8到32个总频率高达500 MHz 的、并行运行的32位RISC内核。xCORE器件还带有Hardware ResponseTM I/O接口,它们可提供卓越的硬件实时I/O性能,同时伴随很低的延迟。

  XMOS公司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副总裁Paul Neil博士

  这种多核解决方案支持完全独立地执行系统控制与通信任务,不产生任何实时操作系统(RTOS)开销。xCORE微控制器的硬件实时性能使得我们的客户能够实现非常精确的控制算法,同时在系统内无抖动。

  这支持了分布式控制架构的快速、轻松实现,同时也使机器人制造系统能够被快速重构。XMOS与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Synapticon 合作来提供这些应用。Synapticon在提供用于信息物理网络(cyber-physical)系统的分布式控制架构等方面拥有多年经验。

  XMOS也渴望在这个市场中与正在寻找伙伴的创新型中国公司的合作。

  他介绍,XMOS拥有多样化的、可适用于工业4.0应用的多核微控制器,包括8到32核xCORE General Purpose通用产品系列,以及将我们独特的多核架构与模数转换器(ADC)与电源管理电路集成在一起的xCORE Analog系列。

  “我们也提供免费的xTIMEcomposer开发工具和xSOFTip库,以支持我们的客户去快速实现其应用。”

 

Molex:智能工业为创新性的互连方案带来大量机会

  工业 4.0 的特点在于物联网 () 的形成,其中网络化的传感器阵列将监控生产环境中的无数因素。例如,除了库存水平、能耗以及资产跟踪和资产管理之外,对于仓库还将监控其温度、湿度和照明条件。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390.htm

  工业流程优化带来的复杂挑战将推动高效人机界面 (HMI) 中的众多应用,而 Molex 在这方面可以为结合并使用了多开关格式和布局的设计提供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工业 4.0 将部署使用极低功率无线技术的、具有移动、微型化和网状网络特点的“智能”设备,而 Molex 则供应一系列多种标准天线,适用于各种 和 M2M 应用。这些产品可以极快的部署,加快上市速度。当前选用的 Molex 标准天线设计用于 ISM 和蜂窝基带上的 M2M 通信,以及运行 Wi-Fi® 和移动电视的应用。

  Molex中国区域销售经理JuiGoy Eng

  Molex中国区域销售经理JuiGoy Eng说,智能工业应用可以为创新性的互连解决方案带来大量机会,尤其在于,Molex 还为分布式控制系统提供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Molex 在现场总线的供货方面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这是一种设计用于实时分布式控制、采用各种协议的计算机网络。Molex 为现场总线的四种技术提供互连解决方案:DeviceNet 和 PROFIBUS,这两种一般视为是工业自动化中较为传统的现场总线,以及基于以太网的 PROFINET 和 EtherNet/IP。

  Molex 现场总线互连解决方案的设计可承受各种恶劣、侵蚀性的工业条件,并且各组件的密封可以耐受灰尘与液体影响,符合 IP67 之类的标准。

  Molex 的Micro Change M12 Cat6a 连接器系统能达到每秒10GB 以太网速度, 是在严苛环境下高速数据传输应用的理想选择。

  工业互连解决方案领域的另一趋势是激光直接成型 (LDS),可以实现模塑互连器件 (MID),将印刷电路板和连接器集成为一个整体的组件。LDS 化合物采用多种低温和高温塑料开发而成,可以成型为所需的结构,然后在三维方向上接受激光束的加工。所产生的结构可以为复杂的三维形状组件提供电气连接,同时可以忽略一块或多块印刷电路板的因素影响。

  工业 4.0 还将需要光纤互连产品,而 Molex 现已开发出全球第一种全集成的 4x28Gbps 光学引擎,可以实现 100 Gbps 的以太网互连与 EDR InfiniBand 互连以及嵌入式光端机。

  Molex 还开发出了圆形透镜 MT 扩束互连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数据密集型行业中对光纤的特定要求。

  对于工业 4.0 所需要的高带宽通信,Molex 也提供紧凑式的 zCD™ 互连系统,可以支持电信与数据网络中的下一代应用。Molex 的 zCD 互连解决方案能够在 400 Gbps 的数据速率下进行数据传输(16 条通道下各 25 Gbps),同时具有绝佳的信号完整性。

  基于单模硅光子学技术,Molex 为 zCD 连接器提供的有源光缆 (AOC) 组件可以在高达 28 Gbps 的速率下提供 16 条双向信道,即 400 Gbps 的聚合带宽,而所采用的标准接口极为紧凑。zCD AOC 组件的传输距离可达 4 公里,所需成本与功率仅为长距离光学模块的几分之一,主要用于400 Gbps 的以太网应用。

光耦相关文章:光耦原理


路由器相关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模数转换器相关文章:模数转换器工作原理


霍尔传感器相关文章: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


伺服电机相关文章:伺服电机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关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交换机相关文章:交换机工作原理


负离子发生器相关文章:负离子发生器原理
隔离器相关文章:隔离器原理
电流变送器相关文章:电流变送器原理
霍尔传感器相关文章:霍尔传感器原理
矢量控制相关文章:矢量控制原理
激光二极管相关文章:激光二极管原理
热式质量流量计相关文章:热式质量流量计原理
熔断器相关文章:熔断器原理
流量计相关文章:流量计原理


关键词: 工业4.0 IoT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