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LED芯片行业掀扩产风暴 并购困局待解

LED芯片行业掀扩产风暴 并购困局待解

作者:时间:2014-10-13来源:高工LED收藏

  在位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晨丰公路上的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两栋崭新的厂房里,已经有超过50台MOCVD设备在投入生产。从去年11月华灿光电在此投资建设的外延芯片项目一期工程宣布竣工投产以来,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苏州子公司的产能和经营效益已经逐步开始显现出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3852.htm

  华灿光电2014年半年报显示,1-6月,华灿光电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3.0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17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14.50万元,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239.25%。而这一切,都与华灿光电在张家港的大手笔扩产息息相关。扩产项目的销售已经成为华灿光电新的盈利增长点。

  近两年来,随着国内LED市场的快速起量,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中游封装和上游外延芯片企业的销售趋旺,尤其是困扰企业的产能过剩,开机率不足等问题迎刃而解。

LED芯片行业掀扩产风暴 并购困局待解

  于是,以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为首的国内巨头纷纷开启了新一轮的扩产,而且新增产能一举超过了其本身的原有机台数。

  然而,类似LED行业中下游如火如荼的并购整合景象,在上游芯片领域却难觅踪影。尤其在近两年,国内企业之间除了圆融光电收购江西睿能科技外,竟再也找不到一起并购案例。

  反观中下游尤其是在应用领域,近两年来已经有众多的成功案例。

  “国内芯片企业普遍收购价值不大,技术、产品、专利等方面无过人之处。整合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广东德力光电市场与销售总监叶国光告诉笔者,在应用端有品牌、渠道等重要的收购目的,这些在芯片领域并不存在。

  扩产“风暴”

  去年以来随着下游应用市场的起量,以及国内LED芯片性能的逐步提高,中游封装企业对国产芯片的需求高涨,持续低迷近两年的国内LED芯片行业产能利用率近乎饱满,但仍满足不了需求。芯片企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在芯片销售持续走旺的情况下,去年开始亦有多家芯片大厂启动或宣布启动新的扩产计划。

  8月27日晚间,新海宜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拟实施扩大LED外延、芯片产能(二期)投资项目,计划新增投资4.66亿元,其中37624.02万元用于购置生产设备。该项目计划通过投资新设备,建立新一代外延片、芯片、封装生产线,预计形成年产LED外延片130万片(以2英寸外延片折合计算),LED高效芯片214.5亿颗。项目计划建设期1年。

  公告还称,通过扩大产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新纳晶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扩大其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开拓LED产品领域市场。

  而就在前一天,长城开发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参股的开发晶照明(厦门)有限公司与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6日在厦门签署了投资协议。

  开发晶拟在厦门火炬开发区新增60台MOCVD,以扩大超高亮度蓝光LED外延片的生产规模。此次项目投资总额7.5亿元。

  而这些都只是今年上半年芯片扩产“风暴”其中的一部分。

  “华灿会继续扩产。”华灿光电董秘叶爱民称,坚持以芯片为主导,继续扩产是华灿光电下半年仍然要做的。

  继华灿苏州一期项目成功竣工投产,二期项目主要设备陆续到厂后,华灿光电在4月份发布了三期项目扩产的公告。

  三期项目拟利用厂区现有外延厂房和芯片厂房总面积14500平方米,拟购置MOCVD、PECVD、ICP等生产及辅助设备589台/套(其中:进口设备466台/套,国产设备123台/套)。项目投资总额11.84亿元,建设期一年。项目建设后,将形成年产4英寸LED外延片65.6万片、LED芯片262.4亿颗的生产能力。

  三安光电也宣布决定将原芜湖二期外延芯片项目移至厦门。该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总规模为200台MOCVD(以2英寸54片为基数折算),首期启动100台MOCVD设备,建设期为一年,全部厂房及相关生产配套设施在两年内建成,其余100台MOCVD待首期设备全部投入后启动,不迟于2018年底到位并投入使用。

  6月18日晚,澳洋顺昌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淮安光电”)已与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政府、淮安市清河新区管委会签署《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拟投资建设LED外延片及芯片产业化项目(二期),项目投资总额10亿元。

  据了解,澳洋顺昌的LED外延片及芯片产业化项目(二期)建设期为两年,项目达产后,将新增照明用蓝绿芯片年产能约240万片(折合2英寸外延片)。

  “现阶段公司投产的MOCVD机台设备已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产能供应较紧张。”澳洋顺昌董秘林文华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表示,此前市场普遍担忧的上游芯片产能过剩的状况已经有较大程度改善,今年上半年芯片总体产能增量不大,还未达到产能过剩的程度。

  林文华透露,正在建设中的年产蓝绿芯片180万片的澳洋顺昌一期LED项目已完成50%的产能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到货20台MOCVD,其中15台已实现量产,预计6月底可达产18台,到2014年四季度可全部完成30台MOCVD设备的建设计划。

  红黄光芯片巨头乾照光电在终止收购重组后,也宣布在厦门启动蓝绿光外延芯片项目,拟投资新项目为第一期蓝、绿光LED外延片及芯片产业化项目,建设地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之后进入经营期。项目总投资59995.6万元。

  从近期LED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度业绩情况来看,除全产业链的德豪润达和受限于单一红黄光芯片业务的乾照光电,其他主流的芯片企业业绩都有大幅的攀升,其中华灿光电和澳洋顺昌的业绩爆发的重要因素除上半年芯片销售趋旺外,新项目产能的陆续释放功不可没。

  “在供应方面,大家看到LED外延芯片企业包括华灿在内纷纷宣布扩产,可能会有担忧。但大家还要看到另外一面:在境外很少有LED外延芯片在扩产,国际上主要的MOCVD供应商的生意并不算好,这跟2010-2011年的上一轮扩产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基本上中国大陆扩产增加的产能是由全球市场需求的增长来消化的。”叶爱民认为,只要这个趋势没有变化,LED行业的景气度应该还会持续。

  并购之难:补贴、成本、收益

  与大规模的扩产潮相比,LED芯片领域的并购整合却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尴尬境地。

  在LED照明需求快速提升的当下,扩产和并购无疑是芯片企业快速提升产能的两条通道,而并购由于其效率高,本应是最为便捷的通道,却因国内LED芯片企业每年可以获取巨额政府补贴、技术专利能力不足等原因而导致并购成本高、并购效益不强。

  “目前存在的对芯片企业购置MOCVD设备的高额补贴是芯片企业维持生存盈利的重要基础,从成本角度计算,芯片企业自行购买设备扩产,获得政府的各项补贴要比收购的综合成本低得多。”叶国光认为,在爱思强和Veeco两大国际MOCVD设备巨头的持续降价下,设备成本已经大幅降低,如果再加上政府的设备补贴以及隐性的其他应用合同,芯片企业的扩产成本已经很小了。



关键词: LED芯片 照明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