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IC制造转向中国 本土产业跨越式进步

IC制造转向中国 本土产业跨越式进步

作者:时间:2014-02-21来源:工控中国收藏

  众所周知,我国是电子产品消费大国,但离技术强国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传感器等工业元件并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大量依靠进口。其中,在这些电子元件中,最主要的IC元素,更是中国产业发展之痛,每年用在IC进口的资金甚至超过了石油进口消费总额,本土IC产业实力亟待提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33653.htm

  产业发展良机转向中国

  在全球领域的下一个10年中,系统和半导体设计的中心将从美国、日本和欧洲向中国及其它亚洲地区转移。投资者将把注意力转向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其它许多无厂公司。从总体情况看,与中国、印度和其它国家相比,美国正在失去它在领域和技术方面的竞争力。

  而中国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由IC设计、晶圆代工、封测以及系统厂商构成的产业生态。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特异性,如产品生命周期特别短、市场给IC供应商提供的信息非常少、IC厂商的毛利率低、终端产品生产商的技术水平低、消费者极其多样化等。

  虽然芯片制程上,与国际主流还存在代差,但是这属于技术问题,是未来可以克服的。

  中国IC企业或迎跨跃式发展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本土的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消费电子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在汽车电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也将占据重要的份额,中国IC市场地位日益重要。IC设计业能够运用技术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成为IC产业的关键枢纽。

  与此同时,中国的IC设计企业通过与本土市场和产业链近距离密切接触,形成了与本土市场节奏充分协调的灵活性、高速度和低成本等突出优势。如在手机市场方面,跨国公司往往以100个工程师的团队规模,每6个月开发一款新产品。中国的手机厂商往往只用5—10个人,每3个月推出一款新产品。中国企业能在35%的毛利率之下生存,达到20%的营业利润,跨国IC企业需要50%—55%的毛利才能达到相当的营业利润。国内的IC设计企业能向技术水平低的手机生产商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并迅速对客户的服务要求做出响应。

  综上所述,中国业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迎来追赶全球主流水准的发展良机,通过快速更新换代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完善生产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IC制造 IC设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