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智能计算 > 业界动态 > 燧原科技不断突破 努力打造AI生态

燧原科技不断突破 努力打造AI生态

作者:时间:2021-07-12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2021年7月7日,中国上海——发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邃思2.0”芯片、基于邃思2.0的“云燧T20”和“云燧T21”训练OAM模组,全面升级的“驭算TopsRider”软件平台以及全新的“云燧集群”,成为国内首家发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组合的公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107/426844.htm

  经过全新升级迭代后,邃思2.0的计算能力、存储和带宽、互联能力较第一代训练产品有巨大提升,对超大规模的模型支持能力获得显著增强。而同步升级的驭算TopsRider软件平台,成为构建原始创新软件生态的基石。完全自研的软硬件架构,助力在知识产权和产品升级迭代上可以自主掌控方向和节奏。

  燧原科技CEO赵立东说:“这是一个AI算力爆炸的时代,过去五年,每3.5个月,AI算力加倍,换算成一年就是10倍,在AI算力加速领域技术链最高端的云端训练,目前的基本状态是生态被垄断,生态的垄断导致了产品的垄断,燧原与各位携手踏上的征程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构建一个没有依赖的自主的生态。”

1626078060127556.jpg

燧原科技第二代通用人工智能训练芯片“邃思2.0”

1626078060324456.jpg

燧原科技第二代通用人工智能“云燧T20”

1626078060405387.jpg

燧原科技第二代通用人工智能训练模组“云燧T21”

  架构升级实现算力飞跃:邃思2.0进行了大规模的架构升级,新一代全自研的GCU-CARA全域计算架构,针对人工智能计算的特性进行深度优化,夯实了支持通用异构计算的基础;支持全面的计算精度,涵盖从FP32、TF32、FP16、BF16到INT8,并成为中国首款支持单精度张量TF32数据精度的人工智能芯片。单精度FP32峰值算力达到40 TFLOPS,单精度张量TF32峰值算力达到160 TFLOPS,均为国内第一。

  HBM2E存储带来海量吞吐:邃思2.0共搭载了4颗HBM2E片上存储芯片,高配支持64 GB内存,带宽达1.8 TB/s,是中国第一个支持世界最先进存储HBM2E和单芯片64 GB内存的产品。

  高速互联支撑算力扩展:GCU-LARE全域互联技术是燧原专为人工智能训练集群研发的互联技术,提供双向300 GB/s互联带宽,支持数千张云燧CloudBlazer加速卡互联,实现优异的线性加速比。

  全新软件驾驭澎湃算力:驭算TopsRider是燧原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及编程平台,通过软硬件协同架构设计,充分发挥邃思2.0的性能;基于算子泛化技术及图优化策略,支持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下的各类模型训练;利用Horovod分布式训练框架与GCU-LARE互联技术相互配合,为超大规模集群的高效运行提供解决方案。开放升级的编程模型和可扩展的算子接口,为客户模型的优化提供了自定义的开发能力。

  世界领先的计算集群:CloudBlazer Matrix拥有 8192张CloudBlazer训练卡,一共可以达到1.3E Flops,也就是13000T的单精度智能集群算力。同时,燧原科技响应中国的绿色数字化,CloudBlazer Matrix液冷的PUE可以降到1.15以下,大力提升整个集群的能效比。CloudBlazer Matrix拥有每张单精度算力160T的训练卡,以及80%的集群线性度。

1626078061335989.jpg

燧原科技CEO赵立东(左)与 燧原科技COO张亚林(右)共同发布“云燧T20”和“邃思2.0”芯片

  发布会上燧原科技CEO赵立东表示:“燧原科技推出燧原异构计算生态——“燎原”计划,这既是一个品牌,也是一个计划。“计划有三大特征,第一,一定要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自己从头打造基础。第二,一定要标准化,燧原科技与合作机构正在积极参与标准化的制定,以及搭建测试平台。第三,开放的姿态共建生态,以人工智能为起点,构建通用异构计算生态,构建标准化的技术体系,然后共建完整的生态,服务数字中国。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不做不成”。相信燧原科技必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关于燧原科技

  燧原科技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平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算力、高能效比、可编程的通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产品,其创新性架构、互联方案和分布式计算及编程平台,可广泛应用于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互联网、金融及政务等多个人工智能场景,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普惠的算力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

  燧原科技携手业内国际标准组织,秉承开源开放的宗旨,与产业伙伴一起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