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业界动态 > 特斯拉AI电子领先丰田大众6年 将终结传统汽车供应链

特斯拉AI电子领先丰田大众6年 将终结传统汽车供应链

作者:时间:2020-02-19来源:腾讯科技收藏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汽车行业的两大巨头日本汽车和德国汽车每年各销售1000万辆汽车。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公司在2019年仅仅交付了约37万辆。但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芯片整合方面,埃隆·马斯克的斗志昂扬的公司远远领先于行业巨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2/410047.htm

最近,外媒对于公司的明星车型Model 3进行了零部件拆解,拆解报告认为,在电子技术方面,公司领先公司六年时间。

特斯拉电动车零部件最突出的是集成中央控制单元,或“全自动驾驶电脑”,也被称为“硬件3”,这项小技术是该公司在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最大的武器。据媒体预测,这可能会终结汽车行业的供应链。

一位来自日本一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工程师吃惊地检查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电脑,他表示:“我们做不到。”

image.png

该模块于去年春天发布,适用于所有新的Model 3、Model X和Model S车型,这个模块包括两个小尺寸的人工智能芯片。特斯拉自己开发了这些芯片,并设计了特殊的软件来补充硬件的功能。这个车载电脑为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以及先进的车内信息娱乐系统提供动力。

Model 3的“全自动驾驶计算机”由两块主板组成:一块板带有用于自动驾驶的定制人工智能芯片,另一块板带有用于“信息娱乐”系统的媒体控制单元。水冷散热器安装在两块板之间。

这种以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平台,是未来更智能、走向自动驾驶的汽车处理大量数据的关键。汽车业内人士预计,在传统汽车行业,这种技术最早将在2025年左右问世。

这意味着特斯拉公司已经领先对手六年。

这对更广泛的汽车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一些人来说是可怕的。

特斯拉通过对2014年推出的早期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一系列升级,建立了这个数字神经中心。一开始,这个系统被称为“硬件1”,是一个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跟车、自动变道等。每隔两三年,该公司就进一步拓展功能,升级软硬件,最终推出全自动驾驶电脑。

特斯拉公司一直在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水平(目前为二级自动驾驶),按照规划,特斯拉今年将推出完全自动驾驶,届时开车人再也无需把手放在方向盘上,车载电脑以及一系列复杂的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将完成车辆全程自我操控。

作为升级到完全自动驾驶的一个步骤,特斯拉公司之前已经让一些车主升级车载电脑,获得更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为后续的软件升级做好准备。

考虑到巨大的财力和人才库,没有什么能阻止它们在2025年之前做同样的事情。但上述这位日本工程师表示,技术障碍不是推迟的原因。

拖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位工程师说,汽车制造商担心像特斯拉这样的车载电脑会让他们几十年来培育的零部件供应链变得过时。

这种系统将大大减少汽车中电子控制单元的数量。对于依赖这些组件的供应商及其员工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因此,大型汽车制造商显然觉得有必要继续使用由几十个电子控制单元组成的复杂网络,而我们在Model 3中只找到了几个。换句话说,帮助当今汽车巨头成长的供应链现在开始阻碍它们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像特斯拉这样的年轻公司并不受制于供应商,而是可以自由追求现有的最佳技术。

拆解结果也以另一种方式发现了这一点。

高度控制

Model 3中的大多数零件没有供应商的名称。相反,许多零部件有特斯拉标志,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的基板。这表明该公司对汽车中几乎所有关键技术的开发都保持着严格的控制。

有了这个硬件,特斯拉斯可以通过远程软件升级来更新汽车的操控功能和使用体验。目前,特斯拉电动车仍被归类为仅仅是“部分自动驾驶”汽车。但马斯克表示,他们拥有完全自动驾驶所需的所有必要组件——电脑和其他组件。

从软件到电力驱动系统,特斯拉正在稳步地将更多的开发任务引入公司内部。如果这一战略获得成功,竞争对手将别无选择,只能效仿,颠覆他们的旧商业模式和供应链,超越特斯拉的领先优势。

自行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动驾驶方面,特斯拉和马斯克没有采用行业内流行、但是价格高昂的激光雷达,而是采用了更便宜的摄像头、声波雷达等方案,特斯拉采用视觉识别等技术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和物体进行识别,帮助车辆“看到”所有的路况。

过去,特斯拉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采购以色列Mobileye公司的产品,但是在发生了一宗致死车祸之后,特斯拉公司放弃了Mobileye(该公司后来被英特公司收购),转而在内部开发人工智能芯片和识别技术。

另外,过去特斯拉是汽车行业内无足轻重的小规模厂商,但是纯电车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提升了特斯拉的地位。在过去两个月,特斯拉公司的市值超过了大众公司,仅次于日本丰田公司,成为全世界市值排名第二位的车企。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